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对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

杨波

关键词:短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药, 联合治疗, 血压变异性
摘要:目的:研究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对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短效联合组58例和长效单药组62例,患者每两周进行一次随诊,连续治疗10个月,记录好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值,一般采用收缩压标准差记录。结果疗程结束后长效单药组的收缩压标准差小于短效联合组的,收缩压标准差下降值大于短效联合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短效联合抗高血压治疗相比,长效单药抗高血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分娩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产妇12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无痛分娩,观察组不使用镇痛药物,观察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 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产后出血两组产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作用可靠,无痛效果明显,为孕妇提供安全舒适的分娩过程,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焦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姑息性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姑息性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268例大肠癌患者,对患者进行姑息性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单纯肠造口症状缓解率达到48.98%,肠捷径手术症状缓解率达到71.43%,姑息切除症状缓解率100%。对患者进行姑息性切除的缓解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方法治疗(P<0.05)。结论姑息性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不能根治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世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重症病人的护理观察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肝脏严重损伤纱布填塞,伴有呼吸窘迫综合症,实属重症,病情复杂,病人痛苦,病程长,给护理造成很大难度,现将抢救护理成功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女患,40岁。以“多发性肋骨骨折”入院,查 Bp12/8kpa,P120次/分, R36次/分,左右锁骨,右侧多发肋骨骨折,腹穿抽出不凝血,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剖腹探查行肝修补术,回病房后脉搏血压不稳定,48小时后再次行剖腹探查,腹腔内出血2000ml,肝脏有一处渗血,行纱布填塞引流术。

    作者:李祥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6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临床的有效护理与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的有效护理与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王秀燕;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骨伤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在骨折后出现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8.2%,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并且治疗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骨伤后期出现的肢体肿胀能标本兼治,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效果肯定,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飞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功能、疗效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憋喘缓解的时间上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0%,观察组在心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上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护理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社区内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效果、合理用药、规范膳食、合理运动、抑郁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预后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作者:樊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目的: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对5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9例,其中1例中转手术;脾修补、部分切除加网罩压迫包裹11例;全脾切除35例,其中2例加自体脾组织片移植。结果1例死亡,56例痊愈。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保脾治疗是可行的,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合理,根据脾损伤伤情,制订细致的治疗方案。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尽量保留脾脏及其功能。

    作者:韦处青;韦和平;李寿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探究其解决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出现的40例不良护理事故,对事故产生的原因、事件及处理办法进行统计分析,将其护理级别进行划分,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结果医院的护理监督工作和控制工作得到加强,护理治疗也在不断提升。结论对医院内科护理的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并严格对其进行监督,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作者:毛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脂肪肝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关系

    目的:分析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患者(研究组)与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356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对照两组患者ALT异常率。结果对照组 ALT水平正常342例,平均水平为(36±1)U/L;ALT水平上升14例,平均水平(51±7)U/L,整体 ALT 平均水平为(31±3)U/L,ALT 水平上升率3.9%。研究组 ALT 水平正常57例,平均水平为(37±2)U/L;ALT水平上升63例,平均水平(66±7)U/L,整体ALT平均水平为(48±7)U/L,ALT水平上升率52.5%。研究组整体ALT水平及ALT上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ALT升高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群体,可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联,可将ALT水平作为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依据。

    作者:莫运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压疮的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且彼此相互影响。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压疮预防和护理的研究,从压疮的概念、发生的原因、评估、分期、预防及护理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干预是预防压疮发生、发展的关键。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例老年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根据老年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美多巴一年服药史的老年帕金森患者30例,给予加服甲钴胺、叶酸治疗半年,比较加服治疗前后的血浆 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 Webster得分。结果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Hcy水平为(14.53±5.21)mol/L,治疗后为(11.92±4.74)mol/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轻度者4例、中度24例、重度2例;明显进步者12例(40.00%),进步者16例(53.33%),稍有进步者2例(6.67%)。结论适当补充甲钴胺和叶酸可改善老年PD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经典抗帕金森治疗基础上的又一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膨肺吸痰法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用于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吸痰护理。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参数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肺吸痰法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尹丽杰;刘颖;赵英莉;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期SHBG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为多系统疾病,是孕妇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清楚。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胰岛素抵抗( IR)可能与妊高征相关,IR 可能是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的中间环节。又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血清SHBG水平有着密切联系,由此,我们考虑通过对妊高征患者的糖代谢和血清SHBG的观察和分析,为妊高征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樊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3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病情观察,做好病情记录,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79.0%,有效率为18.6%,无效率为2.4%。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密切病情观察及急救护理措施,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中药、针灸、理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结果病人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94.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晶;张雨;张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提高脑外科护理的潜在等闲的防范能力。方法采用统计归纳法,对120例脑外科患者的资料,归纳出风险产生的因素,确定对风险的防范。结论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作者:肖兴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试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共44例,在岗护士18名,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大幅度提高,而护理缺陷发生率则显著降低;实施分级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91.23%,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8.76%。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通外科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与病例组均匹配的术后未感染普通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的差异。结果6年来我院实施普通外科手术1256例,切口感染率3.90%(49/1256),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因素: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术中因素:切口长、手术时间长、非主刀医师缝合;术后因素:住院天数多;与切口长度无关。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治疗合并疾病,尽量实施平诊手术;择期手术尽量选择在温度适宜的季节;缩短备皮距手术时间。皮下组织厚者,提高手术技巧,皮下放置引流管,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郭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予以针灸配合推拿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针灸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灸推拿疗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且可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