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总结

张丽英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经验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生存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为96.7%,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为(111±6)分,观察组为(137±10)分,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进展

    近年来,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的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鉴别斑块的稳定与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有关因素,使不稳定性斑块向稳定性转变,是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方法。从生物工程学角度来看,脂核表面的纤维帽越厚,斑块周围应变越小,斑块较稳定;脂核越大,应变越大,较易破裂,狭窄的程度对斑块的应变影响较小。近年来,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1]。

    作者:牛慧敏;薛红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0例微创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LT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 TVH)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症状,探讨这几类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接受三类微创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及恢复情况等。结果 TVH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LAVH、TLH两组(P<0.05);LAVH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显著高于TVH和TLH两组,(P<0.05),且LAVH组的术后体温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三组术后发病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手术费用方面,LAVH和TLH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TVH组(P<0.05)。结论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各具优势,且不能相互取代,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医院条件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从而选取微创、经济的方式。

    作者:王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探讨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白蛋白超过正常水平、但低于常规方法可检出的范围。尿 mAlb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在此对尿 mAlb 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吴奇福;林灿英;陈小婷;林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的评价研究

    为了评价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社区内1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习惯培养和定期随访等干预行为,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情况。发现干预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相关疾病的知晓,患者的依从性如服药规律、锻炼、饮食习惯等都有一定的提高,危险因素也得到了改善。表明社区干预是一种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方法,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作者:陈沛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化疗联合同步放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化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TNM分期,检测肿瘤内分泌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①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M分期情况优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内分泌指标VEGFA、VEGFB低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NK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有助于降低肿瘤分期、改善肿瘤内分泌指标,但是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临床应用时加强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

    作者:高广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间隙肛周脓肿开窗挂浮线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多间隙肛周脓肿,为了减少术中损伤,减轻术后换药疼痛,提高疗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方法采用开窗挂浮线引流术治疗,并与单纯切开挂线术对照。结果多间隙肛周脓肿采用开窗挂浮线引流术在缩短疗程、减轻术后换药疼痛明显优于切开挂线术。术后配合中药熏洗对促进病人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多间隙肛周脓肿开窗挂浮线治疗方法临床值得推荐开展。

    作者:韩力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疗效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SaO2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2%,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时疗效显著,并且作用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经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115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分别予活检胃窦组织快速尿素酶法及14 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对比两组 Hp 感染情况。结果115例 GERD组 Hp 感染率为37.39%,90例对照组Hp感染率为62.22%,GERD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艳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褥疮的临床防治与护理

    目的:通过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易发人群,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经验。结果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结论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

    作者:王晓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膀胱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6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1],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合五味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急性膀胱炎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3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痊愈9例(30.00%),有效10例(33.33%),无效11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30例急性膀胱炎患者痊愈14例(46.67%),有效15例(50.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急性膀胱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膀胱炎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2],治愈率极高,能够有效缓解急性膀胱炎患者的病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辩证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体会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的腰椎骨质退行性病变[1]。因腰椎代偿性骨质增生,继发骨关节肥大出现骨关节边缘变尖、变锐呈唇样改变,形成骨刺样突起,由于增生压迫临近血管、神经,造成部分组织缺血、发炎、水肿致腰部疼痛、酸胀,功能活动受限[2],严重时可见下肢坐骨神经疼痛。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仅表现为腰腿酸痛,时轻时重,以久坐,劳累后或晨起时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休息后减轻。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椎间盘的蜕变,症状逐渐重,腰部僵硬,疼痛无力;休息时加重,稍事活动后减轻;过劳加剧。蜕变后形成的骨赘可刺激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产生腰,臀,腿的麻木,疼痛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而使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X 射线片能显示椎体有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等表现[3]。

    作者:王文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早期原发性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给予对照组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法治疗,给予研究组单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现象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法和单纯超声乳化手术法治疗早期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均比较明显,均能改善视力,但是相对于联合手术方法而言,单纯超声乳化操作更加便捷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热西提·沙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特殊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讨论

    肩关节脱位临床较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传统中医手法复位绝大多数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今年临床所遇27例特殊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海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方法对老年病人的失眠状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的改变和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两方面,护理干预后老年病人失眠率下降、睡眠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较好和一般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附58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保乳根治术组(5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58例),术后常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保乳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93.10%、82.75%,改良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2%、86.20%,两组中、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局部复发率8.62%,远处转移率5.17%,改良根治手术组局部复发率6.89%,远处转移率5.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保乳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根治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和全身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与根治术疗效相近,但保乳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常规标本的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中血常规标本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个健康体检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观察其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下,不同时段变化情况。结果8h范围内标本测定参数无明显变化,24h 范围内血常规标本的 MCV 参数、PLT参数、PDW参数及MPV参数均出现显著性变化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对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作者:吕正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能否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加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天,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89.1%,35天内无1例死亡。出血发生率15.8%,无脑出血病例,无过敏发生,低血压发生率3.1%。结论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不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樊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溃疡治疗的病患82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42例甲组和40例乙组。对甲组实行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对乙组实行口腔溃疡散治疗。使用含有皂角以及蒲公英等成分的口腔炎喷雾剂进行治疗,根据病患具体的患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情况来决定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的次数。将口腔溃疡散用棉棒等将其均匀分布在发生溃疡的部位进行外敷。对于两组病患还需要每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等。结果对两组病患的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甲组病患的治愈率为52.38%,总的有效率为100.00%。乙组病患的治愈率为47.50%,总的有效率为97.50%。甲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优于乙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炎喷雾剂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和口腔溃疡散的治疗效果非常接近,但是其起效快,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董彩莲;王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单排螺旋CT诊断头颈部隐形骨折的价值

    目的:讨论单排螺旋CT在明确头、颈部隐匿性骨折诊断时的效用。方法对我院诊治的31例头颈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人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单纯X线片和单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其中CT诊断形式主要为横断面(轴位)图像。结果 X线明确骨折6例(19.4%),轴位图像明确29例(93.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明确头颈部隐匿性骨折时,单排螺旋CT较传统单纯X线拍片具有明显的优势,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耿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