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分析

于革文

关键词:丙泊酚, 咪达唑仑, 急性脑出血, 手术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8名急性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咪达唑仑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含量和动静脉血氧含量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术后1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含量和动静脉血氧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咪达唑仑组患者,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改善患者血压、改善脑氧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B超检查与心电图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48例由于心脏性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对比分析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方法选取于2003年12月---2012年10月的入院接受检查的48例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区别。结果 B超一次性心脏检查出现的阳性率高于心电图出现的。但是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适合将两者联合使用,优缺互补。结论对于心脏性疾病的检查,适合将 B 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合起来,是为适合的方法,值得临床实验和推广,对于将来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新舂;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推拿配合刮痧治疗6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推拿配合刮痧在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膏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线8例,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刮痧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较好,能促进组织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笃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药物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合理应用-治愈疾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不当-可使病人遭受其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药品质量问题。下面以我院儿科为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如下:1指征不明确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有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有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者: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褥期死亡率。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后出血的36例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产褥期出血临床较常见,出现率为2.2%,产褥期出血的常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分娩方式的选择与产褥期出血密切相关;36例患者中临床常规治疗后,疗效显著24例,有效率为66.7%。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及定期产检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早发现并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挽救产妇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飞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进展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患者症状的消除更为有效,能够协同两种方法的优点,一方面相比于单纯的中医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加快疗效产生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西药剂量的摄入,避免患者因大量、长期的西药服用所产生的患者不适反应。中西医结合进行代谢类疾病治疗侧重的是辩证和辨病思想的有机结合,即由患者不同病情阶段情况来施以不同分型治疗方案。

    作者:许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化疗联合同步放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化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TNM分期,检测肿瘤内分泌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①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M分期情况优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内分泌指标VEGFA、VEGFB低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NK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有助于降低肿瘤分期、改善肿瘤内分泌指标,但是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临床应用时加强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

    作者:高广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赫赛汀联合化疗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均为 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人为分为2组,1组14例和2组12例。1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即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组在1组的基础上给予赫赛汀初始剂量4mg/kg静脉滴注,之后2mg/kg,每周1次,连续使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毒副反应、Her-2表达强度与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12例患者治疗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C)1例,进展(PD)2例,有效率(CR+PR)为75%。而单独使用多西他赛对照组1中CR有2例,PR4例,NC3例,PD5例有效率仅为42.8%。结论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12例疗效显著,近期缓解率与Her-2表达状况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锐华;王建杰;王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反应曲线应用研究

    目的:在临床上进行相关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对标准品和试剂空白以及临床标本、质控品等进行测试时所出现的异常反应曲线和正常反应曲线进行研究,同时对产生的异常反应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反应曲线能够有效地反应出临床患者和试剂变质以及不稳定标本测试结果所呈现的异常情况。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反应曲线,其能够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同时还能够快速地发现产生异常结果的原因。

    作者:黄劲松;刘长青;吕瑞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中药、针灸、理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结果病人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94.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晶;张雨;张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食管癌手术中使用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的手术方式完全杜绝手术之后出现口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食管癌病患,全部进行左侧开胸,食管胃吻合使用统一标准的吻合方式,也就是吻合位在高位胸顶处。吻合口全部为机械吻合,然后使用无损伤线不连续的进行强化缝合一周;两边的胃壁悬挂在胸膜减张。吻合口前端部位胸膜覆盖再次执行减张。结果全部入选病患没有一例发生口瘘情况,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膜减张覆盖的方式,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对吻合口存在多方面的保护操作,能够明显防止口瘘出现,而且操作方法效率高易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成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欣母沛这种药物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产后出血的97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49例,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对照组有48例,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结论对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欣母沛这种药物的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显著的效果。

    作者:陈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辩证喝药茶

    近年来,药茶饮用已成为一种时尚,药店、超市也都有卖,涌现出罐装茶、颗粒茶、袋泡茶等多种形式。老中医提醒,药茶饮用有讲究,也需辨证论治,不同年龄不同体质服用不同药茶,同一体质在不同时节要饮用不同的药茶。我院名老中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福州地区气候特点,每年也都为广大市民推出多款药茶。笔者今以我院药茶为例,谈谈中医辩证喝药茶。

    作者:林娟;林兰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外孕患者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又称作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的发病率高,各个年龄段的生育期妇女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救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高效的护理是患者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的关键。我院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体会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对象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暴力行为事件时有发生。病房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会给病房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和防止暴力行为事件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如何防治牙周炎

    结合临床实际,叙述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特征、危害及预防和治疗。

    作者:汤立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通过对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姚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问题,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少儿患者共88名,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干预,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展开评估,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焦虑、抵触等负面心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及家长心理问题,帮助优化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乳腺CR与DR在《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项目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CR和DR在《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项目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参加此次百万妇女乳腺普查的妇女进行筛查,选择其中的1000例妇女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0例;对照组:对妇女采用移动式数字化 X 线摄影(DR)进行检查;试验组:对妇女采用数字化CR乳腺摄影检查。结果试验组检测出乳腺异常患者为421例,检出率为84.2%;对照组检测出乳腺异常患者为218例,检出率为43.6%;此外,试验组拍摄的图像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采用乳腺DR摄影,能够显著地提高图像的质量,提高诊断的效果。并且减少废片的产生,避免再次拍摄,对人类的辐射比较少,有效地保护了妇女的身体健康。采用乳腺 DR进行普查,能够提高检出几率,进而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王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内环形节育器异位至膀胱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3岁,主因尿频6+月,尿失禁10+天,发现环异位1天入院。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后不尽感,偶有下腹部不适,无发热、血尿及尿痛,无腰腹部疼痛及放射痛,于当地医院予以口服“消炎药”治疗症状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未予特殊处理,近来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增加,10+天前突然出现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予以抗生素静点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1天前查尿常规示:红细胞3+,白细胞1+,查妇科彩超未见异常;泌尿系彩超示:膀胱内异物,考虑环形节育器,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进一步查盆腔CT示:膀胱子宫间节育环影(见图1),以“环形节育器异位膀胱”收入院。既往宫内节育器避孕35年,至今未取出。妇科情况:已婚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及宫体萎缩,表面光滑,质软,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入院后进一步查膀胱镜示:膀胱内可见环形节育环,与膀胱壁未粘连,直径约2cm,完整,表面可见黄褐色结石附着,节育环随体位改变而活动,膀胱未见瘘口,两输尿管口清晰,喷尿正常,局部膀胱粘膜红肿(见图2)。结合患者35年前曾于产后放置宫内节育环情况,临床诊断为宫内环形节育器异位膀胱,病情分析:环形节育器游离于膀胱,节育器完整、未见锈蚀、韧性良好,膀胱壁完整无瘘口,两输尿管口未见异常,予以经尿道应用膀胱镜置入异物钳顺利夹出节育环:环形不锈钢金属节育器,直径约2cm,未锈蚀,表面有结石附着(见图3)。尿道未见损伤,向患者交代节育环表面脱落结石可自行排出,建议多饮水,予以保留导尿管7天,恢复顺利,治愈出院。3个月复查膀胱镜示膀胱壁光滑,嘱定期复查。

    作者:胡月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26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