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波;王小东;德力格尔图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收治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后用药、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者均痊愈,术后视力>0.6者100例,0.6-0.4者44例,<0.4者6例。结论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策略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所接收了88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前置胎盘宫颈环扎患者的期待天数平均在31d,其中有47例在通过保守治疗之后,孕产妇孕周在35周以内终止妊娠的有21例,而孕周在35周以上的有24例终止妊娠。结论及早对前置胎盘进行诊断与处理,且实行期待疗法,使胎儿生长至足月后进行终止妊娠,不仅能够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能提升胎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52例MP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起病较急,咳嗽剧烈,少痰,肺部体征轻微,但胸片和肺部CT表现重,病变多位于右下肺,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结论 MP是年长儿大叶性肺的重要原因,临床症状重,易合并肺内并发症。采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效果佳。
作者:李文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接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均为动脉介入先造影,再采用动脉溶栓法。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静脉溶栓法。结果患者出院后回访,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32例,无二次中风复发。对照组显效+有效病例20例,二次复发病例8例,无效4例。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治疗后二次复发几率低,机体功能恢复良好,且能减少全身静脉用药对机体的损伤,FAM指数、BI评分都能较好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弘;赵慧荣;吕原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F(芬太尼)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B(布托啡诺)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两组均在1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效果满意两组相比无差异,但呼吸抑制、呛咳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分别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复合布托啡诺呼吸抑制、呛咳发生率更低,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王文珠;王冉;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老年人由于冠状血管老化,心脏储备力逐渐减低,加之有害的心室壁张力增加,心肌顺应性差,一旦发生心内或心外或新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心力衰竭,特别是单纯左心衰,临床上一般无水肿,常因咳嗽有痰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因而延误诊断。
作者:赵震红;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电针组用电针结合牵引治颈椎病36例,温针组用温针结合牵引24例,观察及统计术后疗效及施术耗时。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8.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电针组施术耗时少,明显提高治疗效率。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电针结合牵引疗法治疗效率更高。
作者:庄建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针对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早期预防性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心肺功能监测等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应用。结果老年冠心病急症患者经过早期的预防护理治疗,病情得到好转,护理效果十分有效。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老年冠心病急诊患者的病情,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治疗。
作者:谢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46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大直径≥8cm,子宫体积>12孕周)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8mim,术中出血量平均86ml,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经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应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对于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肾内科的74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8.38%,对照组为75.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Scr、BUN、Cys-C、Ccr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Hb、Alb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对于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家属接受知识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 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出院指导,而实验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按照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要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并在患者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后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脑梗死偏瘫知识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得分,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与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情况进行对比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对比,观察组在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成功率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要比传统手术治疗优势明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方法,宫腔镜手术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增强对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控制诱因的认识。方法分析98例肝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所起的作用。结果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肝性脑病、低钠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高血容量至脑水肿、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结论肝衰竭并发意识障碍的原因较复杂,病死率高;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时去除有关诱发因素可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有效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现状,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详细统计了我省各级卫生监督稽查科人员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构成情况以及稽查工作开展情况。结果调查发现我省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存在稽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稽查文书使用率很低等问题。结论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加强稽查人员队伍建设等途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耿继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6例进行血液的采集,其中采用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采血的为观察组,采用普通的玻璃采血管进行采血的为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这两组的12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这两组检测的结果的稳定性。结果经两组检测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12项的生化指标检测的指标无较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经过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检测结果得出,观察组血清的稳定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血清的稳定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可以促进血液的稳定性。
作者:张巧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常常由于原本心功能差,手术打击大,并发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从而导致肾灌注不足,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而腹膜透析是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操作方便简单、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优点。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与水、电解质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的。对于心脏病术后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无疑是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措施。而进行腹膜透析,护理是否恰当,严重影响着腹膜透析患者以后的生存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掌握腹膜透析的护理,对于一名心脏外科的护士,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10年9月--2013年5月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均经腹膜透析痊愈,报道如下。
作者:罗良琴;刘惠;廖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食品中含有着多种有害微生物,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但是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检验周期长、效果低,因此需要将高新的技术应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检验中,提高食品检验的效果。本文笔者分析了检验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常规方法,目的是为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小东;欧雁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对这些患者随访18个月-10年,平均30个月。1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方法,优8例(17-18分)、良5例(13-16分)、中2例(9-12分)、差1例(<8分)。结果这些患者中没有出现感染以及血管损伤、松动、脱位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洪波;王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不一[1],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劳动耐力下降。我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2年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63例,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许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