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大肝血管瘤非血管介入治疗一例

高尚

关键词:巨大肝血管瘤, 非血管介入治疗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以右上腹部饱胀感6个月入院。体检:右上腹略膨隆,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前肋间、肝下界右锁骨中线季肋缘下两横指,肝表面欠光整、无压痛。 CT 平扫:肝脏形态、比例失调,肝脏可见一约12×10×11cm3、轮廓清晰、边缘光整、包膜完整、密度一致的低密度病灶,肝组织受压缩小,CT增强:病灶动脉期周边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大部分强化、静脉期廓清明显延迟;CT诊断:巨大肝血管瘤,CT下活检:病灶内抽出暗红色血液,未检到实质性组织。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5umol/L,临床诊断:巨大肝血管瘤。首先选择经血管技术治疗,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造影:肝右动脉及分支呈巨大抱球状,未见典型肝血管瘤葡萄样征象,据此考虑该病灶为非完全动脉供血;改为经皮经肝病灶穿刺非血管技术,CT 导引下,多角度、多方位穿刺病灶,边穿刺边注药,尽可能使药物均匀弥散地注入病灶内;由于病灶巨大,治疗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7天,每次治疗前复查肝肾功能,每次注射药物:平阳酶素8mg+碘化油10ml。结果:术后六个月复查,肝CT:病灶明显缩小,约为:2.0×3.0×2.0cm3,药物浓聚,被压缩的肝组织体积基本恢复,化验室检查:总胆红素;17.0umol/L,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程度牙周炎龈沟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的研究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NO的含量变化,观察NO表达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选择轻、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各10例作为实验组。分别采集龈沟液样本,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中NO含量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1),且各实验组中NO含量也具有统计学差异。随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加重,龈沟液中NO含量存在升高趋势。结论 NO可以存在于牙周健康及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且其含量的变化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徐利东;任娟;石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10.34±11.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16.05)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增加宫缩功能,提高产妇产后安全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芬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出院患者治愈为85例(55.6%),好转为52例(34.0%),16例无效(10.4%)。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综合护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必不可少。

    作者:李利敏;郭艳;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连市2010年--2012年两劳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连市公安司法机构劳改、劳教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情况,防止 HIV在监所中传播与蔓延,为今后制订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大连市各公安司法机构的两劳人员进行了HIV感染情况调查;采集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确认实验室确认;对阳性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132名两劳人员中,检出 HIV 感染者9例,检出率为2.87‰,平均年龄29.33岁,均为男性;对9名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调,其中7例有静脉吸毒史,1例有男男性接触史,1例有商业性行为史。结论两劳人员属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加强HIV的监测和控制不容放松。

    作者:任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研究探讨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认为是由人们生活方式不健康、人体摄入营养不均衡引起的。如何通过饮食治疗糖尿病,也成为当前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探讨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并从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四方面膳食的合理摄入,探讨了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方法,以期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有所借鉴帮助。

    作者:徐连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统计报表数据在医院管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医院统计报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医院统计报表是社会流行性疾病控制、政府政策颁布及医院发展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本文将详细分析目前我国医院统计报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保证医院统计报表数据更好的为医院管理服务。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卵巢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既往多主张开腹手术切除及全麻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需无手术禁忌症,且具有有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长和费用高等缺点,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随着超声介入治疗范围的不断拓展,在超声穿刺下治疗卵巢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笔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酒精(浓度99.9%)介入治疗卵巢囊肿7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来我院进行保健护理的儿童60例进行保健护理,另选取未进行保健护理的儿童60例为对照组。对干预后两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对比,观察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和保健护理满意度。结果保健组儿童的发育商得分要高于常规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为13.3%,保健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为3.3%;常规组儿童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0.0%,保健组儿童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3%。结论儿童保健护理能促进儿童发育商提高,减少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刘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治疗前后平均体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小于对照组(7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39±0.37)d,显著大于观察组退热时间(1.25±0.16)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问题,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少儿患者共88名,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干预,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展开评估,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焦虑、抵触等负面心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及家长心理问题,帮助优化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胸腰椎骨折颈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3位腰椎骨折患者,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A级有0例,B级有1例,C级的有5例,D级的有15例,E级的有22例。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得到改善,基本获得1-2级恢复。同时随访观察各位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椎体高度基本恢复。结论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脊髓功能。

    作者:刘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发展

    本文通过对相关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从特殊针法、理疗、推拿按摩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针灸、推拿、理疗等外治疗法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概况,并提出今后在该病治疗需注意后期生活调护和功能锻炼的恢复。

    作者:付跃馨;秦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9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螺内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硝酸异山梨酯和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周围静脉输液法说课设计

    周围静脉输液是护士临床工作常用的护理技能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高职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护生能力培养,设计周围静脉输液法说课。

    作者:许佳;何晓明;李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肛门直肠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肛门直肠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医学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施行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患者6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这些基本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门直肠疾病患者手术中采取舒适护理,在提高护士护理能力的同时,减轻了疼痛感,缩短了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闫彩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经验及探讨

    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工作是基层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展、护理水平提高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本院的医疗管理效率,积极转变传统医疗管理模式,近些年本院根据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对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整,显著提升了本院整体管理水平,为缓解日趋严重的医患纠纷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和尝试,已经掌握一定的经验,现将相关经验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于福玲;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李施德林漱口液改善固定矫治患者早期牙龈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李施德林漱口液对接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56例16-22岁正在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患者,随机两组,每组78人,向所有实验对象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刷牙指导,实验组使用李施德林漱口液漱口,对照组不使用。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检测牙周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GI),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在初诊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实验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李施德林漱口液能有效防治牙龈炎,改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

    作者:雷劲;蔡树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动静脉内瘘患者的造瘘失败隐患和防范

    为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本文通过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肾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造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增强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对造瘘护理的认知和应用,降低了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保证了造瘘成功率和适用率,确保了肾内科患者的造瘘护理安全。

    作者:孙艳林;陈黎黎;孙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化教改的体会

    为了深化高职院校医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我校以专科生“生物化学”改革为背景,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儿童类抗生素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17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所用药物不同将病人分为克林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每组在基础治疗一致的前提下,治疗6天后对比药物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克林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的显效比各是73.8%、92.5%、95.3%,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高,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低。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作用谱广,不良反应少,应进一步加强在儿科应用。

    作者:陈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