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价值分析

刘忠敏

关键词: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同时检测ALT、AST。结果各种慢性肝病患者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及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对我院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同时发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降低患者的危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患有甲亢同时合并发生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将我院治疗的只患有甲亢的28例患者与患有甲亢同时发生糖尿病的68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分别对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68例患有甲亢的同时合并发生糖尿病患者中,有53例患者在甲亢的基础上患有糖尿病或者同时并发糖尿病,其比例占78%,而只有15例患者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甲亢,占22%。患有甲亢的同时合并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高于只患有甲亢患者,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有甲亢的同时合并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更高,所以对此病更应该引起重视,以至于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病率。

    作者:杨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手术技巧与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尿管拔除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38。 C1例,占3.3%,对照组6例,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脱垂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又被成为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一种替代品,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痛苦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患者肢体、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及如何进行正确的排气、贴膜、封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以规范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作者:段宁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与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迅速、传播范围广泛及难控制等特点,是一种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疾病。本文首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再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探讨,以探讨出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率与发病率。

    作者:季大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益赛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我科应用益赛普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 RA患者20例,在应用消炎镇痛药物及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赛普,疗程3个月,随访并定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测量相关指数。结果治疗过程中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ACR20、ACR50、ACR70显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生化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结论益赛普作为治疗RA的生物制剂,常规治疗联合益赛普用于治疗中重度RA,从不同途径阻止RA病理发展,有效地控制RA炎症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法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F(芬太尼)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B(布托啡诺)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两组均在1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效果满意两组相比无差异,但呼吸抑制、呛咳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复合布托啡诺呼吸抑制、呛咳发生率更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王文珠;王冉;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行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替吉奥胶囊与奥沙利铂联合使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并给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对照组患者则静脉滴注替加氟与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以3周为1疗程,至少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7%、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观察组整体上毒副作用程度略轻于对照组,但2组并无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与奥沙利铂联合使用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应用。

    作者:姜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出血控制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罗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18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为(410.34±11.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16.05)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强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增加宫缩功能,提高产妇产后安全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芬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疗效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观察护理

    目的: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我院一共收治了120例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治愈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压力以及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桂兰;赵姗;董海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区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某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根据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单盲法,对某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8%。不同岗位上的手卫生依从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65.0%,医生50%。工勤人员35%;不同科室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注射室65.0%,口腔科56.3%,外科50.0%,ICU40.7%。结论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高,但不同科室、岗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医疗机构应针对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朱志红;罗海燕;叶红;张薇;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纸尿裤用于新生儿高热降温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冰冻后的纸尿裤用于高热的新生儿的效果。方法取一次性普通合格纸尿裤注入一定量的水(小号100毫升、中号200毫升),放置于-18℃的冰箱急冻室3小时左右使纸尿裤达到霜水状,将纸尿裤置于高热新生儿头下监测不同时效患儿温度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患儿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作者:何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凝血功能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83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凝血指标可以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发现早期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和景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摘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结果除有2例中转开胸,其余73例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了全程手术,且手术都顺利完成,跟踪病情观察1-20个月,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结论全胸腔镜切除下肺叶手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初期的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特点。

    作者:赵文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疗效。方法对128例160眼翼状胬肉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其中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7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6眼,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治愈59眼,复发15眼,复发率为20.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81眼,复发4眼,复发率为4.7%,两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创面修复快,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9例肝硬化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硬化大出血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奥曲肽、奥美拉唑与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血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出血止血快、再出血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发展

    本文通过对相关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从特殊针法、理疗、推拿按摩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针灸、推拿、理疗等外治疗法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概况,并提出今后在该病治疗需注意后期生活调护和功能锻炼的恢复。

    作者:付跃馨;秦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椎弓根动态稳定系(Dynesys)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 Dynesys)治疗腰椎骨折。方法对31例腰椎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态稳定系统( Dyne-sys)固定,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方法,通过术前与术后随访,测量伤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上、下软骨终板复位情况。了解 Dynesys在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靠性。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3.4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伤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上、下软骨终板复位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脊柱运动影响较小。结论 Dynesys作为一种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有效保留了腰椎生理曲度和同定节段的活动性,脊柱活动影响较小,解剖结构的完整,增加并维持了椎间隙高度。

    作者:时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妥善固定,并做好护理观察。结果骨科术后护理使用镇痛泵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疼痛的程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护理过程中注意术后患者副作用表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