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方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

张正秀

关键词:PBL教学方式, 临床诊断学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方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专科班为研究对象,采用 PBL教学方式的班级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种教学效果的教学结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总结观察组学生对 PBL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期末临床诊断学学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反馈评价中有80.4%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有81.1%的学生对PBL教学方式感兴趣,有70.5的学生表示很好的锻炼了其学习能力。结论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的,值得在教学领域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浸润型肺结核并咯血的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临床上优质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浸润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结核化疗方案配合中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护理组和传统组,每组有患者60例,其中传统组则是接受普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而护理组则接受优质护理,从心理解压到用药指导,到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停止咳血并两周内没有发生复发患者护理组有43例,传统组有22例,两组对照p<0.05。护理组有效患者咳血消失时间平均为35.4h,传统组则是54.lh护理组明显短于传统组,出血无好转或者加重患者即无效,其中护理组有4例,传统组有11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优质护理,优质于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芬;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乳腺CR与DR在《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项目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CR和DR在《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项目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参加此次百万妇女乳腺普查的妇女进行筛查,选择其中的1000例妇女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0例;对照组:对妇女采用移动式数字化 X 线摄影(DR)进行检查;试验组:对妇女采用数字化CR乳腺摄影检查。结果试验组检测出乳腺异常患者为421例,检出率为84.2%;对照组检测出乳腺异常患者为218例,检出率为43.6%;此外,试验组拍摄的图像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采用乳腺DR摄影,能够显著地提高图像的质量,提高诊断的效果。并且减少废片的产生,避免再次拍摄,对人类的辐射比较少,有效地保护了妇女的身体健康。采用乳腺 DR进行普查,能够提高检出几率,进而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王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伟连;苏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2例MP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起病较急,咳嗽剧烈,少痰,肺部体征轻微,但胸片和肺部CT表现重,病变多位于右下肺,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结论 MP是年长儿大叶性肺的重要原因,临床症状重,易合并肺内并发症。采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效果佳。

    作者:李文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检测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球蛋白( Tg)由甲状腺产生,是甲状腺滤泡腔的主要成分,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的协同作用下,将 L-酪氨酸碘化:在甲状腺激素T4和T3的合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Tg和Tpo都是潜在的自身抗原。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浓度升高,常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甲状腺炎。

    作者:林丽;姚红艳;李简薇;邓淑芝;董志武;王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纸尿裤用于新生儿高热降温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冰冻后的纸尿裤用于高热的新生儿的效果。方法取一次性普通合格纸尿裤注入一定量的水(小号100毫升、中号200毫升),放置于-18℃的冰箱急冻室3小时左右使纸尿裤达到霜水状,将纸尿裤置于高热新生儿头下监测不同时效患儿温度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患儿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作者:何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人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容易导致死亡,是老年人的健康杀手之一。老年人的年龄因素本身就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它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也决定了对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至关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于老年冠心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了论述。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232例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存活率和平均住院的天数。结果实验组即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即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法相比,手术治疗的手段更有利于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存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州区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海州区儿童营养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并从儿童保健的角度对儿童营养提出指导性意见。方法以我区7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平时开展儿童系统管理资料,并对我区8个乡镇(办事处)17003位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儿童的体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区7岁以下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城乡的差别。其中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率农村均高于城市,通过分析适时的断奶并适时的添加辅食可以有效的避免肥胖或者是营养不良的发生。结论总体来说我市的7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好的营养状况,建议进行科学喂养可以有效的保障7岁以下的儿童健康的正常发育。

    作者:尹兆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误诊为妊娠合并阑尾炎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王某,女,25岁,已婚。 G1P0,于2012年8月25日凌晨1点因“停经15+5周,发热2天伴右下腹疼痛1天”收住当地县医院妇产科。入院前曾在社区诊所青霉素抗感染2天,自述曾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急诊 B 超提示:宫内早孕,单活胎,双顶径3.3cm。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9.0倡109/L,中性粒细胞0.82。体检:体温39.1℃,心率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5/80mmHg,心肺听诊可,腹肌稍紧张,麦氏点及以上靠近右侧腰部均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妇检阴道无流血,宫颈光滑,宫底耻骨联合上方4横指。初步诊断妊娠合并阑尾炎,于入院当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由妇产科医师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无明显充血水肿,术中与家属沟通,家属仍同意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抗感染、硫酸镁保胎治疗。术后体温持续升高1天高达39.5℃,请外科会诊,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因误诊医疗纠纷,患者于8月27号转入某三甲医院产科继续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9.0℃,心率91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0/75mmHg,腹部伤口无红肿无渗血,腹肌稍紧张,伤口区拒按,伤口以上到右侧腰部均有压痛,肾区叩痛(+)。泌尿系B超提示: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肾盂轻度积水。血常规:白细胞19.7倡109/L,中性粒0.81。尿常规:白细胞3+。肝肾功能正常。诊断考虑:①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②阑尾切除术后。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静滴,12小时一次,配合物理降温,体温逐渐下降,3天后恢复正常,肾区叩痛阴性,4天复查B超肾盂积水明显吸收,一周后复查血象正常, B超双肾未见异常,因患者担心发热、用药等对胎儿的影响,完善相关引产手续行引产后出院。

    作者:郑艳;唐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治疗体会

    目的:简单分析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因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2010年3月,我们门诊预约同时收治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患者3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例。骨折部位:胫骨中上1/3骨折1例,中下1/3骨折2例,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骨髓炎病灶行采用病灶清创、内固定拆除、灌洗引流、取髂植骨、减张缝合创面等治疗,效果较好。结果经采用病灶清创、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取髂植骨、减张缝合创面等治疗,骨髓炎均得到控制,平均治疗28天。追踪2年无复发。结论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髓炎形成因素较多,应当早期发现,早期处置,待骨折基本稳定,及时拆除内固定,行病灶清创、灌洗引流,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等治疗。如清创扩创后创面较大可行减张缝合或旋转皮瓣、筋膜蒂瓣覆盖创面。

    作者:李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提高免疫力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采用综合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有RRTI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膳食调整及体育锻炼等提高免疫力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患儿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免疫组患儿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而在感染复发率上则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提高儿童的免疫力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缩短感染病程,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直接决定患者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注重随访、综合应用各种检查及监测肿瘤标记物是早期发现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再次切除肿瘤是佳治疗途径。

    作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健康状况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而为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社区卫生围产保健进行孕期保健和分娩的产妇2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产妇则采取针对性的孕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完善相关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工作。结果采取对照孕期指导后,两组产妇均安全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头围、体重的相关资料,观察组均显著占优,P<0.05;此外,观察组出现巨大儿、窒息、低体重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保健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应对分娩的心理接受能力,并且对提高新生儿健康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林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输液中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目的:总结高热惊厥在门诊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控制惊厥、退热、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气吸入、及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58例患儿病情全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抢救高热惊厥的重要环节。

    作者:白桦林;郑琼;邹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早泄患者12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B/C3组,A组采用单纯α1受体阻断药治疗,B组采用单纯阴茎背神经离断术治疗,C组采取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联合α1受体阻断药治疗,比较3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B/C2组治疗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治疗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泄的治疗将阴茎背神经离断术与α1受体阻断药联用不仅可以扩大适应范围,也能稳定治疗效果。

    作者:张战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母乳喂养早期存在的问题及护理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早期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分娩的80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产后母乳喂养护理;而实验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哺乳技巧、乳房护理等),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87.5%,混合喂养率为12.5%;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为70%,混合喂养率25%,人工喂养率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能够增进母婴健康,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康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预防体位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结果本组病人通过积极治疗和循证护理,均未出现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祥英;周木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排螺旋CT行头颈部CTA检查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16排螺旋CT行头颈部CTA检查中双筒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及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0例临床上疑似动脉瘤、头部血管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行头颈部CTA检查,全部病例均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对其造影剂调配比例、注射速率的控制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患者检查成功,影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患者无不良反应,1例因患者突发躁动,获得影像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结论正确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的用量,节省成本,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硕;杨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时慢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6年6月--2009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更年期时慢性胃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6-60岁、45-57岁;慢性胃炎病程分别为3-10年、2-9年,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均处于绝经期前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中上腹胀痛或隐痛、灼热、嗳气、月经紊乱、心烦失眠、阵发性潮热,手足心发热,自汗盗汗,常可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大于0.05)。

    作者:古献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