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急诊科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疼痛专科就诊的各类急性疼痛患者128例。对所有受试者在急诊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外,对疼痛症状进行疗效观察,实验组在接受常规处理前先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予以该项治疗。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前后(5min后)、出院(24小时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s,VAS),评估疼痛缓解时间, VAS评分改善情况及后续疼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 Pain Gone脉冲止痛笔)5分钟后 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出院时(24小时内)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但实验组可一定程度地减少疼痛治疗药物的使用,部分患者无需接受进一步的疼痛处理。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一定程度地缓解急性疼痛,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谭昌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小学三年级学生600名进行调查,收集本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对学生实施体格检查,重点做好体重的记录,用食物频率表调查学生的钙摄入量以及实施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查,终对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肥胖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学生中有220名为超重肥胖,占总数的36.67%,其钙的摄入量为647mg/d,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随着单位体重钙的摄入量成增高而降低,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减少,膳食钙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肥胖率与单位体重钙成负相关关系,乳钙占总膳食钙的百分比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它能够促进骨密度,并且其效果会随着总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强。
作者:鲍永霞;籍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导致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本文主要阐述呕吐的病以及根据《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的治疗原则对呕吐进行辨治。
作者:董振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单纯肺结核的156例患者临床影像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血播发生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15例,其病变的累计了多个肺段约为69%,多个肺叶约为64%,而单纯肺结核组急性血播者58例,累积了多个肺段约为51.92%,多个肺叶约为38.4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形态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干酪性肺炎(属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极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性肺结核主要是腺泡结节和斑片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病变较为广泛,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分布,其中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
作者:周江平;刘世潮;艾仁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实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能为儿科患者得到精密、细致的护理,有效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孙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针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均给予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对出现对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及宫腔积液等并发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此组患者实施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宫颈癌原发病灶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及时、细致以及全程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何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我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记录,按患者年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科室分布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58例报告涉及药物83种,其中以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ADR报告例数居于首位,占31.1%;其次为抗菌药物占17.72%和抗肿瘤药物占15.82%。主要分布在循环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骨科及中西医结合科等,临床表现有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年龄以41-50年龄组发生率高,低小于10岁。结论临床加强ADR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各组分与肱-踝脉搏波速度关系。方法检测118例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和67名对照者肱-踝脉搏波速度( baPWV),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结果高血压并MS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 baPWV和对照者相比较明显升高(1127±145cm/s、1086±158cm/s与830±135cm/s,P<0.01)。高血压并MS患者与单纯高血压者相比升高(1127±145cm/s与1086±158cm/s, P<0.05)。 Pe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所检测各指标除HDL-C外,其余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并MS患者BAPWV明显升高,已经存在动脉僵硬度的增加,且其动脉僵硬度的变化与年龄、血压、肥胖、血脂紊乱有关。
作者:冯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多发生在体检高峰期中,在护理技术操作上呈现,在体检流程中体现,在漏检情况中体现等。结论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增强体检中心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进而减少出现护患纠纷。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护理中所存在的潜在性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12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和研究,对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在护理中所存在的潜在性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和对骨盆骨折的评估风险能力较差以及业务水平差、患者发生并发症等。结论在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时,由于患者发生并发症和出血的几率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急救技术和业务能力,同时医院还需要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梁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术后疼痛是导致病人惧怕手术及术后恢复缓慢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妇产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因素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优化对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达到减轻病人术后疼痛、促进病人尽早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就医费用的目的。
作者:孙伊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来我院进行保健护理的儿童60例进行保健护理,另选取未进行保健护理的儿童60例为对照组。对干预后两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对比,观察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和保健护理满意度。结果保健组儿童的发育商得分要高于常规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为13.3%,保健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为3.3%;常规组儿童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0.0%,保健组儿童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3%。结论儿童保健护理能促进儿童发育商提高,减少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刘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被成为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一种替代品,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痛苦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患者肢体、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及如何进行正确的排气、贴膜、封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以规范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作者:段宁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很多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1年-2012年以静脉给药方式应用降纤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效果显著,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8例,年龄42-68岁。所有病例全部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发病在3-72h内,无明显意识障碍,瘫痪肢体肌力在3级以下,其中一侧基底节区梗死12例,双侧基底节区梗死6例,脑叶梗塞2例;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规定[2]:分轻型8例,中型11例,重型1例;均以CT排除脑出血和脑部肿瘤,无出血倾向和溶栓治疗禁忌症。
作者:徐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NO的含量变化,观察NO表达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选择轻、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各10例作为实验组。分别采集龈沟液样本,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中NO含量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1),且各实验组中NO含量也具有统计学差异。随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加重,龈沟液中NO含量存在升高趋势。结论 NO可以存在于牙周健康及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且其含量的变化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徐利东;任娟;石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34例患者,同期选择11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的同型半光氨酸( Hcy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胱抑素C(CysC)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联合检测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其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桂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所实施的放化同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医院32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对其采取放疗和化疗同步实施的方法予以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患者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3例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63%。结论伴有上腔静脉综合症肺癌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的方式进行治疗。使上腔静脉综合症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赵月霞;刘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简单分析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因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2010年3月,我们门诊预约同时收治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患者3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例。骨折部位:胫骨中上1/3骨折1例,中下1/3骨折2例,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骨髓炎病灶行采用病灶清创、内固定拆除、灌洗引流、取髂植骨、减张缝合创面等治疗,效果较好。结果经采用病灶清创、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取髂植骨、减张缝合创面等治疗,骨髓炎均得到控制,平均治疗28天。追踪2年无复发。结论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因素较多,应当早期发现,早期处置,待骨折基本稳定,及时拆除内固定,行病灶清创、灌洗引流,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等治疗。如清创扩创后创面较大可行减张缝合或旋转皮瓣、筋膜蒂瓣覆盖创面。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直接决定患者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注重随访、综合应用各种检查及监测肿瘤标记物是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再次切除肿瘤是佳治疗途径。
作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溶骨性骨转移疼痛患者64例,采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用药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疼痛缓解总有效率78.1%;体力状况改善总有效率57.8%;10例治疗后出现骨关节或肌肉疼痛(15.6%),4例出现发热(6.3%)。结论唑来膦酸缓解癌症骨转移疼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邓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