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刘英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分析我院目前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多方的研究与讨论,得出了较为完善的防范对策。结果显著的提升了医疗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使其具备了一定的防范意识。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用切实有效的防范对策,明显加强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也提高了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自1997年问世,其美容效果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我院自2001年9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至2010年1月共实施胸乳晕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22例,取得满意效果,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女12例,男10例。年龄18-51岁,(30±12)岁。22例均无意发现有颈前有包块、偶有颈前压痛、呼吸不畅,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术前均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测定,均正常。彩超提示肿瘤均位于单侧、单发;位于右侧16例,左侧6例;直径0.8-1.8cm。无颈深淋巴结肿大。术前均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无合并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根据术前查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甲状腺肿瘤位置,按照甲状腺良性肿瘤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17例甲状腺乳头状微癌、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并得到同意后,术中改行腔镜下甲状腺癌功能性根治术,将患侧甲状腺完整切除,再将峡部及对侧叶大部分切除,同时彻底清扫中央组淋巴结,如果发现有肿大淋巴结送检快速病理。

    作者:任姗;国艳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0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n=200),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系统健康教育,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实施社区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较健康教育前及同期对照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糖控制达标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42%),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是配合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及其应对方式

    随着当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各方面和病人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理工作充满高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处于持续高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护士的个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也影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为了减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让其更好的工作。需要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领导者在平时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护士的压力,另外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孟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

    精神病患者随时可能产生各种冲动行为。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会不时遭遇到患者的冲动伤人行为,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加强护士对患者的各种冲动行为的防范,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

    作者:耿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它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危害,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第四大杀手,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出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快速蔓延的趋势;艾滋病带来的灾害是深重的,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董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胃癌的病死率及发病率极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1]治疗胃癌的一般方法为手术治疗,且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对治疗胃癌方法的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且实施于临床。微创与D2根治术均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坚持手术结合化疗的方法也经临床践行证明其可行性及优越性。[2]下面对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作出以下综述。

    作者:黄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视慢阻肺疾病的共病,尽早介入中医药治疗

    炎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发病中居重要地位,炎症反应贯穿于病程的各个阶段,在COPD的早期,肺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已启动。肺局部炎症通过IL-6、IL-1 b、TNFa等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氧化剂等介质随血液“播散”至全身,因此除肺局部炎症导致大气道粘液分泌增加,小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进行性加重的呼吸道病变外,反映在肺外的全身性炎症亦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启华;王改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小儿感冒发热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治疗前后平均体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小于对照组(7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39±0.37)d,显著大于观察组退热时间(1.25±0.16)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大于观察组(10.00%)。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镜诊疗中丙泊酚联合咪达锉伦应用静脉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静脉麻醉的方法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惠者100例年龄在16-70岁之间心肺功能正常者,将其分为无痛肠镜组50例,和传统肠镜组50例作为对照,无痛肠镜组50例患者行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并与普通肠镜组在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耐受性等方面做对比。结果无痛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应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行无痛肠镜检查起效快、苏醒快、可控制性强,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其恐惧心理,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检查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徐忠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医疗资源的分析

    目的:分析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医疗资源的策略和效果。方法在遵照国家相关指标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医疗统计功能进行我院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结果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医疗资源配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的床位数量不够、医护人员不足等等,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匀等等,通过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管理后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结论合理的运用医疗统计指标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提高医疗资源管理和分配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成;郭影芳;窦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观察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均配合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配合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后,术中未发现有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经6-16个月随访,未发现并发症,也无假肢松动或周围骨折现象。结论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前、术中及术后配合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海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经盆腔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已成为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可明显缩小宫颈癌病灶,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和亚临床播散率。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对2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前介入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芳;陈黎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在病房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执业,患者的满意就是护理服务优质程度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院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患者服务的需求。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数字胃肠与胃镜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对比

    研究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检查在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来20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了数字胃肠造影与胃镜检查的区别。

    作者:曹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美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施

    目的:分析护理美学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将100名同届护理本科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理论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实践教学。对两组学员的终考核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美学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能大大提高学员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龚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患者的减压窗张力显著下降,偏瘫及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GCS评分明显提高,全脑室系统尤其是侧脑室明显缩小。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

    作者:郑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常规标本的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中血常规标本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个健康体检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观察其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下,不同时段变化情况。结果8h范围内标本测定参数无明显变化,24h 范围内血常规标本的 MCV 参数、PLT参数、PDW参数及MPV参数均出现显著性变化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对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作者:吕正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包虫残腔处理的几种方法

    目的:提高肝包虫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肝包虫的并发症及手术方法。结果肝包虫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仍然末明显减少。结论根据肝包虫的位置、大小、包虫的多少而决定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阿布力克木·吾甫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重症心衰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硝普钠与硝酸甘油在治疗重症心衰疾病方面表现出的疗效,进行比对研究。方法选择110个重症心衰病例,硝普钠组66例,硝酸甘油组44例,进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硝普钠组总有效率为87.9%,硝酸甘油组总有效率为63.6%。结论硝普钠在治疗重症心衰方面更加具有疗效。

    作者:邱焕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附58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保乳根治术组(5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58例),术后常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保乳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93.10%、82.75%,改良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2%、86.20%,两组中、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局部复发率8.62%,远处转移率5.17%,改良根治手术组局部复发率6.89%,远处转移率5.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保乳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根治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疗和全身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与根治术疗效相近,但保乳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德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