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家蒙
目的:研究利培酮联用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68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用舍曲林的药物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单纯药物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并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情绪淡漠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利培酮联用舍曲林对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常常由于原本心功能差,手术打击大,并发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从而导致肾灌注不足,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而腹膜透析是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操作方便简单、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优点。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与水、电解质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的。对于心脏病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无疑是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措施。而进行腹膜透析,护理是否恰当,严重影响着腹膜透析患者以后的生存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掌握腹膜透析的护理,对于一名心脏外科的护士,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10年9月--2013年5月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均经腹膜透析痊愈,报道如下。
作者:罗良琴;刘惠;廖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科室检验的不合格血样30份和检验科采集的合格学样30份,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10项生化指标和正常标本测得值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高于或者低于正常值,酶类、电解质和胆红素影响大。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指标项目有干扰,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避免标本溶血发生,减少生化检验误差,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汉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臭氧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选择臭氧液治疗,对照组24例选择传统的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26例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的总有效率(70.8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臭氧液,可提高总有效率,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风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风的特点是三快“即起病快、病情发展快、死亡快”。经救治幸存后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及功能障碍,因此,做好高质量的护理同抢救成功与否甚为密切。
作者:吕梅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冰冻后的纸尿裤用于高热的新生儿的效果。方法取一次性普通合格纸尿裤注入一定量的水(小号100毫升、中号200毫升),放置于-18℃的冰箱急冻室3小时左右使纸尿裤达到霜水状,将纸尿裤置于高热新生儿头下监测不同时效患儿温度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患儿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作者:何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胎儿的畸形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与筛查胎儿的畸形情况。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共确诊为胎儿畸形的例数共有14例,占总人数的1.75%。分娩与引产结果显示本组800例孕妇,有16例产出畸形儿,占总人数的2.00%。通过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87.50%。结论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于降低胎儿的出生缺陷率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80名婴幼儿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为未参加严格的儿童保健的婴幼儿,观察组为参加严格的儿童保健的婴幼儿。比较两组儿童的体格状况以及发育商情况。结果两组儿童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训练前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发育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茂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老年人由于冠状血管老化,心脏储备力逐渐减低,加之有害的心室壁张力增加,心肌顺应性差,一旦发生心内或心外或新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心力衰竭,特别是单纯左心衰,临床上一般无水肿,常因咳嗽有痰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因而延误诊断。
作者:赵震红;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就当前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作者:程爱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药茶饮用已成为一种时尚,药店、超市也都有卖,涌现出罐装茶、颗粒茶、袋泡茶等多种形式。老中医提醒,药茶饮用有讲究,也需辨证论治,不同年龄不同体质服用不同药茶,同一体质在不同时节要饮用不同的药茶。我院名老中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福州地区气候特点,每年也都为广大市民推出多款药茶。笔者今以我院药茶为例,谈谈中医辩证喝药茶。
作者:林娟;林兰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林低分子肝素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比较。方法将6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使用基本方法阿司匹林肠溶剂进行治疗,实验组辅助以氯吡格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但同等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剂。两周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1%对照组有效率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得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福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研究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来20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了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检查的区别。
作者:曹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过去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多数采用的是一种叫做针对角膜缘进行大切口晶状体的捞出术治疗。这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虽然是针对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但是在手术之后十分不利于恢复原本的视力,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长。此外,角膜缘大切口晶状体在治疗之后容易引发其他症状。因此,近些年来,医学界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小切口的晶状体手术治疗中。自从加强对小切口的晶状体治疗的研究,这种治疗方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并应用到实际的治疗中,主要是针对于晶状体脱位的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将会大力发展该治疗方式。
作者:邱祖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于肺部疾病而言,在其影像学表现中,空洞较为常见,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在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较为困难。而周围型肺癌可并发空洞,属于常见恶性肿瘤。本文对空洞定义,空洞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周围型肺癌空洞进行了分析,即其CT诊断,鉴别诊断。并分析了诊断肺部空洞性病变时,多层螺旋CT的应用。
作者:秦风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李施德林漱口液对接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56例16-22岁正在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患者,随机两组,每组78人,向所有实验对象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刷牙指导,实验组使用李施德林漱口液漱口,对照组不使用。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检测牙周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GI),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初诊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实验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李施德林漱口液能有效防治牙龈炎,改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作者:雷劲;蔡树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的中性治疗的基础上再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作以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除了16例无治疗效果外,其余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状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传统的中性治疗和服用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据有优势,效果比较明显,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本研究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针剂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接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尔硫卓粉针剂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地尔硫卓粉针剂可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荣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合理应用-治愈疾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不当-可使病人遭受其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药品质量问题。下面以我院儿科为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如下:1指征不明确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有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有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者: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出院患者治愈为85例(55.6%),好转为52例(34.0%),16例无效(10.4%)。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综合护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必不可少。
作者:李利敏;郭艳;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