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潘丽

关键词:心理干预,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子宫肌瘤患者124例,将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子宫肌瘤治疗,在入院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必要心理干预,时间分别为在入院时、手术前与手术之后。应用SAS与SDS对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前以及干预之后,患者出现的焦虑程度与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患者所出现的不痛、稍微不适以及不适等情况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一些负面情绪,并且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疼痛,获得效果明显。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鼻饲,于治疗第1天、10天、20检查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三酰甘油指标变化,统计感染发生情况,于治疗一个月时对患者行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治疗10-20天各营养指标均出现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与低蛋白血症总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天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愈率高达25%左右。结论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率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恽鸿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对这些患者随访18个月-10年,平均30个月。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方法,优8例(17-18分)、良5例(13-16分)、中2例(9-12分)、差1例(<8分)。结果这些患者中没有出现感染以及血管损伤、松动、脱位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洪波;王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6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在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过程中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科实施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的强心、利尿基础治疗上加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通过定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评估其心功能恢复的程度,评估该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的临床意义。结果试验组43例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恢复至40%以上(临床表现符合NYHAII级)的时长组较试验组43例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在强心、利尿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心功能恢复的过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昂;梁法禹;梁智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

    目的:分析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暂时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随机选择10例进行研究,通过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X线、MRI等影像资料的分析,对患者进行诊断。采用保守及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结合 X线及 MRI检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对所有患者随机随访6个月-1年,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l天后临床症状开始改善。治疗3个月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治疗6个月后,7例患者疼痛消失。 Harris髋关节评分与治疗前也有显著差异,X线片及MRI影像均恢复正常。结论暂时性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保守和支持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致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超声检查患者肝胆组织,术中在腹腔镜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肝胆肿块切除。结果6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检查,明确肝管走向指导手术。其中14例行囊肿开窗手术,17例行肝穿刺活检术,10例行肝肿块切除手术,11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在腹腔镜超声的辅助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腹腔镜超声具有定位准确、利用率高的特点,值得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合贝尔江·力提甫;克比尔江·力提甫江;艾力·毛拉依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18例

    目的:探讨经单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8例垂体瘤患者经单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3个月-2年,肿瘤消失18例。结论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宋卫东;杨椿;贾永雄;张丽娟;苏永胜;丁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摘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结果除有2例中转开胸,其余73例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了全程手术,且手术都顺利完成,跟踪病情观察1-20个月,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结论全胸腔镜切除下肺叶手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初期的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特点。

    作者:赵文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10d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37),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分别为78.4%(29/37)、67.6%(25/3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常规西医疗法相比,应用血府逐瘀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华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直视钳穿法用于皮下埋植剂取出的临床观察

    1992年--1994年皮下埋植剂(左炔诺孕酮硅胶棒,以下简称埋植剂)在育龄妇女中的广泛应用,因使用期满及其他原因而需取出者增多。由于埋植对象的体质、埋植深浅不一及位置偏移等原因,常规采用蚊式血管钳取埋植剂,存在埋植剂折断率高及取出时间长的问题。笔者于2005年3月--2011年8月采用直视钳穿输精管绝育术的方法及器械用于皮下埋植剂取出术,发现具有简单、方便、快捷、折断率低、受术者痛苦少、取出成功率高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舌诊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初探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舌诊能够对病人的体质状况进行基本的判断,在辅助治疗疾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舌诊在中医内科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舌诊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进行深刻的探讨,以期在治疗内科疾病上提高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张远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治疗乙型脑炎27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中西医治疗乙型脑炎(乙脑)例疗效,降低乙脑病死率、致残率。方法早期使用喜炎平、纳洛酮,积极降温、镇静,及时降低颅内压等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4例,治愈率51%,好转9例,疗效较好。结论含喜炎平、纳洛酮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乙脑,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恒;甘荣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西妥昔单抗治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 XELOX方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4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前者采用XELOX方案进行治疗,后者加用西妥昔单抗进行联合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前者TTP时间显著长于后者(P<0.01);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结直肠癌(KRAS基因野生型),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我科从2009--2013年2月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17例,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局部化疗,胸膜粘连固定,增强免疫力及激素类药物应用。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3年2月在我科17例患者中男8例,女9例,年龄24-87岁,平均57.06岁,黄色胸水11例,红色胸水6例。

    作者:刘燕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岁儿童急性湿疹75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用蓝科肤宁溶液湿敷,每次15-30min,每日2次,辅助药包括扑尔敏,疗程为4周;对照组30例:用3%硼酸溶液湿敷,其治疗方法及辅助药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治愈率为25%;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治愈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蓝科肤宁治疗儿童急性湿疹有显著效果,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佟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47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以为日后对产后出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4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4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为子宫收缩乏力,9例患者为胎盘因素,5例患者为软产道裂伤,2例患者为凝血功能障碍。临床治疗可采用子宫按摩、注射催产素、修补软产道、宫腔填塞、手术等多种方法。结论产后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需要医生对患者提高注意,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作者:曹亮;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食管癌手术中使用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的手术方式完全杜绝手术之后出现口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食管癌病患,全部进行左侧开胸,食管胃吻合使用统一标准的吻合方式,也就是吻合位在高位胸顶处。吻合口全部为机械吻合,然后使用无损伤线不连续的进行强化缝合一周;两边的胃壁悬挂在胸膜减张。吻合口前端部位胸膜覆盖再次执行减张。结果全部入选病患没有一例发生口瘘情况,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隔膜减张覆盖的方式,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对吻合口存在多方面的保护操作,能够明显防止口瘘出现,而且操作方法效率高易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成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并且每组40例,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以治疗30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陈才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州区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海州区儿童营养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并从儿童保健的角度对儿童营养提出指导性意见。方法以我区7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平时开展儿童系统管理资料,并对我区8个乡镇(办事处)17003位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儿童的体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区7岁以下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城乡的差别。其中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率农村均高于城市,通过分析适时的断奶并适时的添加辅食可以有效的避免肥胖或者是营养不良的发生。结论总体来说我市的7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好的营养状况,建议进行科学喂养可以有效的保障7岁以下的儿童健康的正常发育。

    作者:尹兆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26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发病特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40名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时间等情况。结果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喘息反复史、咳嗽、发热,观察组患儿在热程为(3.81±5.55)天,喘息时间为(10.84±9.38)天,住院时间为(10.09±3.44)天,白细胞值为10.95±3.7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23例,占总数的46.0%;对照组患儿在热程为(1.01±1.88)天,喘息时间为(7.73±3.48)天,住院时间为(7.79±1.84)天,白细胞值为11.55±3.5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15例,占总数的3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哮喘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特点,掌握这些临床特点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维护小儿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刁淑梅;宋雪;赵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