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近年来,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责任制护理的全面开展,以及医院发展的新形式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及患者及家属期望值增高的矛盾日益明显。为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护理部在重点抓“三基”、“三严”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文化程度,注重语言行为规范及礼仪培训。2011年全年全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了97.21%,未发生一起护理投诉,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指标均比去年同期不同程度地提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作者:蒋瑾;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科轮状病毒感染爆发病例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方法采用抽样法、统计法进行分析。结果医护诊疗活动中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低,有对患者的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优先于手卫生的错误想法,忽视了洗手。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执行手卫生制度,检测消毒灭菌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建立对新生儿病房的控制流程,使新生儿感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不断的总结经验及教训,进而很快地制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作者:刘璇;殷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执业,患者的满意就是护理服务优质程度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院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患者服务的需求。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因过敏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反应性异常增高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在哮喘发病中发现不少哮喘患者发作时与情绪变化、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心理越紧张的患者发病越明显,症状也较重;反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患者发病率比较低,病情也相对的较轻。因此在哮喘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佳的心理状态。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评价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社区内1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习惯培养和定期随访等干预行为,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情况。发现干预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相关疾病的知晓,患者的依从性如服药规律、锻炼、饮食习惯等都有一定的提高,危险因素也得到了改善。表明社区干预是一种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方法,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作者:陈沛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湿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出现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风湿患者住院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患者出现睡眠功能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睡眠状况均获得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存在睡眠障碍的风湿病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应该从风湿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出发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注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切实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0例,归为对照组。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2例归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病死率及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淀粉酶的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胎儿的畸形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与筛查胎儿的畸形情况。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共确诊为胎儿畸形的例数共有14例,占总人数的1.75%。分娩与引产结果显示本组800例孕妇,有16例产出畸形儿,占总人数的2.00%。通过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87.50%。结论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于降低胎儿的出生缺陷率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份之间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188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B超的检查方法其实就是分析B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88位患者中,经过手术后结果与B超检查进行对比,B超诊断符合率的84.6%(159例),不符合29例,占15.4%。结论 B超在腹腔脏器官破裂检查中的诊断和临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B超的检查可以明确的诊断出腹部损伤的部位及范围,更好的提供下一步临床检查的方向。
作者:肖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喀左县2012年学校卫生工作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学校卫生工作当前存在管理难以落到实处、部分工作开展困难、监督力量薄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实践提出了四项建议:一是尽快修制订学校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工作规范;二是解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待遇低、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使农村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得到加强;三是完善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创新学校卫生工作新模式;四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产妇12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无痛分娩,观察组不使用镇痛药物,观察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 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出血两组产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作用可靠,无痛效果明显,为孕妇提供安全舒适的分娩过程,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焦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大肠癌组织43例、良性病变的组织21例、癌旁的正常组织19例进行Ang-2表达情况检测。结果 Ang -2在大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67%,在良性病变的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1.00%,在癌旁的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8.63%,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率与其他两种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ng-2的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组织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癌组织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 Ang-2在大肠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发病、发展、转移、侵袭的重要原因。
作者:郭宝强;张星;郭小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方法及疗效验证。方法对31例患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的17例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滴入插管内,之后将插管取出,与NCPAP装置相连,接受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6小时后,有27例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现象得到改善;24小时后,经胸腔拍片,29例有效,有6例患儿采用机械进行通气。结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上,肺表面活性物质与( NCPAP)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能安全快速地缓解早产儿呼吸窘迫的症状,增大了早产儿的存活几率,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阮榜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患者(研究组)与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356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对照两组患者ALT异常率。结果对照组 ALT水平正常342例,平均水平为(36±1)U/L;ALT水平上升14例,平均水平(51±7)U/L,整体 ALT 平均水平为(31±3)U/L,ALT 水平上升率3.9%。研究组 ALT 水平正常57例,平均水平为(37±2)U/L;ALT水平上升63例,平均水平(66±7)U/L,整体ALT平均水平为(48±7)U/L,ALT水平上升率52.5%。研究组整体ALT水平及ALT上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ALT升高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群体,可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联,可将ALT水平作为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依据。
作者:莫运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功能、疗效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憋喘缓解的时间上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0%,观察组在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上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与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情况进行对比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对比,观察组在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成功率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要比传统手术治疗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宫腔镜手术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均为 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人为分为2组,1组14例和2组12例。1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即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组在1组的基础上给予赫赛汀初始剂量4mg/kg静脉滴注,之后2mg/kg,每周1次,连续使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毒副反应、Her-2表达强度与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12例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C)1例,进展(PD)2例,有效率(CR+PR)为75%。而单独使用多西他赛对照组1中CR有2例,PR4例,NC3例,PD5例有效率仅为42.8%。结论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12例疗效显著,近期缓解率与Her-2表达状况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锐华;王建杰;王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小板增多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SICU的脓毒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进行22项5类血细胞分析,同时采用阻抗法检测这60例脓毒症患者在第3、5、7、10天的血小板计数( PC),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和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PC都低于正常标准,死亡组患者的PC各时点都低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的PC在第三天开始下降,但在第7和第10天持续上升(均 P<0.01)。死亡组患者PC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脓毒症与血小板数量增多存在关系,血小板数量增多则脓毒症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下降则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可以成为反映脓毒症病情的一种可靠的手段。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超声检查患者肝胆组织,术中在腹腔镜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肝胆肿块切除。结果6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检查,明确肝管走向指导手术。其中14例行囊肿开窗手术,17例行肝穿刺活检术,10例行肝肿块切除手术,11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在腹腔镜超声的辅助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腹腔镜超声具有定位准确、利用率高的特点,值得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合贝尔江·力提甫;克比尔江·力提甫江;艾力·毛拉依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216例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108例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舒适护理)108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病患生理指标、心理状况的变化和护理结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手术后与手术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后在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等各项指标方面相比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101/108),护理信任度为94.4%(102/1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85/108),82.4%(89/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病患术后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
作者:张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