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计平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病征的疾病.就我科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人资料 选择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86例,男67例,女19例,年龄22-69岁.
作者:陈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亦不少见.全年均可发生,占小儿肺炎的10%-20%,流行年份可达30%.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胞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研究发现,有的患者可由血液、脑脊液、胸腔液、心包液及皮疹水庖中分离出MP.证明MP可以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器官系统的疾病.
作者:王蔼红;卢石;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火针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筛选的12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例)给予火针+拔罐,对照组(40例)单纯火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火针+拔罐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眼科门诊护理体会.方法 在就医环境、医患关系、专科处置、健康指导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人性化服务.结果 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通过各种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缩短病程.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殷波;李丹;李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NCPAP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24%,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显著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给予关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65例老年(60岁以上)性聋患者的护理.总结老年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出院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老年性聋这种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年患者更渴望得到尊敬和关爱,其心理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涂冬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通气不足等呼吸障碍并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病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通过扩大咽腔,降低气道的阻力,增加通气量,可明显缓解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暂停的症状,有效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OSAHS有效的手段之一[1].
作者:王明朝;邹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生长抑素是一种有着较为突出疗效的药物,属于肤类激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文选取12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咪替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药后24h、48h的治疗状况.结果 对照组在抑制消化道止血方面有效率63.6%,要低于观察组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药效起效较快,使用方便,安全,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少,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疾病中有重要作用,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马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预警及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200例肝病患者的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及AFP-L3,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判断标准以AFP-L3%≥10%者为阳性).结果 ①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01);低浓度AFP(AFP<200ng/ml)原发性肝癌组AFP-L3(%)经过临床检验也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1).②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比较不同浓度的AFP(%)均值和阳性率,相互间的差异值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结论 经过临床研究,我们认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细胞诊断、预警及与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深;成敬锋;何兰香;李宇鸣;唐光定;陈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6例(26眼)慢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3年,26例(26眼)中,治愈13眼,好转10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88.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避免面部切口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邹云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周期为14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38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1.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可靠,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苑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指导对策.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指导,然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疗效.
作者:王尚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双胎妊娠分娩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ASA为1级至2级的双胎产妇共50例,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新生儿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头痛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而言,其麻醉起效速度更快,且麻醉程度更完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非常显著,但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与术后头痛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双胎妊娠分娩产妇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直接饮用含酒精水建立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方法 取BALB/c小鼠12只,通过直接喂食小鼠10%酒精水制备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喂养8周后,morris水迷宫和HE染色分别检测模型组小鼠行为学和脑组织改变.结果 模型组小鼠除嗜睡、行走不稳外,体重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0.0001);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显著;脑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空泡、细胞胞质增大、排列疏松.结论 直接饮用一定浓度的酒精水可以用于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制备,造模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叶覃;马文俊;史小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骨折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降低,患者手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给予住院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其康复锻炼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丽娟;张雪梅;安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门诊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窗口,做好门诊的导诊、疫情报告等工作,有效防范突发事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会给患者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
作者:李锦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随机抽取某地区2-13岁儿童2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以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其中1200例儿童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作为观察组;另外1000例儿童不实施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儿童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比较其阳性率,并对经过预防接种后仍HBsAg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免疫人群效果理想,加强性接种有利于降低大规模接种中不可预知因素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提高预防性接种的效果.
作者:王起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羊水补充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5d、8d、分娩期的羊水指数与治疗前1d相比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皆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合理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羊水补充疗法的期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对胎膜早破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应严格把握,尽可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孙风艳;连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输液已经作为一种临床基本的治疗手段,作为一名综合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也要随之提高.输液能使机体获得水分营养和药物治疗,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静脉穿刺能否一次成功非常重要,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治疗与抢救.
作者:郝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取可吸收肋骨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53.37%),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姜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