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芝
目的 了解大连市中山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方法 依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大连市中山区2010-2012年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公共场所公用物品7472件,总合格率为95.99%;2010年合格率为93.23%;2011年合格率为95.33%;2012年合格率为97.47%.检测项目中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6.15%、89.84%和99.0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高,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显著高于细菌总数的合格率.结论 自从2011年<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卫生部门加大卫生监管力度,提高全区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确保了辖区的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李琦;姜大栋;戴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即可,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疗效.结果 给予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49%,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8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伟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荆肤止痒颗粒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风热证丘疹性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既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给予荆肤止痒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荆肤止痒颗粒治疗小儿风热证丘疹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且不会对患儿造成毒副作用.
作者:李柏;赵文青;黄瑞红;冯海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诱因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2010年2月-2012年6月诊治的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产科急性DIC的发病诱因是妊高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死胎等.成功抢救47例,治愈率90.4%.结论 早期诊断、祛除诱因、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显著提高DIC的治愈率.
作者:张苏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延缓疾病发展,总结8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的护理经验,推广其护理方法,以促进COPD病人尽快康复.方法 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合理氧疗,用药指导,有效地排痰,积极预防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结论 COPD病人的康复与护理干预密切相关.
作者:张文利;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 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并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与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增高是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输液已经作为一种临床基本的治疗手段,作为一名综合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也要随之提高.输液能使机体获得水分营养和药物治疗,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静脉穿刺能否一次成功非常重要,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治疗与抢救.
作者:郝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2012年7月肝胆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候手术天数、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等作为评价指标,将CNP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组)和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NP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候手术天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诊疗费用,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康复、节约资源、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体现护理人员工作劳动价值,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活动的满意度.
作者:王书霞;曹秋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深入探讨儿科肺炎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肺炎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检查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析.结果 对本组100例儿科肺炎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临床结合X线诊断儿科肺炎,可大大提高儿科肺炎的诊断率.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妇消炎栓与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疗1、2个疗程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妇消炎栓配合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既简单又十分重要的环节,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现状是决定致病菌传播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基本也是重要的因素.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婴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方法 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佝偻病婴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一样的给药和护理措施.结果 佝偻病所照成的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等情况基本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婴儿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机能变化.
作者:汪晓霞;肖绪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我院8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在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65例,非手术治疗15例.根据GCS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经过治疗,恢复良好58例占72.5%;死亡的患者有6例占7.5%;伤残的有16例占2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会引起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及时的救治对患者术后的影响较大,所以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关键的作用.
作者:豆国平;梁海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综合干预措施,1年后比较两组血糖、血脂的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生物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尿病的认知、遵医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干预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辨证施护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营养神经、抗病毒、中医中药等方法为90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并对患者辨证施护,对患者神经痛缓解的程度以及带状疱疹的皮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经过一周的治疗后,疼痛消失并且皮疹消退的患者比例为90%,疼痛完全消失、全部皮疹均消退者为81例,疼痛基本消失、皮疹基本消退者有9例.结论 带状疱疹病人在接受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再配合完成辨证施护,患者疾病状况恢复良好,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元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方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黄芪是君,补气升提,起主要作用;人参、白术、甘草是臣,益气健脾,辅助黄芪;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而柴胡、升麻协同参、芪升提中气,起到佐使的作用.全方补气健脾与升提中气之功并举.主治脾胃气虚、阴火内生、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摄纳无力所致诸证,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
作者:王丽芳;牛广斌;付正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子宫外妊娠,亦称异位妊娠.本文对子宫外妊娠的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焦健;左欣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均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及氯胺酮,治疗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及咪唑安定.观察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心率明显小于对照的,t=8.42,P =0.014<0.05;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t=4.57,P =0.045<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0%,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0%,χ2=3.92,P =0.048<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秋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通常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蒋黎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术(PDT)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2011年4月期间ICU室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82例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中,治愈75例,死亡7例,成功率91.46%.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术后护理、口腔护理和气道湿化护理等,可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红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