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丽
目的:对发生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采用小支架植入治疗措施、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积累临床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患者资料共240例,其中小血管支架组患者96例实施了小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大血管支架组的144例患者,实施了大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方法、临床特点、预后等异同进行比较。结果小血管支架植入组成功率为97.78%,大血管支架植入组成功率为99.04%;小血管支架组的患者Ⅱ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大血管组;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及在随访期间的预后方面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在支架植入的成功率、预后方面,小血管支架组与大血管支架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可以在临床上安全应用以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心电图的特征。结果接受检测的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35例存在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及所占比例:心动过速24例(66.7%)、V1-3导联T波倒置8例(22.2%)、V4和Ⅲ导联T波倒置17例(47.2%)、肺性P波5例(13.9%)、顺时钟向转位10例(27.8%)。结论应用心电图检测,检测的方法较为简单,重复性比较强,诊断较快,在得出结论时,较为容易,便于掌握肺栓塞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 XELOX方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4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前者采用XELOX方案进行治疗,后者加用西妥昔单抗进行联合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前者TTP时间显著长于后者(P<0.01);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结直肠癌(KRAS基因野生型),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科轮状病毒感染爆发病例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方法采用抽样法、统计法进行分析。结果医护诊疗活动中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低,有对患者的护理治疗需要的满足优先于手卫生的错误想法,忽视了洗手。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保证执行手卫生制度,检测消毒灭菌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建立对新生儿病房的控制流程,使新生儿感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不断的总结经验及教训,进而很快地制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作者:刘璇;殷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增强对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控制诱因的认识。方法分析98例肝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所起的作用。结果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肝性脑病、低钠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高血容量至脑水肿、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结论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较复杂,病死率高;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时去除有关诱发因素可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有效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我科应用益赛普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 RA患者20例,在应用消炎镇痛药物及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赛普,疗程3个月,随访并定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测量相关指数。结果治疗过程中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ACR20、ACR50、ACR70显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生化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结论益赛普作为治疗RA的生物制剂,常规治疗联合益赛普用于治疗中重度RA,从不同途径阻止RA病理发展,有效地控制RA炎症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法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临床发病特点,并对早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18例(24眼)青光眼的性别,发病年龄、视力、眼压、房角、眼底、视野等相关参数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4例占22.2%,女性14例占77.8%。治疗前高眼压小于22mmHg共计3眼占12.5%,24.38-32.5mmHg共计6眼占25.0%,4.18-55.62mmHg者10眼占41.7%,61.75mmHg共计5眼占20.8%。房角:开角6眼,闭角18眼。视乳头杯凹均显不同程度扩大,C/D大于0.6者共计5眼占20.8%,0.6-0.8以上者共计19眼占79.2%。视野有不同程度损害管状视野7眼(占29.2%)。本组18例患者中有1眼行现代囊外摘除术,5眼行巩膜瓣下咬切术,占25.0%,18例患者都行药物保护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青光眼一般发病急,且严重危害视功能,早期预防、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对于早期患病较轻者一般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作者:黄洲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甲状腺癌即甲状腺组织的癌变,近20多年发病率年均增长6.2%。甲状腺癌可能与饮食因素、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由甲状腺良性疾病演变而来[1]。
作者:张安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妇产科就诊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有诸多不便,受孕期间产生的紧张和焦虑也会造成较大的心理上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的工作太多用以及工作效果就会对就诊的妇产科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因此,在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和关怀,笔者将通过自己所在医院的近期病例,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者:陈祥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胫骨远端骨折治疗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残率高。国内外对胫骨远端骨折在并发症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诸多改善。本文综述了并发症分型及防治方面的进展。
作者:蒙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单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8例垂体瘤患者经单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3个月-2年,肿瘤消失18例。结论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宋卫东;杨椿;贾永雄;张丽娟;苏永胜;丁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从脾论治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2例住院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6%,有效率57.7%;对照组显效率30.7%,有效率46.2%,治疗组改善胃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减轻胸闷、气促、水肿等心衰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能够通过调补脾胃,去除水湿瘀阻功效,来有效的减轻胃肠道症状,从而改善心衰。
作者:许益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当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各方面和病人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理工作充满高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处于持续高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护士的个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也影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为了减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让其更好的工作。需要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领导者在平时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护士的压力,另外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孟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手术患者78例,监测其睡眠质量,并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本组78例患者的PSQI总分平均为(12.03±4.87)分,62例(79.5%)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病理、心理、环境以及医源性因素四大类。结论外科监护室食道癌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较多,但多为可控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失眠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二十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大大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迄今此项技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敬;孟亮;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A组)、45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抗-CCP抗体及RF测定,并对阳性率、灵敏度、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组抗-CPP抗体、RF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特异性明显高于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 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杨成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对380例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男、女大学生对豆类、乳类、蔬菜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比较相对不足;大学生能量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热能分配比基本合理。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心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路径选择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50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强化疼痛护理,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范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单纯肺结核的156例患者临床影像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血播发生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15例,其病变的累计了多个肺段约为69%,多个肺叶约为64%,而单纯肺结核组急性血播者58例,累积了多个肺段约为51.92%,多个肺叶约为38.4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形态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干酪性肺炎(属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极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性肺结核主要是腺泡结节和斑片的发病率较高,两组患者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病变较为广泛,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分布,其中浸润性病灶、肿块以及空洞的发病率较高。
作者:周江平;刘世潮;艾仁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