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汉;殷智榕;温洪涛;陈东;高冬玲;姜国忠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其中股骨颈基底部骨折3例(GardanⅢ型1例,Ⅳ型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Evan's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股骨转子下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手术床牵引下整复骨折及C型臂X线机监视下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下肢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或在CPM康复器上进行锻炼.根据患者全身情况以及有无骨质疏松症于术后2周左右持双拐下床活动,可部分负重力约98~147 N.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40 min,平均出血量230ml.随访3~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100%.股骨干裂纹骨折1例,轻度的髋内翻1例(颈干角约120°),无拉力螺钉穿透股骨头及退出骨折处,无锁钉及主钉断裂.结论: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
作者:孙晓堂;崔迎建;董斌;高宇亮;蒋阵营;王红军;段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已在国内外开展,异丙酚单独应用时要达到满意的镇痛浓度,有20%以上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1].为了减少异丙酚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率,提高镇痛效果,作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雄伟;朱红;陈秀芹;闻立红;谢红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耻骨联合长度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与头位难产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头位难产组116例和自然分娩组116例,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腹壁厚度、耻骨联合长度、出口前后径等骨盆径线,详细记录产程并绘制产程图,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B超判断胎方位并测量胎儿双顶径.结果:2组胎头衔接情况相似,头位难产组耻骨联合长度明显较自然分娩组长,相反,出口前后径则较小,其他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耻骨联合过长及出口前后径较小与头位难产有关,也应该考虑作为骨盆测量常规项目.
作者:时玉清;何真;邵连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但多着重于麻醉和手术期间[1,2].作者对本院1997至1999年收治的119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阎保君;屈清荣;蔡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6至1998年共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12例,现就并发症的护理作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崔艳琴;杜敏;唐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从已构建的中国人食管癌特异的消减cDNA文库中,初步筛选与鉴定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方法:随机挑选48个片段作反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将杂交信号有差别的15个片段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用Gen Bank Blast程序检索,以同源性很小的cDNA片段作为新基因的候选基因,观察其在食管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获得的7个序列中:3y59与已知基因同源性很小,且3y59在30例食管癌及其配对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19例(63.3%)表达有差别,11例(36.7%)表达无差别(P<0.05).3y88与已知基因geminin基因部分同源.另外5个片段3y20,3y14,3y90,3y91和3y92分别与核糖体蛋白RpL7a,TLH29蛋白驱动子,Hsp70/Hsp90 organizing protein,Keratin6(KRT6C)和内膜蛋白等已知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结论:3y59可能是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的新的候选基因.首次发现,geminin基因,核糖体蛋白RpL7a,TLH29蛋白驱动子,Hsp70/Hsp90-organizing protein,Keratin6(KRT6C),内膜蛋白等已知基因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张云汉;殷智榕;温洪涛;陈东;高冬玲;姜国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人胎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与胚胎生长发育关系.方法: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32例人胎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结果:①13周即可检测到胰岛素,且随着胎龄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逐渐增高接近成人水平;②胎儿血清胰岛素含量与身长、体重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胰岛素对胎儿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做胰岛细胞移植应选择32周以上的胰腺组织.
作者:卫朝霞;郑惠良;李杭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16、cyclinD1、CDK4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16、cyclinD1、CDK4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在鳞癌组织中,3种抗体的阳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和/或胞浆中,且从正常鳞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p16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cyclinD1、CDK4的阳性率却逐渐上升.正常上皮与癌组织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癌分化程度下降,p16阳性率呈下降趋势,Ⅲ级与Ⅰ级鳞癌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未检出cyclinD1、CDK4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三者构成的调节通路障碍可能参与了癌的发生.
作者:牛韵韵;李靖若;高巍;张蕾;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死亡率居第4位(17.38/10万),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自1985年Greider等[2]首次发现端粒酶以来,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并为食管癌的防治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蕾;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表面表达的情况.方法:采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识别CD44分子的两种单克隆抗体(IM7和S5)结合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表达CD44分子的多寡存在极大差异(0%~100%),不同FAB分型之间也存在差别,以M3及M5型表达率高.同时,两种单克隆抗体识别CD44分子的阳性率亦不同.结论:CD44分子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存在异常,其构型可能发生改变,这可能是某些类型急性白血病易于发生髓外侵润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延方;李国玲;王锦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河南地区人群中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群体遗传数据.方法:对230份无血缘关系个体的抗凝血样提取DNA,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调查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在河南地区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D16S539基因座在河南地区人群中存在9个等位基因,28种基因型;D7S820基因座存在9个等位基因,29种基因型;D13S317存在8个等位基因,31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D16S539、D7S820、D13S317基因座是进行人类群体遗传学和法医遗传学研究十分有用的遗传标记.
作者:陈辉;连建华;刘清云;刘华;齐华;宋国英;李晓雯;程晓丽;游文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腹部无瘢痕的特点[1].本院近4 a来完成该类手术67例,现主要就其并发症的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尚德山;杨星奎;李松波;卢强;李燕;王丽英;万永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癌基因(ras,c-myc)及抗癌基因(p53)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复合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ras、c-myc及p53在30例喉癌组织、边缘区、癌旁0.5 cm,1.0 cm,1.5cm,2.0 cm处粘膜组织和4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的复合表达情况.结果:①2种以上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中为28例(93.3%),其中ras+c-myc+p53为17例(56 7%),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复合表达,而正常喉粘膜组织中无一例复合表达;②复合表达阳性率依正常粘膜组织→癌旁2.0 cm→1.5 cm→1.0 cm→0.5 cm→边缘区→癌组织递增,且癌旁1.0 cm处与0.5 cm范围内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3种癌基因产物的复合表达与喉癌的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着3种癌基因的复合表达,其在喉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距癌0.5 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性病变.
作者:万保罗;张文奇;贾建;董明敏;谢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近年来应用“化湿运脾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耀生;牛保太;邹爱玲;李慧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长效局麻药,作者通过分组对比观察,具体评价其硬膜外阻滞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效果.
作者:郭萍;姜丽华;林河;赵保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严重的损伤常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治疗困难.本院1992年8月至2000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62例,手术治疗48例,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佀兴旺;杜庆民;程建民;谢宗乾;晁代高;张中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脑脊液相关指标在其发病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清、脑脊液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脊液常规及脑脊液细胞学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脑脊液TNF-α较明显升高,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血清、脑脊液TNF-α、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滕军放;李富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粘膜中CD44v6的表达.结果:癌旁正常上皮、单纯增生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和原位癌中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2%(4/18),60.87%(14/23),56.25%(9/16),64.29%(9/14)和69.23%(9/13),正常上皮与单纯增生上皮,轻、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及原位癌之间差异显著(P<0.05).从Ⅰ级鳞癌到Ⅲ级鳞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6.92%(10/13),52.94%(9/17)和33.33%(4/12),三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果提示CD44v6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食管鳞癌的分级呈负相关.
作者:李道明;张会娟;张云汉;高冬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2年至2000年,收治尺骨鹰嘴骨折47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申;赵中太;赵占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酶免疫测定法检测人产生IL-4的单个核细胞的有效性.方法:使用酶免疫测定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产生IL-4的细胞数.结果:用两种方法测各组所得结果均高度相关(患者组r=0.957,对照组r=0.969);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产生IL-4的细胞数明显升高(t=2.478,P<0.05).结论:酶免疫测定法可代替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细胞因子,并可用于临床Th1和 Th2分群.
作者:沈燕;苏天水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