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从脾论治慢性心衰52例

许益业

关键词: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 慢性心衰, 从脾论治
摘要:目的: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从脾论治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2例住院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6%,有效率57.7%;对照组显效率30.7%,有效率46.2%,治疗组改善胃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减轻胸闷、气促、水肿等心衰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能够通过调补脾胃,去除水湿瘀阻功效,来有效的减轻胃肠道症状,从而改善心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直接决定患者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注重随访、综合应用各种检查及监测肿瘤标记物是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再次切除肿瘤是佳治疗途径。

    作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喉罩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目的:对喉罩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接收实施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气管导管麻醉;观察组34例患者实施喉罩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后、插管后3min和拔管后,其MAP和HR值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体动发生率为5.9%,对照组则为50.0%,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实施喉罩麻醉,不但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体动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以来应用质量控制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其相关的工作内容,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实施质量控制前的2009年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各项临床指数。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应用相关质量管理措施之后观察组在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的合格有了显著的改善,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能够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同时也是其不断得以改建的关键内容。

    作者:李艳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90后大学生已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流军,大学生是我国人才资源基础,其知识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本身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高校90后女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前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及处理策略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诱发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发生的200例不良反应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特点及处理策略。结果200例药品不良反应案例中新出现的40例,严重性35例,一般性165例,一般性不良反应率82.50%明显高于严重性不良反应率17.50%(P<0.05);注射给药不良率57.50%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共涉及14类156种药物,其中抗感染类药物构成比34.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种类(P<0.05);注意受累器官为皮肤及附件、胃肠道。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及给药种类有关,医院管理中要注重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俞江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进展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患者症状的消除更为有效,能够协同两种方法的优点,一方面相比于单纯的中医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加快疗效产生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西药剂量的摄入,避免患者因大量、长期的西药服用所产生的患者不适反应。中西医结合进行代谢类疾病治疗侧重的是辩证和辨病思想的有机结合,即由患者不同病情阶段情况来施以不同分型治疗方案。

    作者:许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治疗前后平均体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小于对照组(7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39±0.37)d,显著大于观察组退热时间(1.25±0.16)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例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例临床分析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感染后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其可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器官系统,并引起机会性感染疾病、肿瘤、甚至导致死亡等一系列综合症,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 HIV 主要存在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的广泛传播,住院患者中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人数量也在逐年上升[1],医护人员难免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而这些均是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2]。我院2013年3月确诊8例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例,确诊后不但患者得到专科治疗并减少其传播,医护人员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积极防护,避免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

    作者:孙伟红;安东善;邢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在自我生活中配合治疗。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例老年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根据老年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美多巴一年服药史的老年帕金森患者30例,给予加服甲钴胺、叶酸治疗半年,比较加服治疗前后的血浆 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 Webster得分。结果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Hcy水平为(14.53±5.21)mol/L,治疗后为(11.92±4.74)mol/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轻度者4例、中度24例、重度2例;明显进步者12例(40.00%),进步者16例(53.33%),稍有进步者2例(6.67%)。结论适当补充甲钴胺和叶酸可改善老年PD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经典抗帕金森治疗基础上的又一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发展

    本文通过对相关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从特殊针法、理疗、推拿按摩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针灸、推拿、理疗等外治疗法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概况,并提出今后在该病治疗需注意后期生活调护和功能锻炼的恢复。

    作者:付跃馨;秦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抽出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病例,仔细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有33例,伤残的病例有87例,变成植物人的有24例,而死亡的病例有16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4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且易漏诊,需给予积极救治同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采用亚低温治疗、加强护理和手卫生等临床措施。

    作者:王建华;陈绍平;卢荣加;侯建金;廖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2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与20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的情况。结果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并未明显增加产时及产后的风险及并发症。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它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危害,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第四大杀手,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出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快速蔓延的趋势;艾滋病带来的灾害是深重的,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董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探讨

    妇产科就诊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有诸多不便,受孕期间产生的紧张和焦虑也会造成较大的心理上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的工作太多用以及工作效果就会对就诊的妇产科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因此,在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和关怀,笔者将通过自己所在医院的近期病例,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者:陈祥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与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情况进行对比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对比,观察组在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成功率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要比传统手术治疗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宫腔镜手术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对252例子宫内膜病变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病人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回声及血流状态,并观察病变处血流阻力指数。结果与宫腔镜及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良性病变血流信号显示率低,血流阻力指数RI平均为(0.69±0.07),为低速高阻血流;内膜癌彩色血流信号丰富,血流阻力指数RI平均为(0.38±0.05),为高速低阻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高,并根据各自不同的声像图特点,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鉴别价值,对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通过对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姚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石家庄乡镇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石家庄乡镇居民关于高血压患病状况、健康知识、态度及致病因素,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藁城市增村镇20个自然村,对25岁以上农村常住人口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高血压知识得分及格率26.7%;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健康知识得分及格水平不高,应在广大农村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董书英;洪军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特征观察

    目的:分析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7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实施为期4年的随访发现,有14例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氏手术,无一例复发现象;有57例上颌窦真菌感染鼻内镜手术,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5.26%;有16例筛窦、蝶窦单发真菌感染鼻内镜手术,无一例复发现象。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鼻中带血等等,经鼻内镜手术是目前的常用方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是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氏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将上颌窦真菌清除干净,并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于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