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娣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妥善固定,并做好护理观察。结果骨科术后护理使用镇痛泵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疼痛的程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护理过程中注意术后患者副作用表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2例Ⅲ-Ⅳ卵巢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治疗。首先对患者采取两个疗程的静脉化疗,然后对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治疗。期间注意跟踪观察疗效、化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并通过适当护理减少术后出血以及残留、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结果化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8.0%(37/42),胸腹水控制有效率85.6%(24/28)。出现Ⅲ级胃肠反应为14.3%(6/42)以及骨髓抑制为16.6%(7/42)。化疗后不存在明显的副作用,术后患者进行过全子宫、大网膜、阑尾等的切除和淋巴清的清理。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化疗手术再化疗的方法对于患者生命的延期产生了不错的疗效,且其副作用小,可以广泛运用于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
作者:班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分为两组,各68例,研究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传统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产后2h的出血量、子痫发生率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经阴助产率、剖宫产率和产后2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子痫发生率为1.47%,产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64%,对照组的子痫发生率8.82%,产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0.2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围生期持续进行护理干预,可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机率,降低患者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50例ASAI-Ⅱ级的患者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静脉镇痛(PCIA)组两组,每组各25例。 PCEA组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1.5mg/ml 罗哌卡因+2.5ug/ml芬太尼止痛泵4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 PCIA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ug/ml芬太尼+1mg/ml氯胺酮止痛泵2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记录两组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h,24hPCE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 组患者(P<0.05);术后48h 两组 VA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彩勤;李春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评定了微生物检测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求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求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适合于任何一次检测。结论用合并样本标准差求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较方便,并且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重新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更新其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作者:吴福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怀牛膝与川牛膝临床应用的异同性,提高药效,避免混淆误用。方法通过怀牛膝与川牛膝药物的产地、性状、功效及主治进行鉴别二者差异性与相同之处。结果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功效中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临床具有差异性,不可代替互用。结论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治疗中虽然功效具有相似,但在临床证候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证候区别运用。
作者:徐英姿;王福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护理风险管理在循环、呼吸内科病人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循环、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风险管理,选择我院循环、呼吸内科2010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我院循环、呼吸内科2012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循环、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风险管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相较于管理前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在对循环、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目的:针对目前脑卒中病人逐年增多,心血管病高发,调查包头市55-75岁人群颈动脉硬化病变的情况,并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调查结果相比较。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5.0-7.5MHZ,以体检的方式对昆区、青山、东河,各选两个社区,共计2527人(男1456例,女1071例)年龄55-75岁之间的人群进行颈动脉检查,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1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并记录病人是否饮酒、吸烟、高脂饮食,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环境污染等,北京城乡3个区,宣武、大兴、怀柔各选一个社区,选取1557例(男706例,女851例)年龄≥55岁,检测标准相同。
作者:郭秋香;吕娟;李伟;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血糖和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 D组)和对照组( C组)。于麻醉诱导后( T1)、CPB前( T2)、CPB结束前( T3)、手术结束前( T4)检测血糖和乳酸水平。结果与 T1比较,两组血糖和乳酸水平在 T3、T4时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在T3、T4时间点D组血糖和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血糖和乳酸水平的升高,改善微循环障碍。
作者:马亚飞;孙琳琳;贾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心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路径选择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50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强化疼痛护理,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范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6例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取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40例患者度过危险期,26例患者在急性期出现死亡。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帮助改善预后,但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改进,以求能更好的改善预后。
作者:田静;李品品;刘保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17例内瘘不良患者的护理总结透析病人出现内瘘不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7例患者进行宣教,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提出各种内瘘护理方法,对病人内瘘进行综合护理,使内瘘血流量提高,满足透析需要,达到正常透析的目的。结果17例患者或家属对透析及血管通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医生配合较好,护理过程较顺利,取得效果较满意,内瘘功能明显改善,流量明显提高,保证了透析效果。结论规范综合护理,可以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挽救即将破坏的内瘘或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马德升;刘凤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褥期死亡率。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后出血的36例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产褥期出血临床较常见,出现率为2.2%,产褥期出血的常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分娩方式的选择与产褥期出血密切相关;36例患者中临床常规治疗后,疗效显著24例,有效率为66.7%。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及定期产检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早发现并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挽救产妇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飞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血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以此为PCOS的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32例卵巢形态正常的健康妇女和30例PCOS患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她们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INH-B、PRL、A2、IGF-I、LH、T水平均比对照组高。结论 PCOS患者FSH分泌低于LH,LH可使卵泡膜细胞分泌过多的雄激素,PCOS的发生对 IGF-I、INH-B、DHEAS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作者:郭志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心得,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并发3例出血。结论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张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患者整体护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480位来我院进行糖尿病疾病治疗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24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显著,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且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也显示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结论在糖尿病传统治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在控制血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愈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采用保守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为82.9%。结论对股骨近端出现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病率及发病特点。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病有着非常大的发病几率,达到7.9%。结论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治疗方法进行合理选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发病率。
作者:肖夏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我院一共收治了120例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治愈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压力以及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桂兰;赵姗;董海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