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佳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卧床病人穿矫正鞋预防足部压疮的方法。方法穿矫正鞋患者120例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5例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基础上,给予足跟部及足背部使用康维德超薄敷料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的足部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足部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p<0.01)。结论骨科卧床穿矫正鞋老年患者使用超薄敷料早期干预,降低足部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赵敏;陈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不一[1],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劳动耐力下降。我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2年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63例,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许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针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均给予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对出现对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及宫腔积液等并发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此组患者实施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宫颈癌原发病灶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及时、细致以及全程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何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参与救援医院的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各血型日临床需求量为评估指标,应用直觉模糊集距离公式,建立医院临床应急血液需求强度评估模型。结果所构建模型能够反映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各血型需求相对于常规状态的综合增加程度,也能反映不同需求偏型程度对需求的增加效应。结论应用所构建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为输血相关突发事件下参与救援医院的临床应急输血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朱明;胡慧颖;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较好和一般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同时检测ALT、AST。结果各种慢性肝病患者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及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86例复发性流产病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18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内分泌(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激素)及免疫相关检测(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症(APS)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内分泌检测项目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和免疫项目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L),抗磷脂抗体综合症(APS)检测结果显示,复发性流产病例中内分泌激素检查结果异常率89.78%,免疫相关检查异常率43.01%,远高于正常对照组中内分泌激素检查结果异常率7.22%,免疫相关检查异常率1.67%,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X2=16.87,P<0.05;X2=21.26,P<0.05)。结论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导致复发流产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应注重检测内分泌激素和相关免疫项目,是减少复发流产出现的有效诊疗措施,调整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是促进受孕及保胎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晓英;高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进而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1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安全护理,总结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完善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主要来自患者自身与护理操作环节,容易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心力衰竭以及治疗纠纷等安全隐患。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无安全隐患发生,对照组则出现8例安全隐患问题;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5%,显著优于对照组86.2%,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护理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进而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近期做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名肥胖患者,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实验组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药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的苏醒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可明显提高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吉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降血脂治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药物疗法的目的是针对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使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本文概述了临床常用降脂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合理应用。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探讨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抽查2012年度开具降血压药物的处方,分析处方的基本情况和不合理处方情况。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处方中每张处方用药3.6种,平均金额134.2元,抗菌药物使用率6.4%,注射剂使用率7.8%。结论高血压病处方基本合理,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周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于肺部疾病而言,在其影像学表现中,空洞较为常见,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在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较为困难。而周围型肺癌可并发空洞,属于常见恶性肿瘤。本文对空洞定义,空洞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周围型肺癌空洞进行了分析,即其CT诊断,鉴别诊断。并分析了诊断肺部空洞性病变时,多层螺旋CT的应用。
作者:秦风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2例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1.94%、94.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儿不良反应未予特殊处理,自然缓解。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作者:薄红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1%和13.16%,均优于对照组的73.68%和3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ANSS评分、TES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春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论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中,对于选择性病人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6例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取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40例患者度过危险期,26例患者在急性期出现死亡。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帮助改善预后,但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改进,以求能更好的改善预后。
作者:田静;李品品;刘保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诱发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发生的200例不良反应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特点及处理策略。结果200例药品不良反应案例中新出现的40例,严重性35例,一般性165例,一般性不良反应率82.50%明显高于严重性不良反应率17.50%(P<0.05);注射给药不良率57.50%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共涉及14类156种药物,其中抗感染类药物构成比34.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种类(P<0.05);注意受累器官为皮肤及附件、胃肠道。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及给药种类有关,医院管理中要注重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俞江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0例,归为对照组。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32例归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抑酸、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病死率及住院日,中转手术率、淀粉酶的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症状的相关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泌尿外科所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感染率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留置尿管期间,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8.00%;干预组50例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00%。干预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对于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而言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甄红革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