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愔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总结出产后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通过在我院进行的30位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与30位无镇痛自然分娩产妇在产程、出血量、视觉模拟的评分的比较,得到实验数据。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及产后12小时的总失血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因不受用药时间的限制,可以让产妇得到大的镇痛,并且对产程和出血量没有影响,确保了产妇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产妇生产后的身体尽快恢复奠定了基础。并且在产后,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来促进产妇尽快恢复身体与心理健康。
作者:吕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肺炎支原体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莫西沙与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是一种可以有效、安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收治的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检查。结果普通手足口病预后良好,重症手足口病主要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其次为心肌损害,及时治疗能获满意疗效。结论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是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宋力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各组分与肱-踝脉搏波速度关系。方法检测118例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和67名对照者肱-踝脉搏波速度( baPWV),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结果高血压并MS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 baPWV和对照者相比较明显升高(1127±145cm/s、1086±158cm/s与830±135cm/s,P<0.01)。高血压并MS患者与单纯高血压者相比升高(1127±145cm/s与1086±158cm/s, P<0.05)。 Pe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所检测各指标除HDL-C外,其余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并MS患者BAPWV明显升高,已经存在动脉僵硬度的增加,且其动脉僵硬度的变化与年龄、血压、肥胖、血脂紊乱有关。
作者:冯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海州区儿童营养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并从儿童保健的角度对儿童营养提出指导性意见。方法以我区7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平时开展儿童系统管理资料,并对我区8个乡镇(办事处)17003位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儿童的体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区7岁以下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城乡的差别。其中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率农村均高于城市,通过分析适时的断奶并适时的添加辅食可以有效的避免肥胖或者是营养不良的发生。结论总体来说我市的7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好的营养状况,建议进行科学喂养可以有效的保障7岁以下的儿童健康的正常发育。
作者:尹兆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份之间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188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B超的检查方法其实就是分析B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88位患者中,经过手术后结果与B超检查进行对比,B超诊断符合率的84.6%(159例),不符合29例,占15.4%。结论 B超在腹腔脏器官破裂检查中的诊断和临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B超的检查可以明确的诊断出腹部损伤的部位及范围,更好的提供下一步临床检查的方向。
作者:肖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乳头内陷是指患者的乳头未突出于乳晕水平面或者呈火山口状凹陷在皮面之下[1]。造成乳头凹陷的常见原因是母乳喂养不足和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其不仅影响患者的乳房的美观和正常的新生儿母乳喂养,同时由于内陷的乳头不宜清洗而容易发生局部糜烂感染和肿瘤,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种问题奶粉的揭露,以及实行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大多数女性接受了母乳喂养。但乳头内陷的患者由于乳头内陷,导致新生儿嘬不住乳头,使母乳喂养失败。
作者:付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
作者:王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感染机会。方法对4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的配合及护理,提出做好术前物品及器械准备,配合医生对创口正确而彻底的处理。结果40例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良好,无致残病例。结论术中配合默契,准确无误。做好伤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手术安全和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产妇生命。
作者:汤秋华;申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更高,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 ADL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梗死患者在急诊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对患者生活治疗进行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7.5%(19/40),其中有2例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17例患者为显著缓解,16例患者病情稳定,5例患者为病变进展。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大肠癌组织43例、良性病变的组织21例、癌旁的正常组织19例进行Ang-2表达情况检测。结果 Ang -2在大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67%,在良性病变的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1.00%,在癌旁的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8.63%,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率与其他两种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ng-2的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组织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癌组织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 Ang-2在大肠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发病、发展、转移、侵袭的重要原因。
作者:郭宝强;张星;郭小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抗凝血血浆与不抗凝血红细胞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采集400例抗凝血与不抗凝血各1管,用盐水试管法进行 ABO正、反血型鉴定。结果400例不抗凝血的红细胞做正定型,镜下有3例出现凝集,占0.75%(3/400);抗凝血血浆做反定型,有185例出现缗钱状凝集,占46.25%(185/400)。结论抗凝血血浆对ABO反定型的影响显著,不抗凝血红细胞对ABO正定型有影响。因此,选择用抗凝血的红细胞做正定型,不抗凝血的血清做反定型,实验结果准确度更高。
作者:李时章;张小广;陈彦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对5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9例,其中1例中转手术;脾修补、部分切除加网罩压迫包裹11例;全脾切除35例,其中2例加自体脾组织片移植。结果1例死亡,56例痊愈。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保脾治疗是可行的,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合理,根据脾损伤伤情,制订细致的治疗方案。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尽量保留脾脏及其功能。
作者:韦处青;韦和平;李寿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2008年至2012年文登市发生的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探讨农药中毒的发病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并与2000年的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近年来实施的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方法将2008年至2012年中毒病例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08年至2012年共发生农药中毒398例,死亡47例。年平均发病率1.23/10万,病死率11.81%;其中男性224例,占56.28%,女性174例,占43.72%;夏秋季节多发;中毒类型主要为非生产性,共328例,占82.41%。结论依法从严管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过程,重视农药中毒的社会性,加强宣传教育是减少发生农药中毒的关键,提高群众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是减少农药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毕彩霞;丁爱苏;毕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法。方法对我院从200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的经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12 s例为足月剖宫产,2例为中期妊娠剖宫取胎。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15年。结论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以诊断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门诊健康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有利于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措施。方法将到我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儿保医师对其家长进行门诊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指导。对照组婴幼儿行常规指导。两组婴幼儿均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并于生后第12、18个月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 CDCC)进行智测。结果观察组生后12、18个月时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质量、身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四病(营养性贫血,佝倭病、腹泻,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婴幼儿疾病的发生。
作者:罗艳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抽出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病例,仔细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有33例,伤残的病例有87例,变成植物人的有24例,而死亡的病例有16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4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且易漏诊,需给予积极救治同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采用亚低温治疗、加强护理和手卫生等临床措施。
作者:王建华;陈绍平;卢荣加;侯建金;廖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肱骨踝上骨折患儿40例,其中5例采用闭合复位穿针,35例采用切开复位穿针治疗,观察患儿疗效并随访。结果术后随访0.5-1.0年,平均0.7年,行切开复位穿针患者优良率为97.2%,其中,良1例,可1例,行闭合复位穿针患者5例中,优良率为100%,其中,良1例。结论对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文笔者采取经皮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优良率达100.0%,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操作方便,值得推广。但在此方法中,医生及患者所接触的射线量较多,应注意防护。
作者:卢成康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