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豚鼠耳蜗核复合体及脑干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田秀芬;董明敏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 耳蜗核复合体, 脑干, 豚鼠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豚鼠耳蜗核复合体(CNC)和脑干内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豚鼠听觉核团和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在脑桥的各级听觉传入核团,均有NOS阳性神经元,而上橄榄复合体无NOS阳性神经元;耳蜗核内N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后腹侧核,为圆形或椭圆型双极神经元;下丘的臂内侧核NOS阳性神经元呈小的、圆形细胞。在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在三叉神经中脑核(Me5)、蓝斑(LC)、前庭内侧核(MVe)、MVe腹侧核(MVeV)、前庭外侧核(Lve)、舌下神经前置核(PrH)、巨细胞网状核(Gi)、Gi腹侧部(GiV)、外侧巨细胞旁核(LPGi)、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均有NOS阳性神经元。结论:NO可能是听觉中枢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声信号传递的调节;并可能与脑干功能的调节有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魏酸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用NO试剂盒分别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VitE以及SF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NO的影响。结果: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SF和抗氧化剂VitE可明显减弱OX-LDL对内皮细胞NO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SF具有与抗氧化剂VitE相似的保护内皮细胞释放NO的作用。

    作者:付蕾;石晨静;周友红;李良晨;贾陆;姬生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免疫双扩散与免疫印迹检测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比较免疫双扩散(ID)与免疫印迹(IRT)法检测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抗Sm抗体阳性的228份病例分为3组:①ID法阳性组;②IBT法阳性组;③2种方法均阳性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它们与SLE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①ID法检测阳性131例,111例(85%)为SLE,20例(15%)为其他结缔组织病(CTDs)。②IBT法检测阳性150例,53例(35%)为SLE,66例(44%)为其他结缔组织病(CTDs);3l例(21%)为非结缔组织病。③ID和IBT检测结果均阳性53例,诊断全部是SLE,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23.2%。④ID法检测抗Sm抗体阳性组与IBT法出现Mr为28000,29000,13 500蛋白条带组,两组间比较SLE所占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ID法较IBT法检测抗Sm抗体更具特异性,2法结合检测抗Sm抗体较为可靠。

    作者:王燕;赵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心脏病患儿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的测定

    目的:探讨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受体)抗体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免疫印转法检测了30例病毒性心肌炎(VMC),1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22例先天性心脏病(CHD),10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NC)血浆抗β-受体抗体水平。结果:VMC和DCM患几中抗β-受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HD、RHD和NC组(P<0.01)。抗β-受体抗体诊断VMC和DCM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8%。结论:小儿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中抗β-受体抗体的测定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栾斌;徐灵敏;李玉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类风湿因子对乙肝酶免试剂的干扰及处理方法

    类风湿因子(RF)广泛存在于健康人群及类风湿患者中,其类型很多,主要有IgG、IgM,它对乙肝酶免试剂特别是E系统有很大的干扰,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现象,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对消除RF因子的干扰有明显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抗HBe-]IgG多抗血清,从血源中筛选。抗HBe-IgG单抗腹水,由本单位细胞室提供。辣根过氧化物酶(Sigma公司)。26份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血清标本,由洛阳中心医院提供。1.2 方法1.2.1 变性IgG亲合层析柱的制备:取正常人血浆50ml,用饱和硫酸铵50ml,盐析和阴离子层析方法提取人IgG,浓缩至10g/L,置63℃加热20min,过SephadexG-200层析柱,用0.01mol/L PBS洗脱后,收集第一蛋白峰,测定蛋白质量浓度为8g/L。1.2.2 抗HBe-IgG多抗血清的纯化:取抗HBe-IgG多抗血清50ml,采用硫酸铵沉淀基因离子交换色谱层析纯化抗HBe-Igg,得蛋白质量浓度7g/L,过变性IgG层析柱,收集,测定。

    作者:郭兰英;万卷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氟桂嗪对豚鼠耳蜗血后ABR和形态学变化的影响(英)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the gentamicin(GM) cochlear toxic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 has notbeen understood ful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dimethyl-sulphoxide (DMSO) against cochlear damage caused byGM and the inhibit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and lipidperoxidation were observed in guinea pigs.One hundred healthy guinea pigs, weighing (221±23) g (x±s) with normal Preyer' s reflex were equallyrandomized four groups. The normal control was not treat-ed; GM group was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with GM 200mg·kg-1·d-1 for eight days; GM + DMSO group was givenGM at the same dose and intraperitoneal DMSO (2.0g·kg-1·d-1) for eight days; Normal saline (NS) group re-ceived normal saline 4.5 ml·kg-1·d-1 for eight days.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套管针在低体重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997年本院儿科在新生儿监护室推广使用了套管针静脉输液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婴60例,女婴40例,体重1.2~2.5 kg之间,年龄为生后30 min至2 d。入院时多生命垂危,体温不升,部分患儿伴有呼吸困难,不能主动吸吮,所有患者均需持续静脉输液,进行监护治疗。随机选择50例患儿采用套管针静脉输液,另50例使用常规静脉穿刺法。1.2 套管针使用方法参照张家荣等[1]报道的方法并结合低体重儿的实际情况,一般选择24G的套管针。首先准备欲输注的药液,使套管针与一次性输液器或微量泵连接,排尽空气备用。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下列穿刺部位:①头皮:在无产瘤或产伤的情况下,应首选头皮静脉。因此处易于长期固定,易观察。②四肢末端:尽量选择较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处。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的直径不小于8 cm,皮肤消毒后,在血管上方直接进针,进针角度为15°~30°,穿刺的速度不能过快,见回血后再进针0.2 cm,然后退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局部固定并接通输液器或微量泵,适当调节滴速后进行连续输液。当日静脉输液结束后,可将套管针保留于静脉之中,为防止针内凝血,输液结束后均用无菌生理盐水2ml正压封管,并每隔6~8 h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1次,以保持套管针通畅。

    作者:孔素芳;胡素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再发性脑梗死与糖尿病临床关系探讨

    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脑梗死复发的规律特点,探讨与糖尿病的关系对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康复信心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为本院1992年至1998年经头颅CT或MRI诊断再发的脑梗死住院患者。脑梗死诊断符合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且根据本次会议所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型,并进行临床疗效分级。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诊断标准,均为Ⅱ型。患者年龄45~82岁,平均58岁。男28例,女18例。脑梗死总次数为105次,其中1 a内先后梗死4次2例,再发间期短62 d,长6 a。1.2 结果 46例的临床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其组间比较见表1。

    作者:安红伟;汪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大鼠听力发育的研究(英)

    The development of hearing varies in different ani-mals. Hearing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ormal anatomic transformer (middle ear) and transducer (innerear),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ts auditory afferentand efferent connections.Eighty Kunming strain mice were used in the study.These mice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8 groups accordingto their ages. The day numbers of age of each group wereP9 (the 9th postnatal day, P9), Pl0, P13, P14, P20,P40 and P70 (adult mice), respectively. Eight nerve ac-tion potential (AP) thresholds induced by click were ob-tained.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4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宫内节育器(IUD)较为安全、有效、可逆且简便,是目前应用较广泛,易为群众所接受的长期避孕措施。节育器的研制和发展也受到各国的重视,各种新型节育器不断推出,目前本院门诊以金属单环,Tcu 220c,宫形IUD及Mutiload 375为常用。作者通过对该4种IUD的避孕效果,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480例无带环禁忌证,年龄在20~39岁,宫腔≥6.5 cm的妇女,随机分为4组,各120例,分别放置金属单环、宫形IUD、TCu 220c、Mutiload 375。1.2 方法 4组对象于月经干净后3~7 d,按常规操作,给予放置IUD,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治疗,休息3 d,置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1.3 统计学处理随访满24个月,全部资料按Tietze-potter生命表法进行避孕效果分析,其他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1.4 结果1.4.1 避孕效果:受试妇女480例,14例失访,随访率97.08%,4组妇女的年龄、职业、劳动强度、劳动姿势、文化程度,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随访至24个月后,4种IUD的累积续用率和终止率见表1。

    作者:张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对正常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即分为4组,每组7只。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Arg/S组和L-Arg/L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精氨酸,L-NNA组静脉注射L-硝基-精氨酸。行耳蜗开窗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耳蜗的血流、血管管径、血压、心率、血气进行分析。观察了不同剂量L-精氨酸(L-Arg)及L-硝基-精氨酸(L-NNA)对豚鼠耳蜗血流(CoBF)的作用。结果:L-Arg/S组,用药后耳蜗血液流速加快,管径扩张,平均动脉压均下降;L-Arg/L组,用药后耳蜗血流速度增加后流速减慢,管径扩张,血压升高;L-NNA组,用药后流速减慢,血管管径收缩,但持续时间很短。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DRF/NO对CoBF有调节作用,适当剂量的EDRF/NO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流,增加耳蜗微循环的灌注量。

    作者:董明敏;史晓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影响脑血管病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电解质、肾功能改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头颅Cr及头颅MRI确诊为脑出血240例,脑梗死340例,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包括K+、Na+、Cl-、BUN、血糖、Cr并计算血浆渗透压和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及血钠、渗透压、肾功能差的患者其预后差,血糖升高者预后亦较差,而白细胞计数、肾功能、血钠、渗透压、血糖正常者预后较好。结论: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动态监测白细胞计数、肾功能、血钠、血糖并计算渗透压,对估计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

    作者:马连萍;陈攸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河南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poE表型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317例健康人的ApoE基因型,按标准酶法和免疫学方法测定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研究对象的ε2,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68、0.869和0.063,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具有较高的TC及LDL-C水平。通过人种间比较发现ε4等位基因频率在白种人群中较高。结论:黄种人群ε4等位基因频率较白种人低;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

    作者:崔景斌;王淑娟;王俊萍;郭宏昌;宋茂启;赵卫星;鄢文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豚鼠耳蜗核复合体及脑干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豚鼠耳蜗核复合体(CNC)和脑干内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豚鼠听觉核团和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在脑桥的各级听觉传入核团,均有NOS阳性神经元,而上橄榄复合体无NOS阳性神经元;耳蜗核内N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后腹侧核,为圆形或椭圆型双极神经元;下丘的臂内侧核NOS阳性神经元呈小的、圆形细胞。在脑干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在三叉神经中脑核(Me5)、蓝斑(LC)、前庭内侧核(MVe)、MVe腹侧核(MVeV)、前庭外侧核(Lve)、舌下神经前置核(PrH)、巨细胞网状核(Gi)、Gi腹侧部(GiV)、外侧巨细胞旁核(LPGi)、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均有NOS阳性神经元。结论:NO可能是听觉中枢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声信号传递的调节;并可能与脑干功能的调节有关。

    作者:田秀芬;董明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综合影像诊断19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一种肾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作者收集1987~1998年间19例RAML,进行综合影像诊断,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RAML中,女性15例,男性4例;年龄29~60岁,平均44岁;病程长11a,短仅4 d;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10例,双侧肾3例;临床表现腰腹部肿块11例,腰痛19例,发热4例,伴结节病1例,肿瘤破裂出血2例。1.2 检查方法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KUB+IVP)检查10例;B超检查11例;CT检查12例,层厚5 mm,增强扫描8例;MRI检查2例,SE序列,层厚6~8 m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8例,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入路,导管送至肾动脉造影,摄取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片。1.3 治疗介入栓塞治疗6例,栓塞剂分别选用鱼肝油酸钠、明胶海绵、无水酒精及不锈钢圈等;手术切除5例,采用肾全切或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RAML;临床观察8例。介入栓塞治疗者(6例)临床症状于治疗1周左右缓解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以上病例随访1个月~10 a,均无复发。1.4 影像学检查结果1.4.1 肾动脉血管造影:动脉期,DSA示病变区动脉分支牵张拉直、推压移位,或呈抱球状改变,可见杂乱肿瘤血管,小动脉血管扭曲呈螺旋状;或见小囊状扩张的假性动脉瘤形成,相互重叠成葡萄串状改变。实质期,周边部肿瘤染色,而脂肪成分不染色,因而可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其内密度可不均匀。静脉期因血流延缓,典型的可见圆圈状或葱皮样造影剂存留;无动静脉瘘,无肾静脉早显现象。1.4.2 其他影像学检查:KUB+IVP示患肾肾影增大变形,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呈弧形压迹,间距增宽,其中2例患肾不显影;B超示患肾形态不规则,病变为实性回声增强光团,提示RAML4例,肾血管瘤1例;CT示病灶为混合密度影,不均匀呈网格状,大部分为脂肪密度,边缘锐利,CT值-47~-69Hu,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提示RAML 10例;MRI示边缘光滑肿块,T1WI及T2WI为高信号,2例均提示RAML。

    作者:石志峰;陈卫国;王俊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大鼠中缝背核至背海马投射纤维递质性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中缝背核至背海马投射纤维的递质性质。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B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中缝背核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结果:在中缝背核内可见到HRP标记细胞、5-HT阳性反应细胞和5-HT-HRP双标细胞。结论:中缝背核5-HT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为进一步研究海马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作者:王建祯;张华;汤善钧;周明付;林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贝复济治疗褥疮及伤口长期不愈合效果观察

    长期以来,褥疮治疗是护理上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深度溃疡,生长缓慢,长期不愈合,传统方法多采用换药加庆大霉素湿敷,效果不满意。贝复济是近年来治疗褥疮及伤口长期不愈合的新药。本科自1996年开始,用贝复济治疗褥疮及长期伤口不愈合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7月至1999年7月,本科收治高位截瘫并发褥疮及伤口长期不愈合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大83岁,小12岁,平均47.5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大86岁,小15岁,平均50.5岁。根据褥疮发展过程,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I~Ⅲ期[1]。2组患者褥疮为Ⅱ期(炎症渗出期)至Ⅲ期(溃疡期),其中Ⅱ期褥疮27例,Ⅲ期褥疮20例,长期伤口不愈18例,疮面面积为5 cm×4 cm至10 cm×25cm,疮面及伤口深度为0.5 cm至2 cm。2组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营养状况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春梅;王秋红;代翠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庆大霉素耳毒性和脂质过氧化的相关性研究(英)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the gentamicin(GM) cochlear toxic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 has notbeen understood ful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dimethyl-sulphoxide (DMSO) against cochlear damage caused byGM and the inhibit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and lipidperoxidation were observed in guinea pigs.One hundred healthy guinea pigs, weighing (221±23) g (x±s) with normal Preyer' s reflex were equallyrandomized four groups. The normal control was not treat-ed; GM group was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with GM 200mg·kg-1·d-1 for eight days; GM + DMSO group was givenGM at the same dose and intraperitoneal DMSO (2.0g·kg-1·d-1) for eight days; Normal saline (NS) group re-ceived normal saline 4.5 ml·kg-1·d-1 for eight days.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心肺脑复苏成功26例临床分析

    心肺脑复苏(cardial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CPCR不断改善,监测手段有所加强,救治措施不断提高,CPCR的成功率仍有待提高。现将1993年1月~1997年12月复苏成功的2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共抢救CPCR患者41例,救治成功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小16岁,大69岁,平均43.5岁。病因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2例,心功能衰竭3例,电击伤3例,溺水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药物过敏3例,急性药物中毒1例。26例患者均为目击下发生心脏骤停。1.2 诊断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及心音消失,确诊为心脏骤停。确诊心脏骤停后经CPCR恢复窦性心律,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及测到血压并持续1 h以上者判为心脏复苏成功,出现规律的自主呼吸并持续1 h以上者判为肺复苏成功,神志恢复1 h以上者判为脑复苏成功。

    作者:韩爱玲;曲旭红;王浩;袁剑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耳内窥镜检查可疑中耳疾病46例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the gentamicin(GM) cochlear toxic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 has notbeen understood ful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dimethyl-sulphoxide (DMSO) against cochlear damage caused byGM and the inhibit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and lipidperoxidation were observed in guinea pigs.One hundred healthy guinea pigs, weighing (221±23) g (x±s) with normal Preyer' s reflex were equallyrandomized four groups. The normal control was not treat-ed; GM group was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with GM 200mg·kg-1·d-1 for eight days; GM + DMSO group was givenGM at the same dose and intraperitoneal DMSO (2.0g·kg-1·d-1) for eight days; Normal saline (NS) group re-ceived normal saline 4.5 ml·kg-1·d-1 for eight days.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驻马店市963名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疾病调查

    妇科疾病与年龄、职业、生育情况有很大关系,包括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体囊肿和宫颈息肉等常见疾病。为了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做好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及妇女保健工作,作者于1997年4月~6月对本市11个企、事业单位的963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妇科疾病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60岁的已婚妇女。1.2 方法对参加调查的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常规妇科检查和化验检查,其中包括肉眼观察、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白带检查、宫颈涂片。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等常见病的诊断标准依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四版[1]。2 结果2.1 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

    作者:秦鲜;解秀勤;阎晓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