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和治疗

王艳良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SPT中,均为女性。临床表现腹痛腹胀2例,3例无明显症状为体检发现。 CT检查显示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肿物,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5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3例发生胰瘘,均治愈。随访8-38个月,无复发。结论 SP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切除后有治愈可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家属接受知识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家属接受知识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 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出院指导,而实验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按照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要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并在患者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后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脑梗死偏瘫知识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得分,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拟通窍化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通窍化痰汤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用通窍化痰汤作为治疗组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32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治疗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收治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后用药、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均痊愈,术后视力>0.6者100例,0.6-0.4者44例,<0.4者6例。结论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归脾汤拆分治疗4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归脾汤拆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归脾汤拆分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1h内入睡比例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的比例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4.5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归脾汤拆分治疗心脾两虚型的失眠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对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作用效果与不良反应加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所接收的98例早产及危重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一般支持疗法,观察组采取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且对两组的疗效加以观察。结果治疗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恢复速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早产及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采取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新生儿疾病恢复速度快。

    作者:梁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就治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推广使用。

    作者:董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药理机制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于头孢美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诊断分析

    目的:对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SA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SAE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年龄均在50岁以上;CT影像上表现为双侧脑时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灶,脑白质 CT值下降,多并发脑萎缩、脑腔隙性梗死等。结论对SAE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诊断SAE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患者术前术后给与护理干预,观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治愈15例,治愈率93.8%。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BL教学方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专科班为研究对象,采用 PBL教学方式的班级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种教学效果的教学结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总结观察组学生对 PBL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期末临床诊断学学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反馈评价中有80.4%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有81.1%的学生对PBL教学方式感兴趣,有70.5的学生表示很好的锻炼了其学习能力。结论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的,值得在教学领域推广。

    作者:张正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6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临床的有效护理与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的有效护理与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王秀燕;李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的术中配合

    目的:采用颈椎病手术的新方法,减轻病人二次手术痛苦及增加脊柱稳定性。方法对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加以改良,对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开门侧脊髓加以植骨保护。结果植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开门侧脊髓无骨性保护后侧脊柱不稳缺点。结论通过此方法,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将钢丝固定改为双“+”号丝线代替,避免了二次手术取钢丝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在硬膜上覆盖一薄的脂肪片以减少硬膜粘连,避免了因粘连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王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论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中,对于选择性病人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伟连;苏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0例脓毒症与血小板增多关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小板增多之间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市某医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SICU的脓毒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进行22项5类血细胞分析,同时采用阻抗法检测这60例脓毒症患者在第3、5、7、10天的血小板计数( PC),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和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PC都低于正常标准,死亡组患者的PC各时点都低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的PC在第三天开始下降,但在第7和第10天持续上升(均 P<0.01)。死亡组患者PC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脓毒症与血小板数量增多存在关系,血小板数量增多则脓毒症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下降则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小板数量可以成为反映脓毒症病情的一种可靠的手段。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试论餐饮业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本文就当前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作者:程爱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讨论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修补术进行治疗。记录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手术、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比较两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手术、住院和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传统的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短等优势,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李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医疗资源的分析

    目的:分析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医疗资源的策略和效果。方法在遵照国家相关指标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医疗统计功能进行我院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结果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医疗资源配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的床位数量不够、医护人员不足等等,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匀等等,通过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后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结论合理的运用医疗统计指标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提高医疗资源管理和分配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成;郭影芳;窦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核性多发浆膜炎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发浆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结核性多发浆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对126例结核性多发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中青年占多数。病程<1-2个月以下者85例。②临床症状:以发热多见多伴有结核病毒性症状,腹胀,腹痛,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积液量大所致)等症。③全组病例均有胸膜炎。④显效70.6%,有效24.6%,总有效率95.2%。结论对胸膜腔积液患者同时应做胸部X线、CT、B超检查,胸部心包腹腔等部位有无积液,以除外多发浆膜腔积液,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于世安;孙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针对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早期预防性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心肺功能监测等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应用。结果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经过早期的预防护理治疗,病情得到好转,护理效果十分有效。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老年冠心病急诊患者的病情,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谢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