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敏;郭艳;白洁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感染后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其可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器官系统,并引起机会性感染疾病、肿瘤、甚至导致死亡等一系列综合症,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 HIV 主要存在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的广泛传播,住院患者中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人数量也在逐年上升[1],医护人员难免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而这些均是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2]。我院2013年3月确诊8例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例,确诊后不但患者得到专科治疗并减少其传播,医护人员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积极防护,避免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
作者:孙伟红;安东善;邢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临床中应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SBP、DBP、UAER及 GFR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BP、DBP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UAER、GF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临床中应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唐黎欣;杨红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老年人由于冠状血管老化,心脏储备力逐渐减低,加之有害的心室壁张力增加,心肌顺应性差,一旦发生心内或心外或新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心力衰竭,特别是单纯左心衰,临床上一般无水肿,常因咳嗽有痰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因而延误诊断。
作者:赵震红;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卒中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质量降低,出现烦燥、抑郁、绝望等心理变化[1]。此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直接影响他与医院治疗,护理的配合,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现代护理观出发,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护理的影响,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健康,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作者:李德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心电图的特征。结果接受检测的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35例存在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及所占比例:心动过速24例(66.7%)、V1-3导联T波倒置8例(22.2%)、V4和Ⅲ导联T波倒置17例(47.2%)、肺性P波5例(13.9%)、顺时钟向转位10例(27.8%)。结论应用心电图检测,检测的方法较为简单,重复性比较强,诊断较快,在得出结论时,较为容易,便于掌握肺栓塞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50例 ASAI-II 级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颈丛阻滞操作和注药,A为0.2%罗哌卡因20ml,B为0.375%罗哌卡因20ml,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手术结束时能抬头的患者数,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0.2%罗哌卡因阻滞程度较弱,受阻滞的时间较短,能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多发生在体检高峰期中,在护理技术操作上呈现,在体检流程中体现,在漏检情况中体现等。结论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增强体检中心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进而减少出现护患纠纷。
作者:张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因频繁瞬目就诊的3-14岁儿童386例,详细询问病史、生活习惯,检查视力、眼位,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行角膜荧光染色,泪液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视力低下患儿散瞳验光,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86例频繁瞬目的患儿,经对症治疗、心里调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患有眼表疾病的235例,其中包括沙眼、滤泡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结膜炎186例,睑缘炎、内翻倒睫、等眼睑疾病39例,点状角膜炎10例,治疗后瞬目症状逐渐缓解。各种屈光不正192例,同时合并眼表疾病的45例,经矫正屈光不正及相应治疗后瞬目症状很快缓解183例,9例症状减轻。20例与神经功能系统有关。结论儿童频繁瞬目的原因很多,其中眼表疾病及屈光不正是频繁瞬目的主要原因,只要认真细致的检查及正确的治疗,均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金晖;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求医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实习生初次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纠纷高发阶段。作者对本院2010年至2012年发生的23例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和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廖桂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42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据PH检测结果分为A、B、C三组,A组轻度(PH7.3-7.34)15例,采用A治疗方案治疗;B组中度(7.3-7.25)11例,先用 A治疗方案之后选择B方案;C组重度(PH小于7.25)16例,先选择B治疗方案之后选用C方案,其中2例使用了D和E方案。结果 A、B、C三组经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几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泽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34例患者,同期选择11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的同型半光氨酸( Hcy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胱抑素C(CysC)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联合检测同型半光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其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桂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肝炎并发低血糖,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2010--2012年住院的22例慢性肝炎伴发低血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22例慢性肝炎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男性患者14,女性患者8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分型标准,排除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4例, B级6例,C级12例。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PICC临床应用中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钢针或留置针输液,观察组行PICC。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2例1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96.30%,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PICC可有效缓解病痛,帮助治疗效果提升,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控制到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昌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工作是基层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展、护理水平提高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本院的医疗管理效率,积极转变传统医疗管理模式,近些年本院根据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对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整,显著提升了本院整体管理水平,为缓解日趋严重的医患纠纷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和尝试,已经掌握一定的经验,现将相关经验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于福玲;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生化检验,是当前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判定病情发展与预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工具,然而,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医疗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院的检验设备越来越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准度,并且由于校准质量的提升与检测方法学的完善,也有效提升了分析的正确性。但是,临床医生与检验人员在分析过程中,依然会忽略一些影响因素。鉴于此,文章将从生理、饮食、药物以及标本采集等方面,分析其对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作者:羊艺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控制感染采取的措施与护理管理在预防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间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均开展控制感染结合护理管理,观察效果。结果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共120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刀口感染仅为7例,仅占患者的0.58%,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相应的对策与护理管理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具有极高的干预作用,值得在医学界中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经盆腔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已成为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可明显缩小宫颈癌病灶,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和亚临床播散率。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对2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前介入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芳;陈黎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对35例直肠癌患者总结分析。结果直肠癌早期大便隐血、排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及粘液性异常便等应高度重视,能提高直肠癌早期诊断率。结论提高时直肠癌的认识水平,临床上予以重视。对可能伴发的疾病要考虑到,及时作相关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可提高早期诊断率,防止误诊误治。
作者:朱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佳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2012年我院加入临床路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与2010年对照组患者临床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占比、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五个方面,评价基层医院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路径实施后的临床获益。
作者:王兆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