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张雨;张彩云
目的:通过药学服务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强合理用药工作,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治愈率,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方法将本院92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主动对实验组提供药学服务,复诊时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很大影响。
作者:段文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本文通过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肾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造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增强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造瘘护理的认知和应用,降低了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保证了造瘘成功率和适用率,确保了肾内科患者的造瘘护理安全。
作者:孙艳林;陈黎黎;孙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对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随机抽取的200名剖宫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使用传统镇痛方法,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早期泌乳时间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早期泌乳时间及肠蠕动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硬模外镇痛泵可以有效镇痛,可使孕妇早泌乳,促进肛门排气,促进肠蠕动,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使产妇早日恢复。
作者:樊宁忠;程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出血5-10ml。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经 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72例(97.2%),显效2例(2.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150mg顿服,次日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肉注射,2周内观察,定期测血><β-HCG值及超声监测包快改变情况。结果30例异位妊娠病例,25例获得成功。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
作者:张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对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31例患者采用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的方法,30例患者采用支架外固定的方法,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腕关节功能按 Dienst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优和一般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总体效果良好,既可获得相对可靠的固定,又能对手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使其达到相对良好的状态。
作者:杨春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6例进行血液的采集,其中采用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采血的为观察组,采用普通的玻璃采血管进行采血的为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这两组的12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这两组检测的结果的稳定性。结果经两组检测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12项的生化指标检测的指标无较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经过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检测结果得出,观察组血清的稳定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血清的稳定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可以促进血液的稳定性。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的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鉴别斑块的稳定与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有关因素,使不稳定性斑块向稳定性转变,是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方法。从生物工程学角度来看,脂核表面的纤维帽越厚,斑块周围应变越小,斑块较稳定;脂核越大,应变越大,较易破裂,狭窄的程度对斑块的应变影响较小。近年来,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1]。
作者:牛慧敏;薛红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期间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在鼻内窥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取出真菌团块物,并以生理盐水加压反复冲洗。术后第1、3、6、12个月定期复查。结果68例患者中,59例治愈,8例治疗有效,1例复发鼻窦炎,为慢性鼻窦炎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临床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安全、微创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患者的护理体会及注意要点。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18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针对要点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要点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娜;姑丽吉米拉·肉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的中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以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除了16例无治疗效果外,其余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状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传统的中性治疗和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据有优势,效果比较明显,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本研究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如何计数血小板。方法抽取正常人静脉血,分别用EDTA-K2和枸橼酸钠抗凝,同时取其末梢血涂片,用血细胞分析仪XS_800 i分别计数血小板,用EDTA-K2和橼酸钠两种抗凝剂分别抽取4例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血与血细胞分析仪上计数,同时取其末梢血进行人工计数。结果两种抗凝剂在一定的时间内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司晓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观察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均配合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配合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后,术中未发现有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经6-16个月随访,未发现并发症,也无假肢松动或周围骨折现象。结论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前、术中及术后配合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海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针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均给予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对出现对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及宫腔积液等并发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此组患者实施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宫颈癌原发病灶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及时、细致以及全程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何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9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和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被成为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一种替代品,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痛苦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患者肢体、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及如何进行正确的排气、贴膜、封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以规范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作者:段宁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干眼病的病因、分类、诊断治疗、预防方法。方法运用药物对症治疗、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手术阻塞泪点等方法综合治疗干眼病。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干眼病,注重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促进干眼病人的健康恢复。
作者:刘戎;杨继明;杨开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因频繁瞬目就诊的3-14岁儿童386例,详细询问病史、生活习惯,检查视力、眼位,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行角膜荧光染色,泪液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视力低下患儿散瞳验光,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86例频繁瞬目的患儿,经对症治疗、心里调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患有眼表疾病的235例,其中包括沙眼、滤泡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结膜炎186例,睑缘炎、内翻倒睫、等眼睑疾病39例,点状角膜炎10例,治疗后瞬目症状逐渐缓解。各种屈光不正192例,同时合并眼表疾病的45例,经矫正屈光不正及相应治疗后瞬目症状很快缓解183例,9例症状减轻。20例与神经功能系统有关。结论儿童频繁瞬目的原因很多,其中眼表疾病及屈光不正是频繁瞬目的主要原因,只要认真细致的检查及正确的治疗,均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金晖;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经过床旁超声心动图监测的95例急诊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检出81例阳性病例,96.2%被诊断阳性率,其中82例心血管异常,9例胸腔积液,4例未见异常。68例与临床诊断相符的心血管疾病,符合率64.3%,其余修正、改变了临床诊断以及决策的有27例。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能为诊断、鉴别临床急诊心血管疾病提供快捷、安全及可靠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头颈部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电针刺风池,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28例,并随机设中频电疗对照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中频电疗。
作者:徐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