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施德林漱口液改善固定矫治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观察

雷劲;蔡树玉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 李施德林漱口液, 牙龈炎, 菌斑指数
摘要:目的:观察李施德林漱口液对接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56例16-22岁正在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患者,随机两组,每组78人,向所有实验对象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刷牙指导,实验组使用李施德林漱口液漱口,对照组不使用。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检测牙周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GI),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初诊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实验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李施德林漱口液能有效防治牙龈炎,改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中常见有害微生物的常规检验方法分析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食品中含有着多种有害微生物,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但是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检验周期长、效果低,因此需要将高新的技术应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检验中,提高食品检验的效果。本文笔者分析了检验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常规方法,目的是为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小东;欧雁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它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危害,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第四大杀手,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出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快速蔓延的趋势;艾滋病带来的灾害是深重的,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董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10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2克(或遵医嘱)一日一次,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5ml一日二次(或遵医嘱),为治疗组(55例);另一组单用蓝芩口服液注射液5ml一日二次(或遵医嘱),为对照组(56例),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改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用蓝芩口服液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蓝芩口服液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

    作者:李世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氧气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3例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讨论氧气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4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采用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进行氧气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1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无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亢理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关联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患,通过彩超对其颈部动脉后壁进行检测,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则对斑块成形情况进行分析;另外,设立80例未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对照组。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患的颈部动脉后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斑块出现概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患病组的斑块在颈动脉分叉处为常见,但这一点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几率显著高于非患病患者,另外,彩超检测的技术使得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判断与分析变得更加直观和便捷。

    作者:赵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儿童疫苗接种后检测两对半的结果讨论

    目的:对儿童接种疫苗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中心行疫苗接种后的1-10岁儿童630例,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查,并检测其乙肝两对半,方法为金标快速免疫层析法。结果630例儿童疫苗接种后两对半的检测中,抗 HBs 阳性儿童占77.14%,抗-HBc阳性儿童占2.54%。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HBsAg儿童占2.38%,其余均为阴性。且1-3岁中无HBsAg阳性儿童,产生抗体的百分率较高。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降低人群HBsAg阳性效果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血清抗-HBs抗体阳性率逐渐减弱或出现疫苗接种免疫低应答,积极普及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

    作者:丰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的经验讨论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讨论。方法3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三孔法。结果35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患者温氏孔放置引流管,无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病例。结论规范腹腔镜操作技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储平坤;王澄;张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在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内瘘穿刺针凝血的作用。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密闭式回血组50例,实验组为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内瘘针堵塞、内瘘失功、穿刺处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内瘘失功、穿刺处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内瘘针凝血堵塞发生率比较,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组明显低于密闭式回血组,( P<0.05)。结论使用注射器半密闭式回血法能降低内瘘针凝血,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护士操作风险。

    作者:王晓影;万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针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均给予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对出现对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及宫腔积液等并发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此组患者实施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宫颈癌原发病灶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及时、细致以及全程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何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实施人性化服务在医院管理中的思考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充分理解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并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渗透到医院管理中,对医院推行人性化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实行人性化服务,医院管理的质量显著提高,而且患者的服务满意度也不断提升,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医院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效果显著,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胡彩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儿科住院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则较对照组短。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儿科患儿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其的临床恢复。

    作者:邓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凝血功能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83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凝血指标可以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发现早期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和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脑卒中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质量降低,出现烦燥、抑郁、绝望等心理变化[1]。此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直接影响他与医院治疗,护理的配合,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现代护理观出发,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护理的影响,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健康,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作者:李德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巨大肝血管瘤非血管介入治疗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以右上腹部饱胀感6个月入院。体检:右上腹略膨隆,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前肋间、肝下界右锁骨中线季肋缘下两横指,肝表面欠光整、无压痛。 CT 平扫:肝脏形态、比例失调,肝脏可见一约12×10×11cm3、轮廓清晰、边缘光整、包膜完整、密度一致的低密度病灶,肝组织受压缩小,CT增强:病灶动脉期周边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大部分强化、静脉期廓清明显延迟;CT诊断:巨大肝血管瘤,CT下活检:病灶内抽出暗红色血液,未检到实质性组织。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5umol/L,临床诊断:巨大肝血管瘤。首先选择经血管技术治疗,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造影:肝右动脉及分支呈巨大抱球状,未见典型肝血管瘤葡萄样征象,据此考虑该病灶为非完全动脉供血;改为经皮经肝病灶穿刺非血管技术,CT 导引下,多角度、多方位穿刺病灶,边穿刺边注药,尽可能使药物均匀弥散地注入病灶内;由于病灶巨大,治疗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7天,每次治疗前复查肝肾功能,每次注射药物:平阳酶素8mg+碘化油10ml。结果:术后六个月复查,肝CT:病灶明显缩小,约为:2.0×3.0×2.0cm3,药物浓聚,被压缩的肝组织体积基本恢复,化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7.0umol/L,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

    作者:高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法。方法对我院从200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的经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12 s例为足月剖宫产,2例为中期妊娠剖宫取胎。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15年。结论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以诊断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在胎儿的畸形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与筛查胎儿的畸形情况。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共确诊为胎儿畸形的例数共有14例,占总人数的1.75%。分娩与引产结果显示本组800例孕妇,有16例产出畸形儿,占总人数的2.00%。通过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87.50%。结论在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应用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于降低胎儿的出生缺陷率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药理机制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于头孢美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议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

    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探讨其控制对策,以减少或消除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生化检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李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衰竭患者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分析

    目的:增强对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控制诱因的认识。方法分析98例肝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所起的作用。结果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肝性脑病、低钠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高血容量至脑水肿、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结论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较复杂,病死率高;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时去除有关诱发因素可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有效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欣母沛在预防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欣母沛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患者120例,预防性欣母沛肌注62例,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者58例,两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欣母沛组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8.06%;联合用药组14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24.14%。结论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徐忠声;张晶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