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琳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高频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24例,声像图表现为实质性不均匀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结节内或转移淋巴结内有微钙化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正雷;王华;石祥娜;宋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34例患者,同期选择11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的同型半光氨酸( Hcy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胱抑素C(CysC)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联合检测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其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桂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围产保健部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孕妇165例,其中84例作为干预组,在我院门诊接受系统产前检查及每周一次孕妇知识讲座,另选取未能及早接受护理干预的81例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干预组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0%、13.6%;对照组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4%、4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李灵先;李金晶;董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微生物临床检验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能够得到快速而准确临床诊断结果,必须从标本采集、标本验收、显微镜检查、药敏试验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技术水平。
作者:蔡恒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诱发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发生的200例不良反应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特点及处理策略。结果200例药品不良反应案例中新出现的40例,严重性35例,一般性165例,一般性不良反应率82.50%明显高于严重性不良反应率17.50%(P<0.05);注射给药不良率57.50%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共涉及14类156种药物,其中抗感染类药物构成比34.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种类(P<0.05);注意受累器官为皮肤及附件、胃肠道。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及给药种类有关,医院管理中要注重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俞江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评价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社区内1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习惯培养和定期随访等干预行为,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情况。发现干预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相关疾病的知晓,患者的依从性如服药规律、锻炼、饮食习惯等都有一定的提高,危险因素也得到了改善。表明社区干预是一种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方法,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作者:陈沛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并发症多,易发生血栓、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10年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三至五天就可以下床,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术前、术后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同时进行康复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邢陆英;颜良;魏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监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99(CA199),观察其在肠癌手术前后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它对诊断肠癌复发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40例肠癌患者的CEA、CA199进行检测,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确诊复发的病例中,CEA升高例数31例,占77.5%;CA199升高例数20例,占50%;同时升高的20例,占50%。且CEA的指标显著升高,CA199结果明显升高。结论 CEA是一个高特异性指标,联合CA199的检测有助于对肠癌术后疗效监控和复发监测。
作者:王连喜;于颖;刘佳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感染机会。方法对4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的配合及护理,提出做好术前物品及器械准备,配合医生对创口正确而彻底的处理。结果40例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良好,无致残病例。结论术中配合默契,准确无误。做好伤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手术安全和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的中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以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除了16例无治疗效果外,其余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状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传统的中性治疗和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据有优势,效果比较明显,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本研究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患者症状的消除更为有效,能够协同两种方法的优点,一方面相比于单纯的中医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加快疗效产生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西药剂量的摄入,避免患者因大量、长期的西药服用所产生的患者不适反应。中西医结合进行代谢类疾病治疗侧重的是辩证和辨病思想的有机结合,即由患者不同病情阶段情况来施以不同分型治疗方案。
作者:许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研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2年收治消化内科患者102例,男52例,女50例;年龄35-74岁,平均54岁,通过分析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探讨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之后,消化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隐患可以减少,同时,护理效果大大提升。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确实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应该加强护理过程的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吉爱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嘉峪关市儿童血铅水平及与儿童年龄、生活环境的关系,了解嘉峪关市区儿童受铅污染的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嘉峪关市城市居住的6月-12岁的儿童1781例进行末梢血血铅水平检测,并同时分析铅暴露与儿童年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儿童铅中毒的原因。结果嘉峪关市城市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为11%,1-2岁年龄组合6-12岁年龄组的儿童铅中毒发生率高,靠近工厂的北市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高,饮食卫生习惯差的儿童铅中毒发病率高。
作者:黄万兵;常珍妮;李慧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给予单纯贝那普利治疗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向新;李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聚苯乙烯在发泡成型后具有容易存放、较大体积、较小密度、良好隔热性能、良好缓冲性能等基本特征,有着较为低廉的价格以及简便的加工工艺。通过挤出吸塑法对聚苯乙烯进行加工能够进行一次性餐具、餐盒的生产工作。因为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具有运输困难、质地较轻、无法自然详解、较轻质地等问题,会以白色污染呈现。因此,应该正确的认识、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给经济良好效益的创造奠定基础。
作者:陈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42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据PH检测结果分为A、B、C三组,A组轻度(PH7.3-7.34)15例,采用A治疗方案治疗;B组中度(7.3-7.25)11例,先用 A治疗方案之后选择B方案;C组重度(PH小于7.25)16例,先选择B治疗方案之后选用C方案,其中2例使用了D和E方案。结果 A、B、C三组经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几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泽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 Dynesys)治疗腰椎骨折。方法对31例腰椎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态稳定系统( Dyne-sys)固定,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方法,通过术前与术后随访,测量伤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上、下软骨终板复位情况。了解 Dynesys在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靠性。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伤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上、下软骨终板复位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脊柱运动影响较小。结论 Dynesys作为一种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有效保留了腰椎生理曲度和同定节段的活动性,脊柱活动影响较小,解剖结构的完整,增加并维持了椎间隙高度。
作者:时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在园儿童健康状况,为更好的指导集体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的查体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各种疾病的检出率。结果在园儿童的疾病类型在发生变化,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肥胖、龋齿、贫血、视力不良已成为影响在园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调整集体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家园配合培养良好的习惯,注重膳食平衡,加强口腔和视力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杨焕芹;杨玉玲;魏传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食品中含有着多种有害微生物,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但是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检验周期长、效果低,因此需要将高新的技术应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检验中,提高食品检验的效果。本文笔者分析了检验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常规方法,目的是为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小东;欧雁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早日重返健康。方法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理论让病人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接受治疗。结果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结论增加了患者战胜抑郁的信心,也提高了治疗率,更体现了医疗人员的一种责任心,和耐心。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