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华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0例,归为对照组。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2例归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病死率及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淀粉酶的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妥善固定,并做好护理观察。结果骨科术后护理使用镇痛泵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疼痛的程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护理过程中注意术后患者副作用表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快速成型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近几年来,其在口腔修复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使人们对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主要就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运用展开相关论述。
作者:孙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10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37),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分别为78.4%(29/37)、67.6%(25/3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常规西医疗法相比,应用血府逐瘀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华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合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药物起效时间,及患者的清醒时间、麻醉的恢复时间和镇痛药物的应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H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AP变化较大,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后尤为明显(P<0.05);观察组在药物起效时间、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时间、麻醉药恢复时间和镇痛药应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因其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庆斌;侯凯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更高,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 ADL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梗死患者在急诊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对患者生活治疗进行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09例上腹痛患儿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9例上腹痛患儿,对患儿进行胃镜检查、Hp(幽门螺旋菌)检测及病理检测,分析消化道疾病与Hp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09例患儿中,十二指肠炎15例,浅表性胃炎52例,消化性溃疡14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21例,食道炎3例。 Hp感染率31.2%,疾病检出率96.3%,Hp感染患儿的病理检测结果表现为组织明显损伤,两者为正比关系。结论上腹痛患儿多为消化道疾病,Hp感染率越大,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患儿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越来越高,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设计分级医疗制度、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公立医改提供思路。
作者:刘斌;裴庆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受到生物、化学、物理和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危害。结果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论工作中遵守操作规范、强调标准预防是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器对降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常规采取胸带固定、吸氧、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功能训练器进行肺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住院日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器可以降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江惠英;李勤娟;王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岁儿童急性湿疹75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用蓝科肤宁溶液湿敷,每次15-30min,每日2次,辅助药包括扑尔敏,疗程为4周;对照组30例:用3%硼酸溶液湿敷,其治疗方法及辅助药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治愈率为25%;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治愈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有显著效果,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佟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平均掌倾角11.4°±5.1°,平均尺偏角16.7°±3.2°,钢板固定无松动,骨折无再移位,无感染、无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腕关节评估标准[1],其中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通过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安全可靠且稳定性好,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炳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医疗资源的策略和效果。方法在遵照国家相关指标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医疗统计功能进行我院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结果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医疗资源配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的床位数量不够、医护人员不足等等,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匀等等,通过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后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结论合理的运用医疗统计指标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提高医疗资源管理和分配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成;郭影芳;窦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结核性多发浆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对126例结核性多发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中青年占多数。病程<1-2个月以下者85例。②临床症状:以发热多见多伴有结核病毒性症状,腹胀,腹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积液量大所致)等症。③全组病例均有胸膜炎。④显效70.6%,有效24.6%,总有效率95.2%。结论对胸膜腔积液患者同时应做胸部X线、CT、B超检查,胸部心包腹腔等部位有无积液,以除外多发浆膜腔积液,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于世安;孙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48例由于心脏性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对比分析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方法选取于2003年12月---2012年10月的入院接受检查的48例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区别。结果 B超一次性心脏检查出现的阳性率高于心电图出现的。但是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适合将两者联合使用,优缺互补。结论对于心脏性疾病的检查,适合将 B 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合起来,是为适合的方法,值得临床实验和推广,对于将来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新舂;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动脉TCD收缩末大流速变化比较,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循证护理在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2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围手术期提出循证依据、循证问题并实施循证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仅有2例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终使患者身心均得到佳康复状态。
作者:王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高热惊厥在门诊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控制惊厥、退热、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及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58例患儿病情全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抢救高热惊厥的重要环节。
作者:白桦林;郑琼;邹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复合静脉镇静在老年患者膝置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镇静程度。方法选择60例择期膝置换手术,年龄在65-76岁, ASA分级Ⅰ-Ⅲ级。回顾性分析其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中安静入睡,术毕平静醒来。结论腰硬联合复合静脉镇静用于老年膝置换手术具有镇痛镇静完善,减少了患者的心理伤害,也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手术环境。
作者:沈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形式并创造出符合儿童心理的环境和氛围,介绍了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使患儿得到的护理与快乐相伴,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