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刘华峰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10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37),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分别为78.4%(29/37)、67.6%(25/3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常规西医疗法相比,应用血府逐瘀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CSCIWFD)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加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中不同类型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并没有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症状,手术之前的JOA评分平均为5.8分,手术6周之后的平均评分为8.51分,12周之后的平均评分为10.13分,24周之后的平均评分为12.14分。结论依据不一样的病理类型,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有效减压,进行融合与内固定,能够得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的评价研究

    为了评价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社区内1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习惯培养和定期随访等干预行为,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情况。发现干预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相关疾病的知晓,患者的依从性如服药规律、锻炼、饮食习惯等都有一定的提高,危险因素也得到了改善。表明社区干预是一种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方法,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作者:陈沛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他们的一些检查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存在差异性,但所有患者均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患者中贫血患者有6例;出血患者有2例;1例患者以溶血性贫血,2例患者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血小板减少者,1例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结论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医生要特别注意,要加强SLE疾病相关指标检查,从而减少临床误诊率。

    作者:王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26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0例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早期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93.33%>76.67%),P<0.05。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剂后均得到缓解并消失。所有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患者平滑肌的细胞增殖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峰;陈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观察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与探讨烧伤膏对于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烧烫伤患者共100例,其中I度烧伤30例,II度烧伤40例,III度烧伤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烧伤膏进行外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于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以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情况。结果本文100例患者中,显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可得,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72.0±4.8)分,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烧伤膏对烧烫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预后情况良好。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以改善烧烫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

    作者:武志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林低分子肝素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比较。方法将6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使用基本方法阿司匹林肠溶剂进行治疗,实验组辅助以氯吡格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但同等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剂。两周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1%对照组有效率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得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福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对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对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短效联合组58例和长效单药组62例,患者每两周进行一次随诊,连续治疗10个月,记录好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值,一般采用收缩压标准差记录。结果疗程结束后长效单药组的收缩压标准差小于短效联合组的,收缩压标准差下降值大于短效联合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相比,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为阿立哌唑治疗的实验组40例与喹硫平治疗的对照组40例。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0.00%,对照组为87.5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嗜睡、体重增加、泌乳、月经改变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都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刘文佳;柴春晶;张秋波;王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附58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保乳根治术组(5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58例),术后常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保乳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93.10%、82.75%,改良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2%、86.20%,两组中、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局部复发率8.62%,远处转移率5.17%,改良根治手术组局部复发率6.89%,远处转移率5.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保乳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根治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和全身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与根治术疗效相近,但保乳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治疗乙型脑炎27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治疗乙型脑炎(乙脑)例疗效,降低乙脑病死率、致残率。方法早期使用喜炎平、纳洛酮,积极降温、镇静,及时降低颅内压等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4例,治愈率51%,好转9例,疗效较好。结论含喜炎平、纳洛酮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乙脑,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恒;甘荣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的方法治疗风湿关节炎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小12岁,大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均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

    作者:李文斌;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论新医改背景下工会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和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履行社会职责的群众组织。面对在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医院工会要积极地深入职工之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陈以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技巧与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尿管拔除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38。 C1例,占3.3%,对照组6例,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草药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疾病属于因病毒而起的一种疾病,如何对该疾病进行预防并采取治疗属于此类疾病现阶段的一个难题。就此,本文对中草药在抗病毒感染方面进行研究,对中药的常用剂型、临床应用情况、在抗病毒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等进行探讨。

    作者:吴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行85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探查与相应治疗,就诊断成功率、手术方式、预后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85例急腹症病例中84例术中明确诊断,1例病例中转开腹明确诊断,腹腔镜明确诊断率达98.82%(84/85)。本组病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24例,盆腔炎6例,局限性肠粘连5例,回盲部憩室炎2例,回盲部肿瘤2例。本组病例一期腹腔镜手术成功78例,成功率91.76%(78/85),7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40min,术后住院3-14d,平均5.5d,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85例术后随访1-18个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诊疗技术可以对急腹症做出准确诊断与治疗,同时,90%以上病例可通过腹腔镜手术获成功治愈。

    作者:高磊;胡德升;刘寒松;胡扬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人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容易导致死亡,是老年人的健康杀手之一。老年人的年龄因素本身就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它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也决定了对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至关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于老年冠心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了论述。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06例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106例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共106例,分别采集患者的支原体标本和白念珠菌标本进行培养,观察感染情况,分析生殖器白念珠病不同性别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情况,对比同性之间感染上述两种支原体的情况。结果男性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63.0%,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37.0%,而女性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48.1%,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为51.9%。结论生殖器白念珠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严重,且不同性别患者感染情况有显著差异。

    作者:高树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拟通窍化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通窍化痰汤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用通窍化痰汤作为治疗组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32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治疗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80名婴幼儿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为未参加严格的儿童保健的婴幼儿,观察组为参加严格的儿童保健的婴幼儿。比较两组儿童的体格状况以及发育商情况。结果两组儿童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前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发育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茂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