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临床分析

王淼

关键词:血液系统症状, 首发症状, 红斑狼疮,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他们的一些检查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存在差异性,但所有患者均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患者中贫血患者有6例;出血患者有2例;1例患者以溶血性贫血,2例患者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血小板减少者,1例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结论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医生要特别注意,要加强SLE疾病相关指标检查,从而减少临床误诊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47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以为日后对产后出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4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4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为子宫收缩乏力,9例患者为胎盘因素,5例患者为软产道裂伤,2例患者为凝血功能障碍。临床治疗可采用子宫按摩、注射催产素、修补软产道、宫腔填塞、手术等多种方法。结论产后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需要医生对患者提高注意,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作者:曹亮;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诊断分析

    目的:对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SA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SAE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年龄均在50岁以上;CT影像上表现为双侧脑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灶,脑白质 CT值下降,多并发脑萎缩、脑腔隙性梗死等。结论对SAE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诊断SAE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单纯肺结核的156例患者临床影像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血播发生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15例,其病变的累计了多个肺段约为69%,多个肺叶约为64%,而单纯肺结核组急性血播者58例,累积了多个肺段约为51.92%,多个肺叶约为38.4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形态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干酪性肺炎(属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极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性肺结核主要是腺泡结节和斑片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病变较为广泛,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分布,其中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

    作者:周江平;刘世潮;艾仁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的方法治疗风湿关节炎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小12岁,大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均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

    作者:李文斌;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86例复发性流产病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18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内分泌(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激素)及免疫相关检测(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症(APS)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内分泌检测项目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和免疫项目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L),抗磷脂抗体综合症(APS)检测结果显示,复发性流产病例中内分泌激素检查结果异常率89.78%,免疫相关检查异常率43.01%,远高于正常对照组中内分泌激素检查结果异常率7.22%,免疫相关检查异常率1.67%,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X2=16.87,P<0.05;X2=21.26,P<0.05)。结论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导致复发流产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应注重检测内分泌激素和相关免疫项目,是减少复发流产出现的有效诊疗措施,调整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是促进受孕及保胎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晓英;高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议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

    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探讨其控制对策,以减少或消除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生化检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李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的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脂类代谢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按照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PCAD组)60例及非早发冠心病组(非PCAD组)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脂类代谢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结果 PCAD组吸烟、阳性家族史比率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比率低于非早发性冠心病组(P<0.05);PCAD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P<0.05);PCAD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病因;并且病变以单支管状血管为主;轻度病变比率较非PCAD组高(P<0.05)。结论 PCAD患者具有受吸烟、饮酒以及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大;病变程度通常较低且以单支管状血管不稳定性病变为主;甘油三酯水平高等临床特点,阳性家族史以及饮酒吸烟是造成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电透下手术X线辐射量的监测与评价

    目的:测定移动X光机X射线辐射量对骨科OUR操作人员(主要是女性)敏感器官如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卵巢、性腺的影响,从而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样本均衡设计,模拟OUR不同条件,通过女性仿真体模以热释光剂量计测定各器官辐射吸收量。结果 OUR中不同距离、受照时间、工作电压电流、防护状态下不同器官的辐射吸收量均值存在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辐射损伤方面,骨科OUR操作对医务人员是相对安全的,特别是在连续透视时间小于30秒,距管球距离大于1米的情况下。②骨科OUR操作中,医务人员的 X射线平均空气吸收剂量具有与距管球距离、连续照射时间、X光机工作条件和防护用具使用均呈相关的特点。③骨科OUR中 X射线辐射量对女医护人员卵巢的影响并不大,明显低于对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和性腺的影响。

    作者:丰景斌;陈鑫;张旭东;赵俊生;王晨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普通组29例,按照宫颈癌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优质护理组31例,按照优质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质量、住院天数、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则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及对护理的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护理组,住院天数少于普通组。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于会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检测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球蛋白( Tg)由甲状腺产生,是甲状腺滤泡腔的主要成分,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的协同作用下,将 L-酪氨酸碘化:在甲状腺激素T4和T3的合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Tg和Tpo都是潜在的自身抗原。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浓度升高,常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甲状腺炎。

    作者:林丽;姚红艳;李简薇;邓淑芝;董志武;王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用药评价,促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份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该类药物应用人次排序前4位的是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6.41%,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刘亚文;蒋均德;吴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院门诊超声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症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心理特点及疾病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顺利的通过超声检查,终提高超声护士分诊效果。结论对于超声科的分诊工作的特殊性质,护士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与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超声科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庞芳;李惠霞;王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合并低血糖脑损伤预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过程中是否合并低血脑损伤预后的差异性,明确血糖早期管理对改变重度窒息患儿脑损伤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围生期重度窒息复苏成功患儿,合并低血糖70例,其中一过性低血糖44例,持续性低血糖26例,不合并血糖异常56例。观察三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所致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与不合并低血糖组脑损伤预后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持续性低血糖对脑损伤的危害性更大,对重度窒息患儿应早期常规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避免或减轻低血糖加重脑损伤。

    作者:许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26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232例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存活率和平均住院的天数。结果实验组即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即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法相比,手术治疗的手段更有利于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存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60眼翼状胬肉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其中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7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6眼,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治愈59眼,复发15眼,复发率为20.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1眼,复发4眼,复发率为4.7%,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创面修复快,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9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和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8例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88例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资料选取的88例患者均为2009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急救护理之后,研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88例急性脑中风患者经过积极的急救护理,有86例患者身心恢复较好,在住院期间未出现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另外2例患者因为病情较重死亡。结论加强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病后生活质量。

    作者:殷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行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替吉奥胶囊与奥沙利铂联合使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并给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对照组患者则静脉滴注替加氟与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以3周为1疗程,至少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7%、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观察组整体上毒副作用程度略轻于对照组,但2组并无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与奥沙利铂联合使用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应用。

    作者:姜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对这些患者随访18个月-10年,平均30个月。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方法,优8例(17-18分)、良5例(13-16分)、中2例(9-12分)、差1例(<8分)。结果这些患者中没有出现感染以及血管损伤、松动、脱位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洪波;王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