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的研究分析

于洋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冠心病家族史,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脂类代谢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按照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PCAD组)60例及非早发冠心病组(非PCAD组)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脂类代谢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结果 PCAD组吸烟、阳性家族史比率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比率低于非早发性冠心病组(P<0.05);PCAD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P<0.05);PCAD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病因;并且病变以单支管状血管为主;轻度病变比率较非PCAD组高(P<0.05)。结论 PCAD患者具有受吸烟、饮酒以及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大;病变程度通常较低且以单支管状血管不稳定性病变为主;甘油三酯水平高等临床特点,阳性家族史以及饮酒吸烟是造成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妥善固定,并做好护理观察。结果骨科术后护理使用镇痛泵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疼痛的程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护理过程中注意术后患者副作用表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手术后疼痛是导致病人惧怕手术及术后恢复缓慢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妇产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因素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优化对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达到减轻病人术后疼痛、促进病人尽早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就医费用的目的。

    作者:孙伊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心得,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并发3例出血。结论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张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鼻饲,于治疗第1天、10天、20检查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三酰甘油指标变化,统计感染发生情况,于治疗一个月时对患者行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治疗10-20天各营养指标均出现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与低蛋白血症总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天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愈率高达25%左右。结论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率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恽鸿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收治的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检查。结果普通手足口病预后良好,重症手足口病主要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其次为心肌损害,及时治疗能获满意疗效。结论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是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宋力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

    快速成型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近几年来,其在口腔修复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使人们对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主要就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展开相关论述。

    作者:孙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采取中医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37例进行中医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2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护理有效率为94.6%。结论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申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咽癌患者饮食营养护理

    鼻咽癌在我国发病率高,放射治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而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制约着治疗手段的实施。使治疗中断。延期甚至失败。我科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56例,经精心饮食营养护理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7.5%(19/40),其中有2例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17例患者为显著缓解,16例患者病情稳定,5例患者为病变进展。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病理特征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居第二位。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发现时已多为浸润癌。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普及防癌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减少宫颈癌发生的优先措施。为促进宫颈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存和生活质量,结合临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对妇女实施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秀菊;赵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抗精神病药联用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目的:研究利培酮联用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68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用舍曲林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单纯药物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并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情绪淡漠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利培酮联用舍曲林对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基层医院对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后对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和2012年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Ⅰ类手术282例,抗生素使用率100%,切口感染率0.35%,2012年Ⅰ类手术259例,抗生素使用率28.96%,切口感染率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后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率并未增加,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抗菌药物在患者围术期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刘彩;周惠茹;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脓毒症中医辩证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中医辨证疗法在脓毒症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的是西药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其接受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的差异(p>0.05);而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在脓毒症的临床治疗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微波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微波局部照射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及微波理疗仪局部照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儿腹痛停止时间、止泻时间、总住院天数,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显效率(61.4%)高于对照组(30.2%)(P<0.05);实验组腹痛停止时间、止泻时间、总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联合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不仅安全有效,也可提高治愈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梅毅;薛露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症状的相关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泌尿外科所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感染率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8.00%;干预组50例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00%。干预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对于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而言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甄红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0例胆源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患有胆结石胰腺炎疾病的患者60例,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本组60例病人经过护理干预以后,54例得到痊愈并出科,6例转入ICU。结论胆结石胰腺炎在临床上并发症比较多,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益于提高此病的疗效及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蓓;程尚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氨氯地平。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充血、无水肿。术后病理检查,在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红细胞和炎细胞。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无复发病例,治愈率达100%。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避免病情复发;并且在剖宫产术中应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CCP与RF的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A组)、45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抗-CCP抗体及RF测定,并对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组抗-CPP抗体、RF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特异性明显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 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成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病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法改进策略的探讨

    病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性的学科,他研究的对象是疾病的发病的病因,发病的基本机理和患病的机体在整个疾病的发展的过程中的状态,进一步掌握疾病的发病的规律,为了以后的治疗提供基础性的理论,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的研究了病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改进的策略。

    作者:汪炜;徐杨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