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张李娜

关键词:风湿病,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出现的原因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风湿患者住院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患者出现睡眠功能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睡眠状况均获得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存在睡眠障碍的风湿病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应该从风湿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出发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注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切实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我科从2009--2013年2月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17例,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局部化疗,胸膜粘连固定,增强免疫力及激素类药物应用。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3年2月在我科17例患者中男8例,女9例,年龄24-87岁,平均57.06岁,黄色胸水11例,红色胸水6例。

    作者:刘燕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用药评价,促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份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该类药物应用人次排序前4位的是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6.41%,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刘亚文;蒋均德;吴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健康状况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而为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社区卫生围产保健进行孕期保健和分娩的产妇2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产妇则采取针对性的孕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完善相关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工作。结果采取对照孕期指导后,两组产妇均安全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头围、体重的相关资料,观察组均显著占优,P<0.05;此外,观察组出现巨大儿、窒息、低体重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保健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应对分娩的心理接受能力,并且对提高新生儿健康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林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手术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行门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护理等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行门诊手术室切除术治疗时,不仅要做好相应的手术治疗工作,而且还必须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围术期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石燕;陈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的急症,常为单侧出血,多见间歇性反复出血,或短期内的持续性出血,甚至大量出血。频繁或持续性出血过多会导致患者贫血、休克、甚至死亡[1]。我院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止血,并进行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鼻出血患者69例,其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22-73岁;间歇性反复出血58例,短期持续行出血8例,大出血3例。其中68例治愈,2例出院后二次鼻出血入院,1例死亡。

    作者:代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儿科住院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则较对照组短。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儿科患儿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其的临床恢复。

    作者:邓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经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115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分别予活检胃窦组织快速尿素酶法及14 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对比两组 Hp 感染情况。结果115例 GERD组 Hp 感染率为37.39%,90例对照组Hp感染率为62.22%,GERD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艳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溶骨性骨转移疼痛患者64例,采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用药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疼痛缓解总有效率78.1%;体力状况改善总有效率57.8%;10例治疗后出现骨关节或肌肉疼痛(15.6%),4例出现发热(6.3%)。结论唑来膦酸缓解癌症骨转移疼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邓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对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做全肋骨VR、MIP、CPR、MPR图像。结果单发肋骨骨折25例,2根以上骨折55例,其中2例双侧24根肋骨全部骨折,阴性5例。结论16排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图像对错位性肋骨骨折能够直观、立体、准确定位于第几肋,确定数目及部位,而对无错位性肋骨和肋软骨骨折定位到第几肋骨、确定数目及部位在重建横轴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甄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人文关怀期望的探讨

    目的:对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人文关怀期望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24例肺癌患者做回顾性分析,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建立信任关系,做结构式的提问,进行相关访谈培训,在访谈结束后,做记录、回忆、分析。分析讨论患者的情感期望,患者的医疗护理期望。结果有20例以上的肺癌患者,对医护人员、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等,具有有情感期望,并且具有医疗护理期望。结论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人文关怀期望较强,实施人文关怀,可减轻心理应激,有效释缓紧张等情绪,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获赠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薛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病率及发病特点。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病有着非常大的发病几率,达到7.9%。结论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治疗方法进行合理选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发病率。

    作者:肖夏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护理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社区内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效果、合理用药、规范膳食、合理运动、抑郁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预后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作者:樊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2例MP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起病较急,咳嗽剧烈,少痰,肺部体征轻微,但胸片和肺部CT表现重,病变多位于右下肺,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结论 MP是年长儿大叶性肺的重要原因,临床症状重,易合并肺内并发症。采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效果佳。

    作者:李文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依据诊治措施用药的差异分为观察组(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差异,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观察组愈合18例(50.00%),显效11例(30.56%),有效5例(13.89%),无效2例(5.56%),临床治愈率为94.44%;对照组愈合13例(36.11%),显效8例(22.22%),有效6例(16.67%),无效9例(25.00%),临床治愈率为75.00%。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唐明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患者整体护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480位来我院进行糖尿病疾病治疗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24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显著,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且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也显示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结论在糖尿病传统治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在控制血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愈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归脾汤拆分治疗4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归脾汤拆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归脾汤拆分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1h内入睡比例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的比例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4.5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归脾汤拆分治疗心脾两虚型的失眠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6例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讨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的基础上严密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9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严密的观察和监护、精心的护理、健康的宣教指导,才能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进行抢救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病情好转。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溃疡治疗的病患82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42例甲组和40例乙组。对甲组实行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对乙组实行口腔溃疡散治疗。使用含有皂角以及蒲公英等成分的口腔炎喷雾剂进行治疗,根据病患具体的患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情况来决定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的次数。将口腔溃疡散用棉棒等将其均匀分布在发生溃疡的部位进行外敷。对于两组病患还需要每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等。结果对两组病患的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甲组病患的治愈率为52.38%,总的有效率为100.00%。乙组病患的治愈率为47.50%,总的有效率为97.50%。甲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优于乙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炎喷雾剂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和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非常接近,但是其起效快,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董彩莲;王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为阿立哌唑治疗的实验组40例与喹硫平治疗的对照组40例。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0.00%,对照组为87.5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嗜睡、体重增加、泌乳、月经改变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都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刘文佳;柴春晶;张秋波;王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降血脂药的合理应用

    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降血脂治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药物疗法的目的是针对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使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本文概述了临床常用降脂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合理应用。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