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的放化同步治疗疗效分析

赵月霞;刘志强

关键词: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症, 放疗
摘要:目的:对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所实施的放化同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医院32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对其采取放疗和化疗同步实施的方法予以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3例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63%。结论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的方式进行治疗。使上腔静脉综合症得到很好的控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氨氯地平。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鼻饲,于治疗第1天、10天、20检查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三酰甘油指标变化,统计感染发生情况,于治疗一个月时对患者行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治疗10-20天各营养指标均出现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与低蛋白血症总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天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愈率高达25%左右。结论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率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恽鸿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风湿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风湿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出现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风湿患者住院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患者出现睡眠功能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睡眠状况均获得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存在睡眠障碍的风湿病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应该从风湿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出发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注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切实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实证技术选择医务人员干手方法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使用不同的干手方法,手的带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手策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内科、传染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等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292人,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干手法进行带菌检测。结果检测的292人医务人员中,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巾干手170人,合格160人(不超过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为合格),合格率94.12%;使用热风干手器干手122人,合格91例,合格率74.59%。结论医务人员的干手方式存在隐患,干手质量令人担忧,管理者应加强对手卫生设施的投入,配备干手物品和快速手消毒剂,探索适宜的干手方法,我院选择的两种干手方法经过比较和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提示一次性擦手纸巾干手在洁净度、染菌量、待干时间、使用便捷等方面均优于热风干手器干手。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在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作用。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密闭式回血组50例,实验组为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内瘘针堵塞、内瘘失功、穿刺处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内瘘失功、穿刺处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内瘘针凝血堵塞发生率比较,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组明显低于密闭式回血组,( P<0.05)。结论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法能降低内瘘针凝血,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护士操作风险。

    作者:王晓影;万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012年05月至2013年0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635例孕妇,对其进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查与诊断结果对胎儿是否畸形作出判断。结果在分娩成功的648例胎儿中,有12例为畸形胎儿,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确诊的病例数为11例,阳性率约为91.7%,漏诊病例数为1例(约为8.3%),根据产后确诊的结果分析,产后确诊与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的异常情况,这说明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产前畸形筛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肿瘤外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目的:对我院神经外科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明确神经肿瘤外科的护理风险所在、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为医患双方都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1年9月---2011年9月所发生的护理缺陷,2011年10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预防措施,制订风险防范细则,加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预防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病人的满意度为100%,护理投诉率为0,护理缺陷发生率由2010年的0.52%下降到0.18%。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逐步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姚清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眼球摘除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眼球摘除术是在患眼眼球的功能已经全部丧失或者即将全部丧失的情况下,为解除患眼剧烈疼痛而实施的治疗手段,手术虽有利于保护健眼或解除生命危险,但患者一般难以接受这种破坏性的毁容治疗措施[1]。眼球摘除影响患者的五官美容,患者承受着躯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和痛苦,绝大多数患者易产生严重的负性心理,不同患者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及心理自控能力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也有不同。我科对眼球摘除术患者采取安慰、解释和疏导的护理方法,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重建健康心理,积极配合医护,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仝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进行助产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82例,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助产护理对分娩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方式、产程时间、产时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中,有50%为自然产出,46%为剖宫产,其余为抬头吸引助产。实验组产妇在平均产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的窒息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助产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保障新生儿的出生安全,减轻产妇的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对这些患者随访18个月-10年,平均30个月。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方法,优8例(17-18分)、良5例(13-16分)、中2例(9-12分)、差1例(<8分)。结果这些患者中没有出现感染以及血管损伤、松动、脱位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洪波;王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患者的减压窗张力显著下降,偏瘫及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GCS评分明显提高,全脑室系统尤其是侧脑室明显缩小。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

    作者:郑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46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大直径≥8cm,子宫体积>12孕周)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8mim,术中出血量平均86ml,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应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经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115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分别予活检胃窦组织快速尿素酶法及14 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对比两组 Hp 感染情况。结果115例 GERD组 Hp 感染率为37.39%,90例对照组Hp感染率为62.22%,GERD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艳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治疗的98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有58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实验组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对照组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常规的上方角膜切口术。对两组治疗过程中视力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疗效。结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对白内障治疗过程中,眼睛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的上方角膜切口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治愈率使患者更加清晰的看见外界的食物,所以连续环形撕囊术在临床治疗白内障疾病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庞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的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后,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PaO2(动脉血氧分压)和SpO2(血样饱和度)的指标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PaO2(动脉血氧分压)和SpO2(血样饱和度)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送进医院后要及时治疗,适当的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后再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老年卧床病人穿矫正鞋预防足部压疮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卧床病人穿矫正鞋预防足部压疮的方法。方法穿矫正鞋患者120例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5例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基础上,给予足跟部及足背部使用康维德超薄敷料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的足部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足部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p<0.01)。结论骨科卧床穿矫正鞋老年患者使用超薄敷料早期干预,降低足部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赵敏;陈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全麻鼻内镜下实施腺样体或和扁桃体切除术,后在鼻内镜下实施鼓膜置管术或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术后90%(55例)听力获明显改善,纯音听阈恢复或接近正常,声导抗测试为A型图,声反射引出。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简便,副损伤小,可提高疗效,尤其是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6例进行血液的采集,其中采用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采血的为观察组,采用普通的玻璃采血管进行采血的为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这两组的12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这两组检测的结果的稳定性。结果经两组检测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12项的生化指标检测的指标无较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经过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检测结果得出,观察组血清的稳定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血清的稳定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可以促进血液的稳定性。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模型

    目的:建立一种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参与救援医院的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各血型日临床需求量为评估指标,应用直觉模糊集距离公式,建立医院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模型。结果所构建模型能够反映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各血型需求相对于常规状态的综合增加程度,也能反映不同需求偏型程度对需求的增加效应。结论应用所构建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为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参与救援医院的临床应急输血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朱明;胡慧颖;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他们的一些检查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存在差异性,但所有患者均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患者中贫血患者有6例;出血患者有2例;1例患者以溶血性贫血,2例患者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血小板减少者,1例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结论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医生要特别注意,要加强SLE疾病相关指标检查,从而减少临床误诊率。

    作者:王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