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玉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合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药物起效时间,及患者的清醒时间、麻醉的恢复时间和镇痛药物的应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H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AP变化较大,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后尤为明显(P<0.05);观察组在药物起效时间、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时间、麻醉药恢复时间和镇痛药应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因其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庆斌;侯凯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83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凝血指标可以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发现早期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和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00---2010年320例住院患者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析。结果心脏衰竭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引起心脏疾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高血压。药物治疗心脏衰竭仍与利尿剂,硝酸盐和洋地黄作为主要用药成分,洋地黄使用率有所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和醛固酮拮抗剂呈上升趋势。改善率逐渐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率下降明显。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演变在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病人身体上开始演变的,住院治疗的主要起因是冠状心脏病造成的,药物仍然是一些比较传统的药物作为主导,并且血管紧张素以及B受体阻滞剂在传统医疗上的用途显著增加。
作者:许乔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越来越高,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设计分级医疗制度、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公立医改提供思路。
作者:刘斌;裴庆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经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115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分别予活检胃窦组织快速尿素酶法及14 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对比两组 Hp 感染情况。结果115例 GERD组 Hp 感染率为37.39%,90例对照组Hp感染率为62.22%,GERD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艳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胎儿产前筛查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总计接待3000余例产前筛查孕妇,超声检查胎儿的头面、颈部、脊柱、胸腹、四肢结构及羊水与胎盘等,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000余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其中检出胎儿畸形49例,检出率接近1.5%。在49例畸形胎儿中,包括神经系统畸形20例、唇腭裂8例、心血管系统畸形8例、泌尿系统畸形5例、四肢畸形4例、消化道畸形与胎盘异常各1例。结论胎儿产前筛查采用超声检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有着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及安全可靠等优势,其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很高,值得借鉴。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近期做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名肥胖患者,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实验组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药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的苏醒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可明显提高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吉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伟连;苏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就当前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作者:程爱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6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临床的有效护理与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的有效护理与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王秀燕;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患者症状的消除更为有效,能够协同两种方法的优点,一方面相比于单纯的中医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加快疗效产生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西药剂量的摄入,避免患者因大量、长期的西药服用所产生的患者不适反应。中西医结合进行代谢类疾病治疗侧重的是辩证和辨病思想的有机结合,即由患者不同病情阶段情况来施以不同分型治疗方案。
作者:许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血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以此为PCOS的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32例卵巢形态正常的健康妇女和30例PCOS患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她们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INH-B、PRL、A2、IGF-I、LH、T水平均比对照组高。结论 PCOS患者FSH分泌低于LH,LH可使卵泡膜细胞分泌过多的雄激素,PCOS的发生对 IGF-I、INH-B、DHEAS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作者:郭志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增强对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控制诱因的认识。方法分析98例肝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所起的作用。结果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肝性脑病、低钠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高血容量至脑水肿、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结论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较复杂,病死率高;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时去除有关诱发因素可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有效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3位腰椎骨折患者,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A级有0例,B级有1例,C级的有5例,D级的有15例,E级的有22例。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得到改善,基本获得1-2级恢复。同时随访观察各位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椎体高度基本恢复。结论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脊髓功能。
作者:刘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或锥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20min,出血5-10ml。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经 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一次性成功治愈72例(97.2%),显效2例(2.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对儿童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厚朴排气合剂,对照组予服胃蛋白酶合剂。24小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消除腹胀,促进大便排出有明显疗效。
作者:鲁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烧伤膏对于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烧烫伤患者共100例,其中I度烧伤30例,II度烧伤40例,III度烧伤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烧伤膏进行外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于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以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情况。结果本文100例患者中,显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可得,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72.0±4.8)分,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采用烧伤膏对烧烫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预后情况良好。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以改善烧烫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
作者:武志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胃癌的病死率及发病率极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1]治疗胃癌的一般方法为手术治疗,且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对治疗胃癌方法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且实施于临床。微创与D2根治术均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坚持手术结合化疗的方法也经临床践行证明其可行性及优越性。[2]下面对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出以下综述。
作者:黄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9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和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手术后回盲肠代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全胃切除手术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回盲肠代胃术,观察代胃的容量、营养状况、排空时间等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代胃容量300-400ml,排空时间为158-180min,平均(167.8±5.1)min;术后3例患者进食后出现腹胀,2例出现哽噎感,3例出现轻度肠粘连。结论回盲肠代胃术能维持患者的正常消化功能,无严重性不良反应,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胃肠道重建方案,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善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