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金旭欣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实施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仅7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0.8%.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中护理工作占据中重要的地位.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抢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她们的手术指征、出血原因、出血量及干预方法.结果 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是主要原因,为凶险的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大出血,12例产妇中7例为两种原因并存.结论 对常规处理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纱条可有效止血,降低子宫切除率,保留妇女的生育功能.

    作者:杨湘敏;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毒蛇咬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治疗毒蛇咬伤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5例毒蛇咬伤患者,西医组使用西医治疗方案,中医组使用中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脏器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的显效率不同,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时间方面不相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四项方面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急诊毒蛇咬伤,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忠立;曹小平;赵世桥;蒋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5例老年性耳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65例老年(60岁以上)性聋患者的护理.总结老年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出院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老年性聋这种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年患者更渴望得到尊敬和关爱,其心理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涂冬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传统开放性手术与血管腔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传统开放性手术与血管腔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临床疗效,综合分析其各自优势.方法 选取本院2008-2011年本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组,观察组为血管腔内隔绝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诊3-5年.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大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腔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临床效果较好,创伤小,康复快,虽晚期并发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做好预防可以防止其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操作

    目的 研究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以及安全性,以寻求好的操作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并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71例,总结手术操作与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 本组71例患者有63例顺利地完成单孔手术,手术成功率为88.73%,平均手术时间为48.3min,平均出血量为20.5ml,术后住院3-6d后随即顺利出院.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则瘢痕隐蔽,不易被察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6例婴儿佝偻病临床治疗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婴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方法 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佝偻病婴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一样的给药和护理措施.结果 佝偻病所照成的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等情况基本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婴儿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机能变化.

    作者:汪晓霞;肖绪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

    笔者以多年的工作致力于通过本文研究肠梗阻病因的变化及事件中我们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的实践依据为我们医院的肠梗阻214例病例.在我们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主要病因结直肠肿瘤居是容易发生的一种状况,粘连性肠梗阻所引起的则紧邻其后.对于不同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我们治疗方法前者以手术为主,急诊一期左结肠肿瘤切需要我们中和考虑相关的情况加以审慎处理.

    作者:王玉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法对早期深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试验(即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治疗的疑似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痰培养,并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及纤支镜肺泡灌洗液中的(1-3)β-D-葡聚糖进行检测.结果 痰培结果显示病原菌主要为两大类,念珠菌与曲霉菌,感染例数分别是178例和14例,其中确诊的有38例,临床诊断病例有32例,拟诊有58例,定植有64例.血清样本的葡聚糖浓度在诊断指标分组中和灌洗液具有一致性.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与痰真菌培养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的特点,是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早期、快速的方法,其与痰培养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马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B超诊断的特点以及具体诊断价值,为后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工作提供合理性的参考意见.方法 对我院接受的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B超诊断检查工作,诊断位置在患者的右下腹以及全腹,将诊断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结果 通过手术以及病理的全面证实接受B超诊断的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终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结论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检查俨然已经成为诊断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状态.

    作者:许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尼尔雌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151例临床报告

    目的 减少绝经后妇女取环时的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取环成功率.方法 尼尔雌醇片4mg顿服,于服药后一周取环,取环前先用利多卡因注射液于宫颈行局部麻醉,3-5分钟后按操作常规实施取出宫内节育器.结果 151例均在常规操作下顺利取出宫内节育器.结论 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应用尼尔雌醇配伍利多卡因,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器的成功率,且价格低廉,用法简单,是基层医院可以推广使用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总攻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总攻疗法的效果.方法 观察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总攻疗法的效果,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0例做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总攻疗法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作者:李升莹;应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中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中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未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实验组在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帕丽达·阿皮孜;巴尔夏古丽;张瑾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通络胶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络胶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行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服通络胶囊,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血液动力学及炎性反应介质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QTd平均值小于对照组,6-keto-PGF1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TXB2的含量小于对照组,CRP和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胶囊可以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提高斑块的稳定性,降低再次发生堵塞的危险,改善患者局部血流,调节体内炎性反应,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天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0-2011年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成效分析

    统计我院2010-2011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情况,分别从住院人数、平均年龄、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支出和疗效分析综合讨论.意在揭示糖尿病患者人群日趋庞大,并发症越来越多,人们重视程度开始提高,住院治疗成本明显增加,社会负担加重.

    作者:赵宏宇;厚卫东;张晓芳;徐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64例在住院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不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总共跟踪12周.结果 两组评定结果比较发现,PANSS、PSP、NOSIE评分差异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住院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帅;韩丽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胃癌患者85例,选取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胃镜诊断,分型为溃疡的患者所占比例比平坦型以及隆起型的患者明显要高,且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该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胃镜检查,对胃癌分期结果的诊断为:早期胃癌17例,进展其胃癌68例.通过胃镜进行诊断的患者,其中12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14.1%,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诊断的患者,其结果与通过胃镜进行诊断的患者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病理与胃镜检查,必须进行相互间的协作,并将经验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快速、及时地将胃癌诊断出来,从而把握住治疗胃癌的好时机,这对胃癌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朝庆;刘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海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上海徐家汇街道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方法 首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专业人员根据诊断量表明确诊断出其中肯定和很可能痴呆患者206例;然后再针对这些痴呆患者家庭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入户调查痴呆患者的照顾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问卷、能力感受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照顾者的负担分项.结论 老年痴呆患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而痴呆患者的照料者负担重,有痴呆患者的家庭负担重,呼吁社会重视.

    作者:汪莉;马勇;蒋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颅脑损伤的16例急诊救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救治结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 适当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其它合并损伤,牢固的颈椎固定是急诊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哈达喜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1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与术后护理工作.结果 3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经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与有效治疗,其中10例患者康复出院,23例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5例患者全身瘫痪.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密切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增加了康复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聂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72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且两组间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然对于降压治疗方面则是表现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而言应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方式,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的有效控制.

    作者:洪霞;刘国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