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丽
目的:探讨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出院患者治愈为85例(55.6%),好转为52例(34.0%),16例无效(10.4%)。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综合护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必不可少。
作者:李利敏;郭艳;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水富县网络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资料,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监测软件对5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2012年发病率总体相近,主要以病肝、肺结核、梅毒发病为主。2009年因肺结核、梅毒发病的大幅增加,导致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历年水平。2010年由于肺结核、梅毒发病的下降,导致年均发病率明显低于历年水平。结论加强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臭氧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选择臭氧液治疗,对照组24例选择传统的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26例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的总有效率(70.8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臭氧液,可提高总有效率,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早期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93.33%>76.67%),P<0.05。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剂后均得到缓解并消失。所有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患者平滑肌的细胞增殖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峰;陈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216例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108例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舒适护理)108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病患生理指标、心理状况的变化和护理结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手术后与手术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后在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等各项指标方面相比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101/108),护理信任度为94.4%(102/1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85/108),82.4%(89/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病患术后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
作者:张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降血脂治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药物疗法的目的是针对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使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本文概述了临床常用降脂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合理应用。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临床上优质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浸润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结核化疗方案配合中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护理组和传统组,每组有患者60例,其中传统组则是接受普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而护理组则接受优质护理,从心理解压到用药指导,到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停止咳血并两周内没有发生复发患者护理组有43例,传统组有22例,两组对照p<0.05。护理组有效患者咳血消失时间平均为35.4h,传统组则是54.lh护理组明显短于传统组,出血无好转或者加重患者即无效,其中护理组有4例,传统组有11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优质护理,优质于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芬;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海州区儿童营养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并从儿童保健的角度对儿童营养提出指导性意见。方法以我区7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平时开展儿童系统管理资料,并对我区8个乡镇(办事处)17003位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儿童的体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区7岁以下的儿童营养状况具有明显的性别和城乡的差别。其中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率农村均高于城市,通过分析适时的断奶并适时的添加辅食可以有效的避免肥胖或者是营养不良的发生。结论总体来说我市的7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好的营养状况,建议进行科学喂养可以有效的保障7岁以下的儿童健康的正常发育。
作者:尹兆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手术后产生胆瘘现象的原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30例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处理措施和疗效资料进行整合性分析。结论肝胆手术患者应注重胆瘘预防,若已发生胆瘘,应做好引流,若瘘出量较大,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并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胆瘘的发生。
作者:林永利;杨晓光;李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推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共10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66例,开腹手术38例。囊肿直径4.0.0-10.0cm,其中44例为双侧囊肿。比较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上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共3例,1例为腹腔镜组,另2例为开腹组。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医生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其在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方面较开腹手术优势突出,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心得,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并发3例出血。结论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张学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室急救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50例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手术室急救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急救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两组术前准备和护送交接以及完成基本支持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发性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流程干预,有效地缩短各个流程的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手术室急救护理中应用。
作者:穆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居第二位。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发现时已多为浸润癌。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普及防癌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减少宫颈癌发生的优先措施。为促进宫颈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存和生活质量,结合临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对妇女实施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秀菊;赵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针对我院门诊收治的3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均给予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对出现对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及宫腔积液等并发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此组患者实施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宫颈癌原发病灶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及时、细致以及全程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何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肩关节脱位临床较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传统中医手法复位绝大多数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今年临床所遇27例特殊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海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接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均为动脉介入先造影,再采用动脉溶栓法。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静脉溶栓法。结果患者出院后回访,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32例,无二次中风复发。对照组显效+有效病例20例,二次复发病例8例,无效4例。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治疗后二次复发几率低,机体功能恢复良好,且能减少全身静脉用药对机体的损伤,FAM指数、BI评分都能较好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弘;赵慧荣;吕原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合理应用-治愈疾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不当-可使病人遭受其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失误;药品质量问题。下面以我院儿科为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如下:1指征不明确对于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患儿病情轻重,有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应用抗菌药物,有些一开始就用三线抗菌药物,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万能药物来应用,甚至认为所有抗菌药物越新越好,越贵越好,使无指征用药的现象愈演愈烈。
作者:高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总结了1000例妇科微创腹腔镜手术病人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后监护等。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的术后监测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
作者:赵巍;王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高达8-13.7%,因此,必须分秒必争、及时准确的进行急救,才能挽回患者生命。
作者:和琼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修补术进行治疗。记录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手术、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比较两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手术、住院和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传统的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短等优势,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李益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