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婷
炎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发病中居重要地位,炎症反应贯穿于病程的各个阶段,在COPD的早期,肺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已启动。肺局部炎症通过IL-6、IL-1 b、TNFa等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氧化剂等介质随血液“播散”至全身,因此除肺局部炎症导致大气道粘液分泌增加,小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进行性加重的呼吸道病变外,反映在肺外的全身性炎症亦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启华;王改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1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实验中,51例患者CT检出率为100.0%;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2.55%,N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52.94%。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三期扫描对于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燕;王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其临床治疗进行初步总结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196例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以及其临床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19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12小时内诊断明确者152例(77.55%),24小时内诊断明确者178例(90.82%)。中毒致昏迷者多,共77例(有机磷中毒35例、一氧化碳中毒6例,镇静剂中毒12例、酒精中毒24例),占39.28%,其次为脑血管意外致昏迷者,共63例(脑出血32例、脑梗死30例、脑肿瘤1例),占32.14%,此外,低血糖昏迷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各12例,各占6.12%,中暑及溺水者各14例(7.14%),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各2例。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只有及时、准确的明确诊断才能有效的进行急救,保护好患者的重要脏器,从而提高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玉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土霉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确定溶出时间及限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XC第二法,采用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土霉素的加样回收率为96.9%,RSD为0.12%(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郝建明;杨克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病率及发病特点。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病有着非常大的发病几率,达到7.9%。结论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治疗方法进行合理选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发病率。
作者:肖夏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的临床消毒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科采取根管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即使用甲酚醛或樟脑酚组与观察组即使用氢氧化钙组,对比分析两组封药1周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使用氢氧化钙的观察组,患者在封药1周内发生疼痛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牙髓病患者采取根管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消毒,可以有效降低并预防疼痛发生。
作者:朱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患者实施休克快速反应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休克患者,对其实施快速反应的流程:①设立休克快速反应的流程;②增强分诊护士快速评估休克患者病情的能力;③对护士进行休克快速反应的培训,增加抢救的机会。结果200例患者,其中在15min内抢救成功为178例,30至60min抢救入院为102例。对护士开展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8.0%。护士能够准确的掌握急诊休克抢救的流程,分诊以及抢救的时间减少,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急诊护士需要对分诊学科加强重视,准确的掌握休克各阶段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休克抢救的流程,提高抢救的质量。
作者:张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09例上腹痛患儿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9例上腹痛患儿,对患儿进行胃镜检查、Hp(幽门螺旋菌)检测及病理检测,分析消化道疾病与Hp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09例患儿中,十二指肠炎15例,浅表性胃炎52例,消化性溃疡14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21例,食道炎3例。 Hp感染率31.2%,疾病检出率96.3%,Hp感染患儿的病理检测结果表现为组织明显损伤,两者为正比关系。结论上腹痛患儿多为消化道疾病,Hp感染率越大,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患儿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8名急性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咪达唑仑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含量和动静脉血氧含量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术后1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含量和动静脉血氧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咪达唑仑组患者,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改善患者血压、改善脑氧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革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抗凝血血浆与不抗凝血红细胞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采集400例抗凝血与不抗凝血各1管,用盐水试管法进行 ABO正、反血型鉴定。结果400例不抗凝血的红细胞做正定型,镜下有3例出现凝集,占0.75%(3/400);抗凝血血浆做反定型,有185例出现缗钱状凝集,占46.25%(185/400)。结论抗凝血血浆对ABO反定型的影响显著,不抗凝血红细胞对ABO正定型有影响。因此,选择用抗凝血的红细胞做正定型,不抗凝血的血清做反定型,实验结果准确度更高。
作者:李时章;张小广;陈彦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出血5-10ml。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经 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72例(97.2%),显效2例(2.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的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鉴别斑块的稳定与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有关因素,使不稳定性斑块向稳定性转变,是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方法。从生物工程学角度来看,脂核表面的纤维帽越厚,斑块周围应变越小,斑块较稳定;脂核越大,应变越大,较易破裂,狭窄的程度对斑块的应变影响较小。近年来,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1]。
作者:牛慧敏;薛红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感染后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其可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器官系统,并引起机会性感染疾病、肿瘤、甚至导致死亡等一系列综合症,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 HIV 主要存在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的广泛传播,住院患者中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人数量也在逐年上升[1],医护人员难免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而这些均是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2]。我院2013年3月确诊8例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例,确诊后不但患者得到专科治疗并减少其传播,医护人员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积极防护,避免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
作者:孙伟红;安东善;邢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维护健康、自我保健意识日趋增强。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受到广泛重视,通过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和防病治病知识,教育人们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对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疾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传统理论与健康教育的内涵本质一致,因此,中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陆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超声检查患者肝胆组织,术中在腹腔镜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肝胆肿块切除。结果6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检查,明确肝管走向指导手术。其中14例行囊肿开窗手术,17例行肝穿刺活检术,10例行肝肿块切除手术,11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在腹腔镜超声的辅助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腹腔镜超声具有定位准确、利用率高的特点,值得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合贝尔江·力提甫;克比尔江·力提甫江;艾力·毛拉依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合理应用-治愈疾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不当-可使病人遭受其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药品质量问题。下面以我院儿科为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如下:1指征不明确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有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有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者: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合芒硝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用逍遥散加减内服合芒硝外用治疗。结果治愈25例,显效3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逍遥散加减合芒硝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平;刘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2例Ⅲ-Ⅳ卵巢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治疗。首先对患者采取两个疗程的静脉化疗,然后对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治疗。期间注意跟踪观察疗效、化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并通过适当护理减少术后出血以及残留、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结果化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8.0%(37/42),胸腹水控制有效率85.6%(24/28)。出现Ⅲ级胃肠反应为14.3%(6/42)以及骨髓抑制为16.6%(7/42)。化疗后不存在明显的副作用,术后患者进行过全子宫、大网膜、阑尾等的切除和淋巴清的清理。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化疗手术再化疗的方法对于患者生命的延期产生了不错的疗效,且其副作用小,可以广泛运用于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
作者:班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早期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93.33%>76.67%),P<0.05。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剂后均得到缓解并消失。所有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患者平滑肌的细胞增殖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峰;陈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用于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吸痰护理。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参数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肺吸痰法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尹丽杰;刘颖;赵英莉;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