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张敏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0例,归为对照组。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2例归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病死率及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淀粉酶的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胃癌的病死率及发病率极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1]治疗胃癌的一般方法为手术治疗,且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对治疗胃癌方法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且实施于临床。微创与D2根治术均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坚持手术结合化疗的方法也经临床践行证明其可行性及优越性。[2]下面对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出以下综述。

    作者:黄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过氧乙酸灭菌器用于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器械的灭菌技巧

    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器械有很多特点,如输尿管镜、经皮肾镜,鳄嘴取石钳、活检钳、水泵连接管、连接桥、光导纤维、等器械细软且超长,品种多,有的不能高压,有的不宜等离子灭菌,用戊二醛浸泡管腔内又难于冲洗干净,灭菌成了一个难题,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不断增加,我院针对泌尿外科器械的特点,特地购置了一台主要供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器械灭菌的过氧乙酸灭菌器。

    作者:朱凤琴;童维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实证技术选择医务人员干手方法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使用不同的干手方法,手的带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手策略,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内科、传染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等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292人,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干手法进行带菌检测。结果检测的292人医务人员中,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巾干手170人,合格160人(不超过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为合格),合格率94.12%;使用热风干手器干手122人,合格91例,合格率74.59%。结论医务人员的干手方式存在隐患,干手质量令人担忧,管理者应加强对手卫生设施的投入,配备干手物品和快速手消毒剂,探索适宜的干手方法,我院选择的两种干手方法经过比较和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提示一次性擦手纸巾干手在洁净度、染菌量、待干时间、使用便捷等方面均优于热风干手器干手。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国内外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变、骨性关节炎、肝纤维化等病理过程中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涉及到机体中的多个系统。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还有助于开发特异性更好的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作者:杨晓波;王小东;德力格尔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胸腰椎骨折颈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3位腰椎骨折患者,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A级有0例,B级有1例,C级的有5例,D级的有15例,E级的有22例。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得到改善,基本获得1-2级恢复。同时随访观察各位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椎体高度基本恢复。结论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脊髓功能。

    作者:刘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10.34±11.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16.05)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增加宫缩功能,提高产妇产后安全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芬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使手术切口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福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实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能为儿科患者得到精密、细致的护理,有效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孙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心病PCI介入治疗

    近二十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大大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迄今此项技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敬;孟亮;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通过对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姚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用药的疗效、血脂变化和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用药的有效率(96.7%)明显大于对照组(80.0%);治疗组经治疗后TC、LDL-C、TG都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单独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生;凌士明;欧阳雨婷;许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干眼病防治浅谈

    目的:探讨干眼病的病因、分类、诊断治疗、预防方法。方法运用药物对症治疗、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手术阻塞泪点等方法综合治疗干眼病。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干眼病,注重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促进干眼病人的健康恢复。

    作者:刘戎;杨继明;杨开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在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中晚期妊娠引产应用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终止妊娠前行双侧UAE病例9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观察对象中,8例顺利经阴道分娩,1例产程中再次出现多量出血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结论 UAE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可有效避免产程中严重出血的发生,避免剖宫术,使经阴道分娩成为可能。

    作者:杨仕英;孟荣琼;苗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46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大直径≥8cm,子宫体积>12孕周)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8mim,术中出血量平均86ml,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应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健康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门诊健康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有利于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措施。方法将到我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儿保医师对其家长进行门诊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指导。对照组婴幼儿行常规指导。两组婴幼儿均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并于生后第12、18个月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 CDCC)进行智测。结果观察组生后12、18个月时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质量、身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四病(营养性贫血,佝倭病、腹泻,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婴幼儿疾病的发生。

    作者:罗艳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06例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106例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共106例,分别采集患者的支原体标本和白念珠菌标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分析生殖器白念珠病不同性别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情况,对比同性之间感染上述两种支原体的情况。结果男性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63.0%,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37.0%,而女性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48.1%,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51.9%。结论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严重,且不同性别患者感染情况有显著差异。

    作者:高树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早期原发性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给予对照组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法治疗,给予研究组单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现象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法和单纯超声乳化手术法治疗早期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均比较明显,均能改善视力,但是相对于联合手术方法而言,单纯超声乳化操作更加便捷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热西提·沙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处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34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治愈2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低钠血症的死亡率高,病情危险,及时诊断及积极处理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药物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合理应用-治愈疾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不当-可使病人遭受其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药品质量问题。下面以我院儿科为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如下:1指征不明确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有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有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者: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手术后疼痛是导致病人惧怕手术及术后恢复缓慢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妇产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因素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优化对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达到减轻病人术后疼痛、促进病人尽早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就医费用的目的。

    作者:孙伊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