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慧
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感染机会。方法对40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清创固定术的配合及护理,提出做好术前物品及器械准备,配合医生对创口正确而彻底的处理。结果40例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良好,无致残病例。结论术中配合默契,准确无误。做好伤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手术安全和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更进一步深入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抽出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病例,仔细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究性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治疗后,痊愈的病例有33例,伤残的病例有87例,变成植物人的有24例,而死亡的病例有16例;其中肺部感染患者44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干损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且易漏诊,需给予积极救治同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采用亚低温治疗、加强护理和手卫生等临床措施。
作者:王建华;陈绍平;卢荣加;侯建金;廖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深化高职院校医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我校以专科生“生物化学”改革为背景,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收治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后用药、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均痊愈,术后视力>0.6者100例,0.6-0.4者44例,<0.4者6例。结论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60眼翼状胬肉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其中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7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6眼,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治愈59眼,复发15眼,复发率为20.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1眼,复发4眼,复发率为4.7%,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创面修复快,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修补术进行治疗。记录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手术、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比较两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手术、住院和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传统的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短等优势,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李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用于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U机械通气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吸痰护理。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参数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肺吸痰法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尹丽杰;刘颖;赵英莉;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伟连;苏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PICC临床应用中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钢针或留置针输液,观察组行PICC。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2例1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96.30%,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PICC可有效缓解病痛,帮助治疗效果提升,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控制到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昌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并观察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以2011年8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 I组患者使用氯沙坦治疗,II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I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II组患者,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2.2%,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氯沙坦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铁军;常连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合适于儿童的防龋剂,降低儿童乳牙龋患率。方法采用莱可丽牌氟化泡沫,每年使用两次,对524名儿童进行防龋实验观察。结果实验前两组儿童龋患率及龋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新龋患率实验组明显低对照(X2=10.7,P<0.01)龋均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55.6%,新龋增长率实验组(25.6%)明显低于对照组(60.5%)。结论氟经泡沫对乳牙防龋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剂,适用于儿童。
作者:陈玉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形式并创造出符合儿童心理的环境和氛围,介绍了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使患儿得到的护理与快乐相伴,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预防体位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结果本组病人通过积极治疗和循证护理,均未出现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祥英;周木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收治入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我院自拟益气补肾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按医嘱服药率、科学膳食率、合理运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100%,而对照组仅为78.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中西医治疗的同时,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这对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雁;杜燕;李国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使手术切口更美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福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受到生物、化学、物理和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危害。结果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论工作中遵守操作规范、强调标准预防是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血糖和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 D组)和对照组( C组)。于麻醉诱导后( T1)、CPB前( T2)、CPB结束前( T3)、手术结束前( T4)检测血糖和乳酸水平。结果与 T1比较,两组血糖和乳酸水平在 T3、T4时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在T3、T4时间点D组血糖和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血糖和乳酸水平的升高,改善微循环障碍。
作者:马亚飞;孙琳琳;贾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SA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SAE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年龄均在50岁以上;CT影像上表现为双侧脑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灶,脑白质 CT值下降,多并发脑萎缩、脑腔隙性梗死等。结论对SAE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诊断SAE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单排螺旋CT在明确头、颈部隐匿性骨折诊断时的效用。方法对我院诊治的31例头颈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人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单纯X线片和单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其中CT诊断形式主要为横断面(轴位)图像。结果 X线明确骨折6例(19.4%),轴位图像明确29例(93.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明确头颈部隐匿性骨折时,单排螺旋CT较传统单纯X线拍片具有明显的优势,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耿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