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岗;许成花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早期胃癌症状无特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2003至2012年检出早期胃癌31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莉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MMC)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52例共183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共98只眼)和对照组(72例例共85只眼),两组均行相同的切除术,观察组在术中应用 MMC,对照组不予以MMC,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级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合理应用MMC,可提高疗效,并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嘉峪关市儿童血铅水平及与儿童年龄、生活环境的关系,了解嘉峪关市区儿童受铅污染的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嘉峪关市城市居住的6月-12岁的儿童1781例进行末梢血血铅水平检测,并同时分析铅暴露与儿童年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儿童铅中毒的原因。结果嘉峪关市城市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为11%,1-2岁年龄组合6-12岁年龄组的儿童铅中毒发生率高,靠近工厂的北市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高,饮食卫生习惯差的儿童铅中毒发病率高。
作者:黄万兵;常珍妮;李慧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小儿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高血糖及尿糖。本文主要论述了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临床治疗以及如何预防。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砷中毒,铅中毒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占有一定比重。关于砷中毒,铅中毒的报道分别涉及了分布区域,致病机制等。 Coelho P[1]报道了在受调查地的矿区,水,空气,土壤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中也包括了砷,该调查指出严格控制当地居民摄入这些重金属及预防重金属中毒在控制皮肤癌的发病中显得尤为重要。 Guha[2]报道了在印度慢性砷中毒大多是由于饮用了被砷污染的地下水。 Yamaoka H,Navoni JA两位学者从砷中毒致皮肤癌的个例方面做了研究。 De Chaudhuri S, Li Y,张江林[3]张爱华[4],张信江[5]几位学者从砷致皮肤癌机制方面做了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报道都分别阐明了铅中毒对机体的危害。
作者:常业飞;李亚三;谭红丽;张贝基;张斯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40名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时间等情况。结果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喘息反复史、咳嗽、发热,观察组患儿在热程为(3.81±5.55)天,喘息时间为(10.84±9.38)天,住院时间为(10.09±3.44)天,白细胞值为10.95±3.7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23例,占总数的46.0%;对照组患儿在热程为(1.01±1.88)天,喘息时间为(7.73±3.48)天,住院时间为(7.79±1.84)天,白细胞值为11.55±3.5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15例,占总数的3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哮喘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特点,掌握这些临床特点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维护小儿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刁淑梅;宋雪;赵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通外科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与病例组均匹配的术后未感染普通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的差异。结果6年来我院实施普通外科手术1256例,切口感染率3.90%(49/1256),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因素: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术中因素:切口长、手术时间长、非主刀医师缝合;术后因素:住院天数多;与切口长度无关。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治疗合并疾病,尽量实施平诊手术;择期手术尽量选择在温度适宜的季节;缩短备皮距手术时间。皮下组织厚者,提高手术技巧,皮下放置引流管,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郭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症状的相关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泌尿外科所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感染率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8.00%;干预组50例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00%。干预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对于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而言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甄红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方法选取住院骨科2011年度为对照组与2012年度为观察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2011年度实施陈旧的护理模式,2012年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个时间段住院患者满意度、护士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2012年经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住院治疗骨科患者进行实施后,护士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明显的提高骨科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黄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的腰椎骨质退行性病变[1]。因腰椎代偿性骨质增生,继发骨关节肥大出现骨关节边缘变尖、变锐呈唇样改变,形成骨刺样突起,由于增生压迫临近血管、神经,造成部分组织缺血、发炎、水肿致腰部疼痛、酸胀,功能活动受限[2],严重时可见下肢坐骨神经疼痛。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仅表现为腰腿酸痛,时轻时重,以久坐,劳累后或晨起时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休息后减轻。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椎间盘的蜕变,症状逐渐重,腰部僵硬,疼痛无力;休息时加重,稍事活动后减轻;过劳加剧。蜕变后形成的骨赘可刺激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产生腰,臀,腿的麻木,疼痛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而使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X 射线片能显示椎体有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等表现[3]。
作者:王文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疗法在脓毒症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的是西药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其接受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的差异(p>0.05);而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Marshall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在脓毒症的临床治疗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通窍化痰汤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用通窍化痰汤作为治疗组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32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治疗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功能、疗效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憋喘缓解的时间上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0%,观察组在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上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24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科室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康复指导、放疗指导和化疗指导等方面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于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根据老年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美多巴一年服药史的老年帕金森患者30例,给予加服甲钴胺、叶酸治疗半年,比较加服治疗前后的血浆 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 Webster得分。结果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Hcy水平为(14.53±5.21)mol/L,治疗后为(11.92±4.74)mol/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轻度者4例、中度24例、重度2例;明显进步者12例(40.00%),进步者16例(53.33%),稍有进步者2例(6.67%)。结论适当补充甲钴胺和叶酸可改善老年PD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经典抗帕金森治疗基础上的又一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护理中所存在的潜在性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12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和研究,对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在护理中所存在的潜在性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和对骨盆骨折的评估风险能力较差以及业务水平差、患者发生并发症等。结论在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时,由于患者发生并发症和出血的几率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急救技术和业务能力,同时医院还需要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梁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给予单纯贝那普利治疗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向新;李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电针组用电针结合牵引治颈椎病36例,温针组用温针结合牵引24例,观察及统计术后疗效及施术耗时。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8.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电针组施术耗时少,明显提高治疗效率。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电针结合牵引疗法治疗效率更高。
作者:庄建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进行助产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82例,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助产护理对分娩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方式、产程时间、产时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中,有50%为自然产出,46%为剖宫产,其余为抬头吸引助产。实验组产妇在平均产中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的窒息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助产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保障新生儿的出生安全,减轻产妇的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除了实验人员之外,仪器和试剂的管理就是医学实验室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如何做好医学实验室的试剂和仪器的管理。
作者:李秀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