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
慢性肝炎并发低血糖,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2010--2012年住院的22例慢性肝炎伴发低血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22例慢性肝炎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男性患者14,女性患者8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分型标准,排除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4例, B级6例,C级12例。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经腹壁放置空肠营养管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体会及护理要求,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屏障功能。方法选择因胃癌行近端、远端或全胃切除的患者共42例,术后早期经空肠营养管滴注瑞素。滴注量从500 ml/d逐渐增加到1000-1500 ml/天。术后营养空肠管的留置时间5-15天,中位留置时间10d。结果全组病人均可很好耐受经空肠置入营养管。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出现腹痛、腹胀的患者6例,腹泻3例,均经调整营养液的滴速、总量及输注温度后缓解。结论经腹壁放置空肠营养管,早期经空肠营养管滴注营养液,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并可加快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解延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对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氯丙嗪组、利培酮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的血糖含量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氮平组第4周末和第8周末的血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氯氮平可明显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代谢,故应用氯氮平时应时刻观察血糖的变化。
作者:成岗;许成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50例 ASAI-II 级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颈丛阻滞操作和注药,A为0.2%罗哌卡因20ml,B为0.375%罗哌卡因20ml,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手术结束时能抬头的患者数,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0.2%罗哌卡因阻滞程度较弱,受阻滞的时间较短,能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联合疗法治疗急性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急性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各50例。 A组采用壮观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B组采用壮观霉素与美满霉素联合治疗,C组采用壮观霉素与头孢克洛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持续治疗五天后分析三组患者发现,A组50名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3例腹胀和4例恶心;B组50名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在治疗过程中有14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5例头痛和4例头昏以及5例恶心,但症状较轻,无需采取措施;C组50名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在治疗过程中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较轻的恶心,未作处理,症状自行消失。结论壮观霉素与红霉素、美满霉素或头孢克洛联合治疗急性淋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但不同的联用方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
作者:宋久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维护健康、自我保健意识日趋增强。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受到广泛重视,通过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和防病治病知识,教育人们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对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疾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传统理论与健康教育的内涵本质一致,因此,中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陆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肺腹苏成功使心脏骤停病人的循环、呼吸功能得以重建,但复苏成功后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少病人合并症,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及远期存活率。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为我院内三科病房2011--2013年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的病人,年龄为57-67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1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好转;4例病人病情好转出院,1例病人因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害死亡。
作者:车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应该是对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质量控制的分析,总结出了各环节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奥扎格雷钠并配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静脉输注丁苯酞注射液;疗程结束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洪怀;李晟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生存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为96.7%,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为(111±6)分,观察组为(137±10)分,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病毒性疾病属于因病毒而起的一种疾病,如何对该疾病进行预防并采取治疗属于此类疾病现阶段的一个难题。就此,本文对中草药在抗病毒感染方面进行研究,对中药的常用剂型、临床应用情况、在抗病毒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等进行探讨。
作者:吴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相关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从特殊针法、理疗、推拿按摩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针灸、推拿、理疗等外治疗法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概况,并提出今后在该病治疗需注意后期生活调护和功能锻炼的恢复。
作者:付跃馨;秦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6例进行血液的采集,其中采用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采血的为观察组,采用普通的玻璃采血管进行采血的为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这两组的12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这两组检测的结果的稳定性。结果经两组检测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12项的生化指标检测的指标无较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经过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检测结果得出,观察组血清的稳定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血清的稳定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可以促进血液的稳定性。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共44例,在岗护士18名,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大幅度提高,而护理缺陷发生率则显著降低;实施分级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91.23%,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8.76%。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2012年我院加入临床路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与2010年对照组患者临床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占比、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五个方面,评价基层医院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路径实施后的临床获益。
作者:王兆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治疗的时机选择对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接受高压氧治疗时病程时间不同进行分组,比较NIHSS评分和 ADL评分,评价治疗时间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2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各组NIHSS、ADL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发现早期组NIHSS、ADL评分显著优于中期组、中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P<0.05);说明脑梗死患者越早接受高压氧治疗,效果越好。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可能早期实施高压氧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李敏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脑外科护理的潜在等闲的防范能力。方法采用统计归纳法,对120例脑外科患者的资料,归纳出风险产生的因素,确定对风险的防范。结论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作者:肖兴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10.34±11.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16.05)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增加宫缩功能,提高产妇产后安全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芬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0例,归为对照组。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2例归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病死率及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淀粉酶的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问题,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少儿患者共88名,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干预,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展开评估,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焦虑、抵触等负面心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及家长心理问题,帮助优化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