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云
目的:分析106例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共106例,分别采集患者的支原体标本和白念珠菌标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分析生殖器白念珠病不同性别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情况,对比同性之间感染上述两种支原体的情况。结果男性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63.0%,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37.0%,而女性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48.1%,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51.9%。结论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严重,且不同性别患者感染情况有显著差异。
作者:高树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时间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时间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结论时间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姚道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药理机制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于头孢美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感染机会。方法对4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的配合及护理,提出做好术前物品及器械准备,配合医生对创口正确而彻底的处理。结果40例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良好,无致残病例。结论术中配合默契,准确无误。做好伤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手术安全和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此病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以冬季较常发病,春暖后缓解,本病进展缓慢,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我院对37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病床的周转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10.34±11.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16.05)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增加宫缩功能,提高产妇产后安全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芬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甲状腺癌即甲状腺组织的癌变,近20多年发病率年均增长6.2%。甲状腺癌可能与饮食因素、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由甲状腺良性疾病演变而来[1]。
作者:张安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尿管拔除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38。 C1例,占3.3%,对照组6例,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在蜘蛛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2例,利用CT成像技术对患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的成像扫描,明确患者的病因。结果在这42例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有23例的患者为自发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19例患者为外伤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结论 C T成像的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蜘蛛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是非常值得临床应用的。
作者:乔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对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氯丙嗪组、利培酮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的血糖含量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氮平组第4周末和第8周末的血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氯氮平可明显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代谢,故应用氯氮平时应时刻观察血糖的变化。
作者:成岗;许成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患者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休克患者,对其实施快速反应的流程:①设立休克快速反应的流程;②增强分诊护士快速评估休克患者病情的能力;③对护士进行休克快速反应的培训,增加抢救的机会。结果200例患者,其中在15min内抢救成功为178例,30至60min抢救入院为102例。对护士开展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8.0%。护士能够准确的掌握急诊休克抢救的流程,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减少,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急诊护士需要对分诊学科加强重视,准确的掌握休克各阶段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休克抢救的流程,提高抢救的质量。
作者:张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比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为阿立哌唑治疗的实验组40例与喹硫平治疗的对照组40例。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0.00%,对照组为87.5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嗜睡、体重增加、泌乳、月经改变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都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刘文佳;柴春晶;张秋波;王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肛肠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价值,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些许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观察组则施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即从建立系统化健康教育团队、制定以及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对此次研究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媛媛;马骊;沈泉英;易文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对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做全肋骨VR、MIP、CPR、MPR图像。结果单发肋骨骨折25例,2根以上骨折55例,其中2例双侧24根肋骨全部骨折,阴性5例。结论16排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图像对错位性肋骨骨折能够直观、立体、准确定位于第几肋,确定数目及部位,而对无错位性肋骨和肋软骨骨折定位到第几肋骨、确定数目及部位在重建横轴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甄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他们的一些检查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存在差异性,但所有患者均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患者中贫血患者有6例;出血患者有2例;1例患者以溶血性贫血,2例患者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血小板减少者,1例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结论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医生要特别注意,要加强SLE疾病相关指标检查,从而减少临床误诊率。
作者:王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总结了1000例妇科微创腹腔镜手术病人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后监护等。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的术后监测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
作者:赵巍;王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单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8例垂体瘤患者经单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3个月-2年,肿瘤消失18例。结论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宋卫东;杨椿;贾永雄;张丽娟;苏永胜;丁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9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结论在这种病人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是必要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为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所接收的子宫破裂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子宫破裂和孕产妇的孕产次数有一定的联系,而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就是瘢痕子宫、药物引产处理不妥善。本组患者均采取剖腹探查术,其中,全子宫切除术5例,次全子宫切除术9例,子宫修补术6例。结论针对出现子宫破裂的孕产妇,应当注意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对剖宫产的指征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强化药物引产的科学化、合理化,进而有效防止子宫破裂的出现。
作者:孙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院门诊超声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症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心理特点及疾病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顺利的通过超声检查,终提高超声护士分诊效果。结论对于超声科的分诊工作的特殊性质,护士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与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超声科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庞芳;李惠霞;王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