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英
目的:对比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手术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病例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在术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作者:项兆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充血、无水肿。术后病理检查,在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红细胞和炎细胞。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无复发病例,治愈率达100%。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避免病情复发;并且在剖宫产术中应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2012年我院加入临床路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与2010年对照组患者临床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占比、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五个方面,评价基层医院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路径实施后的临床获益。
作者:王兆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除了实验人员之外,仪器和试剂的管理就是医学实验室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如何做好医学实验室的试剂和仪器的管理。
作者:李秀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就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院共做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100例,100例产妇根据子宫肌瘤的特点、数目、位置来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2例位于子宫下段肌瘤的产妇,首先将肌瘤进行剥除,而后再将下段肌层沿肌瘤瘤腔进行切开,将胎儿分娩出来;其余98例患者在分娩出胎儿后,再缝合下段,后再进行肌瘤剔除术。结果本组资料中100例产妇的手术均获得成功,子宫复旧良好,术中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输尿管、肠管和膀胱等邻近脏器损伤,术后没有发生1例切口裂开、产褥感染、大出血的并发症,平均住院7天,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产妇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无恶变。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能够防止患者进行二次手术,且利于子宫复旧,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作者:谢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肝包虫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肝包虫的并发症及手术方法。结果肝包虫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仍然末明显减少。结论根据肝包虫的位置、大小、包虫的多少而决定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阿布力克木·吾甫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针对中药日常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做一些简单分析和建议,目的是使中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中药事业健康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作者:王成利;李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现状,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详细统计了我省各级卫生监督稽查科人员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构成情况以及稽查工作开展情况。结果调查发现我省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存在稽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稽查文书使用率很低等问题。结论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加强稽查人员队伍建设等途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耿继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他们的一些检查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临床表现及血象存在差异性,但所有患者均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患者中贫血患者有6例;出血患者有2例;1例患者以溶血性贫血,2例患者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血小板减少者,1例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结论以血液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就诊时医生要特别注意,要加强SLE疾病相关指标检查,从而减少临床误诊率。
作者:王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合理应用-治愈疾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不当-可使病人遭受其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药品质量问题。下面以我院儿科为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如下:1指征不明确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有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有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者: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结合临床实际,叙述牙周炎的临床表现、特征、危害及预防和治疗。
作者:汤立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0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n=200),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系统健康教育,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实施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健康教育前及同期对照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糖控制达标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42%),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是配合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更高,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 ADL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梗死患者在急诊期采取高压氧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对患者生活治疗进行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王秋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褥期死亡率。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后出血的36例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产褥期出血临床较常见,出现率为2.2%,产褥期出血的常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分娩方式的选择与产褥期出血密切相关;36例患者中临床常规治疗后,疗效显著24例,有效率为66.7%。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及定期产检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早发现并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挽救产妇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飞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我院心内科临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时所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注射部位疼痛、瘀斑、血肿及出血等进行分析。认为合理地选择注射部位、采用正确的方法注射、按压时间方法,细致的病情观察,可有效地预防及处理低分子量肝素钙在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作者:董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简单分析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因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2010年3月,我们门诊预约同时收治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患者3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例。骨折部位:胫骨中上1/3骨折1例,中下1/3骨折2例,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骨髓炎病灶行采用病灶清创、内固定拆除、灌洗引流、取髂植骨、减张缝合创面等治疗,效果较好。结果经采用病灶清创、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取髂植骨、减张缝合创面等治疗,骨髓炎均得到控制,平均治疗28天。追踪2年无复发。结论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因素较多,应当早期发现,早期处置,待骨折基本稳定,及时拆除内固定,行病灶清创、灌洗引流,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等治疗。如清创扩创后创面较大可行减张缝合或旋转皮瓣、筋膜蒂瓣覆盖创面。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150mg顿服,次日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肉注射,2周内观察,定期测血><β-HCG值及超声监测包快改变情况。结果30例异位妊娠病例,25例获得成功。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
作者:张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992年--1994年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硅胶棒,以下简称埋植剂)在育龄妇女中的广泛应用,因使用期满及其他原因而需取出者增多。由于埋植对象的体质、埋植深浅不一及位置偏移等原因,常规采用蚊式血管钳取埋植剂,存在埋植剂折断率高及取出时间长的问题。笔者于2005年3月--2011年8月采用直视钳穿输精管绝育术的方法及器械用于皮下埋植剂取出术,发现具有简单、方便、快捷、折断率低、受术者痛苦少、取出成功率高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并观察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以2011年8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 I组患者使用氯沙坦治疗,II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I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II组患者,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2.2%,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氯沙坦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铁军;常连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