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张忠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 并发症, 治疗, 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症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病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知,患者并发症多是消化道出血、体温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病情会引发并发症,例如高热和呼吸窘迫等,死亡率高,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运用分析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201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中段尿进行培养后,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总计201株。随机将201株大肠埃希氏菌分为研究组(101株)与对照组(100株),研究组给予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处理。通过两组菌株的感染控制效果对比,来总结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昔红;徐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经过胃镜检查或诊断为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三组,每组50人。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对照组1组采用纯中药胃康灵,对照组2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2个疗程(每两周一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治疗四周后,胃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经过胃镜检查后病情也有所好转,三组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治疗后,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西药奥美拉唑对照组1组和单纯使用中药胃康灵对照组2组(P<0.05)。治疗四周后对患者进行跟踪,一月后对照组1组合2组均有2例复发,治疗组无复发病例。结论经过三组比较,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临床可以放心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邵永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儿童类抗生素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17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所用药物不同将病人分为克林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每组在基础治疗一致的前提下,治疗6天后对比药物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克林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的显效比各是73.8%、92.5%、95.3%,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高,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低。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作用谱广,不良反应少,应进一步加强在儿科应用。

    作者:陈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胸腰椎骨折颈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43位腰椎骨折患者,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A级有0例,B级有1例,C级的有5例,D级的有15例,E级的有22例。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得到改善,基本获得1-2级恢复。同时随访观察各位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椎体高度基本恢复。结论经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脊髓功能。

    作者:刘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筛查包头市55-75岁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北京相应人群对比情况

    1资料与方法目的:针对目前脑卒中病人逐年增多,心血管病高发,调查包头市55-75岁人群颈动脉硬化病变的情况,并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调查结果相比较。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5.0-7.5MHZ,以体检的方式对昆区、青山、东河,各选两个社区,共计2527人(男1456例,女1071例)年龄55-75岁之间的人群进行颈动脉检查,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1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并记录病人是否饮酒、吸烟、高脂饮食,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环境污染等,北京城乡3个区,宣武、大兴、怀柔各选一个社区,选取1557例(男706例,女851例)年龄≥55岁,检测标准相同。

    作者:郭秋香;吕娟;李伟;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

    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常常由于原本心功能差,手术打击大,并发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从而导致肾灌注不足,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而腹膜透析是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操作方便简单、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优点。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与水、电解质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的。对于心脏病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无疑是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措施。而进行腹膜透析,护理是否恰当,严重影响着腹膜透析患者以后的生存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掌握腹膜透析的护理,对于一名心脏外科的护士,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10年9月--2013年5月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均经腹膜透析痊愈,报道如下。

    作者:罗良琴;刘惠;廖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妊高症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妊高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14例患者难产,5例患者出现子痫,12例患者出现先兆子痫,观察组9例患者难产,没有患者出现子痫,6例患者出现先兆子痫,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母婴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娜;高扬;梁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频繁瞬目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因频繁瞬目就诊的3-14岁儿童386例,详细询问病史、生活习惯,检查视力、眼位,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行角膜荧光染色,泪液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视力低下患儿散瞳验光,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相应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86例频繁瞬目的患儿,经对症治疗、心里调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患有眼表疾病的235例,其中包括沙眼、滤泡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结膜炎186例,睑缘炎、内翻倒睫、等眼睑疾病39例,点状角膜炎10例,治疗后瞬目症状逐渐缓解。各种屈光不正192例,同时合并眼表疾病的45例,经矫正屈光不正及相应治疗后瞬目症状很快缓解183例,9例症状减轻。20例与神经功能系统有关。结论儿童频繁瞬目的原因很多,其中眼表疾病及屈光不正是频繁瞬目的主要原因,只要认真细致的检查及正确的治疗,均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金晖;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内环形节育器异位至膀胱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3岁,主因尿频6+月,尿失禁10+天,发现环异位1天入院。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后不尽感,偶有下腹部不适,无发热、血尿及尿痛,无腰腹部疼痛及放射痛,于当地医院予以口服“消炎药”治疗症状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未予特殊处理,近来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增加,10+天前突然出现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予以抗生素静点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1天前查尿常规示:红细胞3+,白细胞1+,查妇科彩超未见异常;泌尿系彩超示:膀胱内异物,考虑环形节育器,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进一步查盆腔CT示:膀胱子宫间节育环影(见图1),以“环形节育器异位膀胱”收入院。既往宫内节育器避孕35年,至今未取出。妇科情况:已婚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及宫体萎缩,表面光滑,质软,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入院后进一步查膀胱镜示:膀胱内可见环形节育环,与膀胱壁未粘连,直径约2cm,完整,表面可见黄褐色结石附着,节育环随体位改变而活动,膀胱未见瘘口,两输尿管口清晰,喷尿正常,局部膀胱粘膜红肿(见图2)。结合患者35年前曾于产后放置宫内节育环情况,临床诊断为宫内环形节育器异位膀胱,病情分析:环形节育器游离于膀胱,节育器完整、未见锈蚀、韧性良好,膀胱壁完整无瘘口,两输尿管口未见异常,予以经尿道应用膀胱镜置入异物钳顺利夹出节育环:环形不锈钢金属节育器,直径约2cm,未锈蚀,表面有结石附着(见图3)。尿道未见损伤,向患者交代节育环表面脱落结石可自行排出,建议多饮水,予以保留导尿管7天,恢复顺利,治愈出院。3个月复查膀胱镜示膀胱壁光滑,嘱定期复查。

    作者:胡月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探讨

    妇产科就诊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有诸多不便,受孕期间产生的紧张和焦虑也会造成较大的心理上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的工作太多用以及工作效果就会对就诊的妇产科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因此,在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和关怀,笔者将通过自己所在医院的近期病例,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者:陈祥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手术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病例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在术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作者:项兆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镜诊疗中丙泊酚联合咪达锉伦应用静脉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静脉麻醉的方法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惠者100例年龄在16-70岁之间心肺功能正常者,将其分为无痛肠镜组50例,和传统肠镜组50例作为对照,无痛肠镜组50例患者行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并与普通肠镜组在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耐受性等方面做对比。结果无痛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应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行无痛肠镜检查起效快、苏醒快、可控制性强,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其恐惧心理,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检查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徐忠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治疗前后平均体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小于对照组(7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39±0.37)d,显著大于观察组退热时间(1.25±0.16)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院门诊超声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症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心理特点及疾病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顺利的通过超声检查,终提高超声护士分诊效果。结论对于超声科的分诊工作的特殊性质,护士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与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超声科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庞芳;李惠霞;王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护理策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结果。方法对笔者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参与的71例该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相关护理策略。结果71例患者经过上述护理过程后,根据医学影像检查,62例患者腰椎突出部位有明显好转,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有效率为87.32%。结论小刀针治疗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能够大限度地缓解患者腰椎突出和疼痛症状。

    作者:廖春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潘托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托拉唑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其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凯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围产保健部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孕妇165例,其中84例作为干预组,在我院门诊接受系统产前检查及每周一次孕妇知识讲座,另选取未能及早接受护理干预的81例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干预组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0%、13.6%;对照组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4%、4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李灵先;李金晶;董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治疗严重鼻腔出血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严重鼻腔出血的鼻内窥镜下治疗。方法鞍山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自199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鼻腔出血中比较严重者150例,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经鼻内镜下检查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的临床资料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比较严重鼻腔出血患者采取鼻内窥镜直视下对出血点进行处理,均达到满意效果,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治疗比较严重鼻腔出血,疗效肯定、优点明显,符合目前微创治疗的医学概念及原则,适合于鼻腔绝大多数部位的出血,尤其适用于鼻腔出血位置隐蔽的患者。是目前治疗鼻腔出血有效、快捷、微创、值得临床普遍推广的治疗手段。

    作者:孙世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病理特征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居第二位。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发现时已多为浸润癌。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普及防癌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减少宫颈癌发生的优先措施。为促进宫颈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存和生活质量,结合临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对妇女实施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秀菊;赵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比色法测定土霉素片溶出度

    目的:建立土霉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确定溶出时间及限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XC第二法,采用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土霉素的加样回收率为96.9%,RSD为0.12%(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郝建明;杨克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