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王崇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子宫切除术, 胃肠功能, 恢复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在病房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执业,患者的满意就是护理服务优质程度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院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患者服务的需求。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通外科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与病例组均匹配的术后未感染普通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的差异。结果6年来我院实施普通外科手术1256例,切口感染率3.90%(49/1256),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因素: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术中因素:切口长、手术时间长、非主刀医师缝合;术后因素:住院天数多;与切口长度无关。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治疗合并疾病,尽量实施平诊手术;择期手术尽量选择在温度适宜的季节;缩短备皮距手术时间。皮下组织厚者,提高手术技巧,皮下放置引流管,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郭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的放化同步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对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所实施的放化同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医院32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对其采取放疗和化疗同步实施的方法予以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3例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63%。结论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的方式进行治疗。使上腔静脉综合症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赵月霞;刘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 A、B、C组进行比较,每组20例,观察指标为体温、血白细胞数,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B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C组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所有病例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头孢呋辛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有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有效,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更好,优于单药给药,不良反应并未因联合治疗而增多,安全性好。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形式并创造出符合儿童心理的环境和氛围,介绍了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使患儿得到的护理与快乐相伴,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对380例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男、女大学生对豆类、乳类、蔬菜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比较相对不足;大学生能量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热能分配比基本合理。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水质检验与净水工艺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水质检验与净水工艺的技术发展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干净的水源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保障,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我们需要提高水质的检验标准并创新净水工艺的技术,保证人民健康饮水、安全用水。本文从当今人们的饮水质量出发,根据我国水质检验的历史和净水工艺技术的发展,总结一下我国水质检验以及净水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者:向照英;温贤运;陈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处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34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治愈2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低钠血症的死亡率高,病情危险,及时诊断及积极处理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食管癌手术中使用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的手术方式完全杜绝手术之后出现口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食管癌病患,全部进行左侧开胸,食管胃吻合使用统一标准的吻合方式,也就是吻合位在高位胸顶处。吻合口全部为机械吻合,然后使用无损伤线不连续的进行强化缝合一周;两边的胃壁悬挂在胸膜减张。吻合口前端部位胸膜覆盖再次执行减张。结果全部入选病患没有一例发生口瘘情况,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膜减张覆盖的方式,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对吻合口存在多方面的保护操作,能够明显防止口瘘出现,而且操作方法效率高易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成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方法对老年病人的失眠状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的改变和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两方面,护理干预后老年病人失眠率下降、睡眠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方法及疗效验证。方法对31例患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的17例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滴入插管内,之后将插管取出,与NCPAP装置相连,接受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6小时后,有27例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现象得到改善;24小时后,经胸腔拍片,29例有效,有6例患儿采用机械进行通气。结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上,肺表面活性物质与( NCPAP)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能安全快速地缓解早产儿呼吸窘迫的症状,增大了早产儿的存活几率,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阮榜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实证技术选择医务人员干手方法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使用不同的干手方法,手的带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手策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内科、传染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等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292人,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干手法进行带菌检测。结果检测的292人医务人员中,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巾干手170人,合格160人(不超过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为合格),合格率94.12%;使用热风干手器干手122人,合格91例,合格率74.59%。结论医务人员的干手方式存在隐患,干手质量令人担忧,管理者应加强对手卫生设施的投入,配备干手物品和快速手消毒剂,探索适宜的干手方法,我院选择的两种干手方法经过比较和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提示一次性擦手纸巾干手在洁净度、染菌量、待干时间、使用便捷等方面均优于热风干手器干手。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P<0.05,;观察者经舒适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 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施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翠娟;高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患者整体护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480位来我院进行糖尿病疾病治疗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24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显著,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且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也显示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结论在糖尿病传统治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在控制血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愈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引起丘疹性寻麻疹1例的调查报告

    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科学、有效、经济简便的手段。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的全身不良反应: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烦躁、嗜睡、腹痛;局部不良反应:疼痛、红肿、硬结、瘙痒发生率在疫苗使用说明书中已有统计。过敏性荨麻疹却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合并低血糖脑损伤预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过程中是否合并低血脑损伤预后的差异性,明确血糖早期管理对改变重度窒息患儿脑损伤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围生期重度窒息复苏成功患儿,合并低血糖70例,其中一过性低血糖44例,持续性低血糖26例,不合并血糖异常56例。观察三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所致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与不合并低血糖组脑损伤预后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对脑损伤的危害性更大,对重度窒息患儿应早期常规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避免或减轻低血糖加重脑损伤。

    作者:许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和生存质量。方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及个体化护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术后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及引流管通畅,加强刀口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及合理膳食;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期复诊和规律治疗,学会自我体检,保持乐观精神等。结果97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取得良好的乳腺癌治疗效果。

    作者:鲁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频繁瞬目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因频繁瞬目就诊的3-14岁儿童386例,详细询问病史、生活习惯,检查视力、眼位,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行角膜荧光染色,泪液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视力低下患儿散瞳验光,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86例频繁瞬目的患儿,经对症治疗、心里调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患有眼表疾病的235例,其中包括沙眼、滤泡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结膜炎186例,睑缘炎、内翻倒睫、等眼睑疾病39例,点状角膜炎10例,治疗后瞬目症状逐渐缓解。各种屈光不正192例,同时合并眼表疾病的45例,经矫正屈光不正及相应治疗后瞬目症状很快缓解183例,9例症状减轻。20例与神经功能系统有关。结论儿童频繁瞬目的原因很多,其中眼表疾病及屈光不正是频繁瞬目的主要原因,只要认真细致的检查及正确的治疗,均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金晖;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囊性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旨在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复习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 CT表现,分析其囊壁、分隔及壁上的实性结节等CT的征象。结果13例囊性肾癌囊壁厚薄不均伴壁结节8例,壁结节显示不清5例;囊内密度混杂6例;13例肿瘤实性成份均有强化。结论螺旋CT增强检查是囊性肾癌的重要的常用检查方法。

    作者:伊新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用药的疗效、血脂变化和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用药的有效率(96.7%)明显大于对照组(80.0%);治疗组经治疗后TC、LDL-C、TG都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单独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生;凌士明;欧阳雨婷;许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