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目的:分析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患者(研究组)与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356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对照两组患者ALT异常率。结果对照组 ALT水平正常342例,平均水平为(36±1)U/L;ALT水平上升14例,平均水平(51±7)U/L,整体 ALT 平均水平为(31±3)U/L,ALT 水平上升率3.9%。研究组 ALT 水平正常57例,平均水平为(37±2)U/L;ALT水平上升63例,平均水平(66±7)U/L,整体ALT平均水平为(48±7)U/L,ALT水平上升率52.5%。研究组整体ALT水平及ALT上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ALT升高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群体,可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联,可将ALT水平作为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依据。
作者:莫运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模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2.5±4.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41.5±4.7)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更好,不仅有利于降低院内发生感染的概率,而且可以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官德鑫;吕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患者术前术后给与护理干预,观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治愈15例,治愈率93.8%。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并且每组40例,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以治疗30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陈才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治疗的98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有58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实验组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对照组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常规的上方角膜切口术。对两组治疗过程中视力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疗效。结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对白内障治疗过程中,眼睛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的上方角膜切口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白内障患者的治愈率使患者更加清晰的看见外界的食物,所以连续环形撕囊术在临床治疗白内障疾病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庞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器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62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此组患者均给予实施外固定器治疗,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术后相关并发症做好预防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并给予密切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此组患者在不同的住院时间内终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同时做好相关的密切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于金秀;于香兰;宋艳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由于它的治疗效果可与外科手术媲美,而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较容易接受,故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作者:张月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抽出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病例,仔细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有33例,伤残的病例有87例,变成植物人的有24例,而死亡的病例有16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4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且易漏诊,需给予积极救治同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采用亚低温治疗、加强护理和手卫生等临床措施。
作者:王建华;陈绍平;卢荣加;侯建金;廖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结核性多发浆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对126例结核性多发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中青年占多数。病程<1-2个月以下者85例。②临床症状:以发热多见多伴有结核病毒性症状,腹胀,腹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积液量大所致)等症。③全组病例均有胸膜炎。④显效70.6%,有效24.6%,总有效率95.2%。结论对胸膜腔积液患者同时应做胸部X线、CT、B超检查,胸部心包腹腔等部位有无积液,以除外多发浆膜腔积液,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于世安;孙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来广大学者对中医药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及临床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将近年来的认识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芳;徐学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动脉TCD收缩末大流速变化比较,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60眼翼状胬肉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其中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7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6眼,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治愈59眼,复发15眼,复发率为20.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1眼,复发4眼,复发率为4.7%,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创面修复快,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早产儿84例,将其分为妊高组与对照组,妊高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有重度妊高症状,对照组为产妇在妊娠期间无妊高症状,每组各42例。将两组早产儿效应指标、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奶时间、插胃管的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项指标均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儿胃肠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影响比较明显,其可降低胃肠道内激素的分泌量,抑制胎儿胃肠道功能,致使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影响其正常发育。
作者:刘金;安明;李娟彬;吕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了解、调查农村卫生工作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途径,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
作者:谭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时使用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叶酸片或谷维素片治疗。给予研究组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过程中,在药物及饮食治疗过程中补充叶酸以及B族维生素加以辅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测定移动X光机X射线辐射量对骨科OUR操作人员(主要是女性)敏感器官如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卵巢、性腺的影响,从而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样本均衡设计,模拟OUR不同条件,通过女性仿真体模以热释光剂量计测定各器官辐射吸收量。结果 OUR中不同距离、受照时间、工作电压电流、防护状态下不同器官的辐射吸收量均值存在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辐射损伤方面,骨科OUR操作对医务人员是相对安全的,特别是在连续透视时间小于30秒,距管球距离大于1米的情况下。②骨科OUR操作中,医务人员的 X射线平均空气吸收剂量具有与距管球距离、连续照射时间、X光机工作条件和防护用具使用均呈相关的特点。③骨科OUR中 X射线辐射量对女医护人员卵巢的影响并不大,明显低于对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和性腺的影响。
作者:丰景斌;陈鑫;张旭东;赵俊生;王晨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与20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的情况。结果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并未明显增加产时及产后的风险及并发症。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以来应用质量控制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其相关的工作内容,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实施质量控制前的2009年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各项临床指数。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应用相关质量管理措施之后观察组在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的合格有了显著的改善,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能够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同时也是其不断得以改建的关键内容。
作者:李艳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17例内瘘不良患者的护理总结透析病人出现内瘘不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7例患者进行宣教,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提出各种内瘘护理方法,对病人内瘘进行综合护理,使内瘘血流量提高,满足透析需要,达到正常透析的目的。结果17例患者或家属对透析及血管通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医生配合较好,护理过程较顺利,取得效果较满意,内瘘功能明显改善,流量明显提高,保证了透析效果。结论规范综合护理,可以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挽救即将破坏的内瘘或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马德升;刘凤翥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