张志永;黄宇光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留置线栓;Sevo1、Sevo2和对照组:分别在缺血前吸入2%、3%七氟醚和纯氧30 min.用左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使大脑中动脉阻闭120 min,拔出尼龙线恢复再灌注.观察再灌注24 h后神经功能损害改变并评分,然后处死动物取大脑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体积.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较Sevo1和Sevo2组更明显(P<0.05或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Sevo1组和Sevo2组脑梗死体积和梗死体积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小(P<0.01).结论 缺血前吸入2%、3%七氟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莲;周守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对体外循环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 12条10~15 kg健康犬随机均分为:辅酶组(Ⅰ组),静脉应用复合辅酶(0.1 U/kg);对照组(Ⅱ组).两组均以4 ℃标准St.Thomas液(K+16 mmol/L为心脏停跳液.体外循环期间,灌注液温度均保持在26~28 ℃.全心缺血60 min,恢复灌注45 min.观察心脏复跳情况、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以及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1) Ⅰ组心脏复跳较快.(2)心肌cTnI含量、MDA含量Ⅱ组开放循环后均高于阻断前水平(P<0.01),Ⅰ组各时点与阻断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Ⅰ组各时点均低于Ⅱ组水平.结论 静脉应用注射用复合辅酶,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秦榜勇;余志豪;高振宇;万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鱼精蛋白是目前有效的肝素中和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使血液恢复到正常凝血状态,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有足够的重视.本文报道罕见的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1例.
作者:吕立波;李军;刘永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男,56岁,体重58 kg,术前诊断双侧声带麻痹.近两年曾3次行气管切开术,近期气管切开至今已有6月余,长期佩戴金属套管.于2006年3月27日上午拟在全麻下行左侧声带切除术.
作者:许笑彬;刘永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西泮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 mg/kg;Ⅱ组:照射前未用药;Ⅲ组:假照射(放置于照射野之外)前30 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 mg/kg;Ⅳ组:假照射前未用药.Ⅰ、Ⅱ组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照射(或假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 h、1 d、1周和1月时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Ⅱ组照射后脑组织SOD活力较Ⅰ组减弱,MDA含量较Ⅰ组增加(P<0.05).结论 在照射前使用地西泮可增强脑组织SOD活力,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对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谢红;王琛;徐府奇;田野;霍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例1 女,75岁,因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于2003年12月18日入院.诊断:(1)急性左心衰、肺水肿;(2)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在局麻下经右锁骨下径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舒贝康中心静脉导管,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公司生产).穿刺成功后用Selldinger法置入导管,当J型导丝进入约15 cm时感阻力稍大,置人中心静脉导管15 cm,回血良好,测CVP为25 cmH2O.
作者:刘家朋;唐培佳;吴先荣;谭冠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肺Ⅱ型上皮A549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的诱导作用,探讨相关的细胞内信号通道的激活和传导的机理.方法 以1 ng/ml终浓度的IL-1β干预经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IKK2复合物抑制物(AS602868)预处理的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1β干预后细胞内磷酸化IκBα(p-IκBα)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SCM)检测NF-κB的p65和p50蛋白的核转移过程;ELISA检测NF-κB的p65和p50蛋白与DNA结合活性及IL-8蛋白的释放.结果 IL-1β干预后细胞内p-IκBα蛋白明显升高,IκBα蛋白明显下降;LSCM扫描显示p65和p50蛋白从胞浆向胞核转移,同时p65和p50与DNA结合活性明显升高(P<0.01);IL-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经AS602868的预处理,阻断了细胞内p-IκBα蛋白升高和IκBα蛋白降解;减少了p65和p50蛋白的核转移和与DNA结合活性(P<0.01);降低了IL-8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IL-1β通过激活NF-κB介导了A549细胞分泌IL-8,结果提示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道的方法,减轻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的生物性损伤.
作者:廖品琥;黄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复氧方式对慢性缺氧幼年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5周龄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和Ⅱ组大鼠分别在常压低氧(FiO2=10%)下持续缺氧2周后快速纯氧或21%O2复氧3 h;Ⅲ组大鼠行间断缺氧(慢性缺氧同Ⅰ组,但每天暴露于空气中1 h)2周后快速纯氧复氧3 h.各组大鼠分别于复氧后0、1、3 h留取肺组织标本.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IL-10 mRNA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复氧前相比,Ⅰ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 mRNA在复氧1、3 h明显升高(P<0.01),IL-10 mRNA表达在复氧3 h后明显升高(P<0.01).Ⅱ、Ⅲ组大鼠肺组织复氧1、3 h TNF-α、IL-1β mRNA的表达和复氧3 h IL-10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肺组织病理检查见Ⅱ、Ⅲ组大鼠的肺损伤均较Ⅰ组明显减轻.结论 慢性缺氧幼鼠肺组织复氧损伤早期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失衡,21%O2复氧及复氧前间断吸入21%O2可明显减少复氧后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减轻复氧引起的肺损伤.
作者:林群;雷立华;林财珠;林献忠;林健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芬太尼是目前临床麻醉中应用多的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胸壁强直等.芬太尼另外一个不良反应是诱发咳嗽反射(fentanyl cough reflex,FCR;fentanyl-induced cough,FIC),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FCR可以在给药后短时间内发作,随之导致颅内压、眼内压和腹腔内压力升高[1,2].
作者:张志永;黄宇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地病(简称先心病,下同)常见的合并症,是围术期死亡的常见的原因.尽早手术修补缺损是彻底纠正的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海凌;李立环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