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陈秋菊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受到生物、化学、物理和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危害。结果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论工作中遵守操作规范、强调标准预防是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摘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结果除有2例中转开胸,其余73例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了全程手术,且手术都顺利完成,跟踪病情观察1-20个月,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结论全胸腔镜切除下肺叶手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初期的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特点。
作者:赵文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外科病房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13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评分为88.4分,观察组的护理评分为98.7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9.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5%。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SA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SAE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年龄均在50岁以上;CT影像上表现为双侧脑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灶,脑白质 CT值下降,多并发脑萎缩、脑腔隙性梗死等。结论对SAE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诊断SAE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保乳根治术组(5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58例),术后常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保乳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93.10%、82.75%,改良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2%、86.20%,两组中、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局部复发率8.62%,远处转移率5.17%,改良根治手术组局部复发率6.89%,远处转移率5.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保乳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根治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和全身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与根治术疗效相近,但保乳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均为 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人为分为2组,1组14例和2组12例。1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即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组在1组的基础上给予赫赛汀初始剂量4mg/kg静脉滴注,之后2mg/kg,每周1次,连续使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毒副反应、Her-2表达强度与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12例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C)1例,进展(PD)2例,有效率(CR+PR)为75%。而单独使用多西他赛对照组1中CR有2例,PR4例,NC3例,PD5例有效率仅为42.8%。结论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12例疗效显著,近期缓解率与Her-2表达状况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锐华;王建杰;王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土霉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确定溶出时间及限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XC第二法,采用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土霉素的加样回收率为96.9%,RSD为0.12%(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郝建明;杨克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A组)、45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抗-CCP抗体及RF测定,并对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组抗-CPP抗体、RF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特异性明显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 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成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48例由于心脏性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对比分析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方法选取于2003年12月---2012年10月的入院接受检查的48例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区别。结果 B超一次性心脏检查出现的阳性率高于心电图出现的。但是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适合将两者联合使用,优缺互补。结论对于心脏性疾病的检查,适合将 B 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合起来,是为适合的方法,值得临床实验和推广,对于将来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新舂;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统计报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医院统计报表是社会流行性疾病控制、政府政策颁布及医院发展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本文将详细分析目前我国医院统计报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保证医院统计报表数据更好的为医院管理服务。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同时检测ALT、AST。结果各种慢性肝病患者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及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主要探究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抽样监测的方法对当地26所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进行调查。结果当地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设施简陋、灭菌效果监测不到位等问题。结论我国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程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生存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为96.7%,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为(111±6)分,观察组为(137±10)分,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功能、疗效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憋喘缓解的时间上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0%,观察组在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上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992年--1994年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硅胶棒,以下简称埋植剂)在育龄妇女中的广泛应用,因使用期满及其他原因而需取出者增多。由于埋植对象的体质、埋植深浅不一及位置偏移等原因,常规采用蚊式血管钳取埋植剂,存在埋植剂折断率高及取出时间长的问题。笔者于2005年3月--2011年8月采用直视钳穿输精管绝育术的方法及器械用于皮下埋植剂取出术,发现具有简单、方便、快捷、折断率低、受术者痛苦少、取出成功率高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以右上腹部饱胀感6个月入院。体检:右上腹略膨隆,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前肋间、肝下界右锁骨中线季肋缘下两横指,肝表面欠光整、无压痛。 CT 平扫:肝脏形态、比例失调,肝脏可见一约12×10×11cm3、轮廓清晰、边缘光整、包膜完整、密度一致的低密度病灶,肝组织受压缩小,CT增强:病灶动脉期周边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大部分强化、静脉期廓清明显延迟;CT诊断:巨大肝血管瘤,CT下活检:病灶内抽出暗红色血液,未检到实质性组织。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5umol/L,临床诊断:巨大肝血管瘤。首先选择经血管技术治疗,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造影:肝右动脉及分支呈巨大抱球状,未见典型肝血管瘤葡萄样征象,据此考虑该病灶为非完全动脉供血;改为经皮经肝病灶穿刺非血管技术,CT 导引下,多角度、多方位穿刺病灶,边穿刺边注药,尽可能使药物均匀弥散地注入病灶内;由于病灶巨大,治疗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7天,每次治疗前复查肝肾功能,每次注射药物:平阳酶素8mg+碘化油10ml。结果:术后六个月复查,肝CT:病灶明显缩小,约为:2.0×3.0×2.0cm3,药物浓聚,被压缩的肝组织体积基本恢复,化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7.0umol/L,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
作者:高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0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n=200),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系统健康教育,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实施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健康教育前及同期对照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糖控制达标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42%),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是配合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食品中含有着多种有害微生物,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但是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检验周期长、效果低,因此需要将高新的技术应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检验中,提高食品检验的效果。本文笔者分析了检验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常规方法,目的是为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小东;欧雁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越来越高,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设计分级医疗制度、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公立医改提供思路。
作者:刘斌;裴庆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诊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5例作为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牵引复位,内服中药、熨敷中药,过伸卧床,功能锻炼等,2008年1月以前,同样疾病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15例治愈7例,好转7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15例治愈4例,好转6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比单纯复位治疗效果更好,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绪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