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喜;于颖;刘佳依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216例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108例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舒适护理)108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病患生理指标、心理状况的变化和护理结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手术后与手术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后在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等各项指标方面相比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101/108),护理信任度为94.4%(102/1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85/108),82.4%(89/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病患术后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
作者:张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强合理用药工作,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治愈率,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方法将本院92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主动对实验组提供药学服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很大影响。
作者:段文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6例进行血液的采集,其中采用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采血的为观察组,采用普通的玻璃采血管进行采血的为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这两组的12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这两组检测的结果的稳定性。结果经两组检测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12项的生化指标检测的指标无较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经过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检测结果得出,观察组血清的稳定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血清的稳定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可以促进血液的稳定性。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些年,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数量越来越多,术后再次妊娠后实施的分娩方式与母婴的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大部分患者不接受再一次实施剖宫产术,渴望实施阴道分娩,这对产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时选择何种分娩方式能够确保母子平安,同时还可以满足患者的心愿。
作者:刘敏洁;吴丽平;胡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以为日后对产后出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4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4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为子宫收缩乏力,9例患者为胎盘因素,5例患者为软产道裂伤,2例患者为凝血功能障碍。临床治疗可采用子宫按摩、注射催产素、修补软产道、宫腔填塞、手术等多种方法。结论产后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需要医生对患者提高注意,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作者:曹亮;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后对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和2012年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Ⅰ类手术282例,抗生素使用率100%,切口感染率0.35%,2012年Ⅰ类手术259例,抗生素使用率28.96%,切口感染率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后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并未增加,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抗菌药物在患者围术期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刘彩;周惠茹;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经腹壁放置空肠营养管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体会及护理要求,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屏障功能。方法选择因胃癌行近端、远端或全胃切除的患者共42例,术后早期经空肠营养管滴注瑞素。滴注量从500 ml/d逐渐增加到1000-1500 ml/天。术后营养空肠管的留置时间5-15天,中位留置时间10d。结果全组病人均可很好耐受经空肠置入营养管。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出现腹痛、腹胀的患者6例,腹泻3例,均经调整营养液的滴速、总量及输注温度后缓解。结论经腹壁放置空肠营养管,早期经空肠营养管滴注营养液,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并可加快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解延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用药评价,促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份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该类药物应用人次排序前4位的是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6.41%,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刘亚文;蒋均德;吴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原则和合理选择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数量和百分比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相关的应用原则和选择方法。结果2010年---2012年,我院就诊人数呈逐年增加分布,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量逐年增加,其中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所占比例增加,而青霉素类等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减少。结论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控制药物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其杀菌作用。
作者:毛明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目的:针对目前脑卒中病人逐年增多,心血管病高发,调查包头市55-75岁人群颈动脉硬化病变的情况,并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调查结果相比较。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5.0-7.5MHZ,以体检的方式对昆区、青山、东河,各选两个社区,共计2527人(男1456例,女1071例)年龄55-75岁之间的人群进行颈动脉检查,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1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并记录病人是否饮酒、吸烟、高脂饮食,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环境污染等,北京城乡3个区,宣武、大兴、怀柔各选一个社区,选取1557例(男706例,女851例)年龄≥55岁,检测标准相同。
作者:郭秋香;吕娟;李伟;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器对降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常规采取胸带固定、吸氧、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功能训练器进行肺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住院日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器可以降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江惠英;李勤娟;王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支原体阳性病例的药敏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67例支原体阳性的病例为讨论对象,采用液体培养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67例支原体阳性病例中,解脲支原体( Uu)阳性47例,占70.15%,人型支原体( Mh)阳性5例,占7.46%,两者混合感染15例,占22.39%;敏感率较好的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1.04%、89.55%、94.02%,敏感率差的为左旋氧氟沙星,仅为23.88%。结论支原体的耐药率较高,但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常用药物。
作者:魏巍;卢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通窍化痰汤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用通窍化痰汤作为治疗组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32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治疗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近期做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名肥胖患者,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实验组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药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的苏醒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可明显提高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吉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6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临床的有效护理与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的有效护理与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王秀燕;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7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12h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12-24h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h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
作者:魏景致;卢清丽;陈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收治入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我院自拟益气补肾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按医嘱服药率、科学膳食率、合理运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100%,而对照组仅为78.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中西医治疗的同时,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这对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雁;杜燕;李国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小儿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高血糖及尿糖。本文主要论述了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临床治疗以及如何预防。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出血5-10ml。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经 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72例(97.2%),显效2例(2.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脂类代谢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按照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PCAD组)60例及非早发冠心病组(非PCAD组)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脂类代谢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结果 PCAD组吸烟、阳性家族史比率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比率低于非早发性冠心病组(P<0.05);PCAD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P<0.05);PCAD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病因;并且病变以单支管状血管为主;轻度病变比率较非PCAD组高(P<0.05)。结论 PCAD患者具有受吸烟、饮酒以及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大;病变程度通常较低且以单支管状血管不稳定性病变为主;甘油三酯水平高等临床特点,阳性家族史以及饮酒吸烟是造成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