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李小静;锅红芬

关键词:胃镜, 外科病理, 胃癌, 诊断,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对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胃镜诊断,与隆起型、平坦型相比,溃疡型患者所占比率明显偏高,(P<0.05).且早期胃癌患者10例(16.67%),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83.33%).其病理组织包括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以及息肉等等.胃镜诊断结果,有6例(10.00%)误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不能单独进行,要彼此合作,相辅相成,才能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及时为患者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康妇消炎栓配合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妇消炎栓与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疗1、2个疗程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妇消炎栓配合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间质性肺炎1例护理体会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通常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蒋黎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孕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的体会

    在产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是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医护人员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有计划、有目的 、系统地对孕妇采取多方面、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宣教,并利用专业的魅力影响和改变产妇的健康状态,密切了护患关系,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吴红芬;徐娟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和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腹股疝气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切口行疝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试验所选用的60例小儿腹股疝气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经过随访后均未发现复发状况.结论 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中效果较好,正常情况经过随访后,不会出现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世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观察雌-孕激素联合用药对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联合用药对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新生化颗粒冲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雌-孕激素进行联合治疗,同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9.19%,研究组的治愈率为86.49%,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的同时服用抗生素治疗人工流产不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加快子宫内膜的修复,改善月经周期,减少阴道流血,从而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的胃溃疡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的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40例,均有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史,且经胃镜检查均诊断为胃溃疡;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及泮托拉唑与瑞把派特联合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泮托拉唑组给予服用泮托拉唑(每次40mg,每日1次);对联合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每次40mg,每日1次)和瑞巴派特(每次0.1g,每日3次).治疗6周后,对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暖气症状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治疗前、后的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溃疡均有改善,且联合组的胃溃疡改善情况较泮托拉唑组更好.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比单用泮托拉唑能够更好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尹立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责任制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医院已经开展此工作很长时间,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健康教育对提高心肌梗塞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较少复发率,预防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责任制护理质量,并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作者:朴香兰;全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直接饮用含酒精水建立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方法 取BALB/c小鼠12只,通过直接喂食小鼠10%酒精水制备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喂养8周后,morris水迷宫和HE染色分别检测模型组小鼠行为学和脑组织改变.结果 模型组小鼠除嗜睡、行走不稳外,体重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0.0001);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显著;脑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空泡、细胞胞质增大、排列疏松.结论 直接饮用一定浓度的酒精水可以用于慢性酒精摄入脑损伤小鼠模型制备,造模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叶覃;马文俊;史小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具体护理经验,争取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具有积极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90例诊治体会

    我院2001年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8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7例,女33例,年龄6-68岁,平均37.2岁.单脏器损伤49例,多脏器损伤41例.其中脾破裂36例,小肠破裂27例,肠系膜血管破裂18例,肝破裂26例,结肠损伤8例,肾挫伤5例,腹膜后血肿12例,十二指肠破裂5例.胰腺挫裂伤5例.膀胱破裂5例.腹部以外合并伤42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8例,合并骨折22例,合并胸部损伤12例.

    作者:叶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职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绵阳市某高校为例

    目的 了解高职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 应用自编量表对某高职医科院校6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全面,希望通过专业、正规的渠道和多样化的形式学习.结论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态度,合理安排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作者:窦温暖;毛丹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高龄患者易于患急性胆囊炎疾病,此疾病多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高龄患者多对疾病耐受,对炎性反应波及胆囊周围的患者,腹痛较重,范围也相对较广.

    作者:王洪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中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中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未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实验组在用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保留灌肠对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帕丽达·阿皮孜;巴尔夏古丽;张瑾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细菌感染组8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0例)及5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CRP、白细胞(WBC)计数及其分类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A组)血清CRP和WBC计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B组)和对照组(C组)(P均<0.01);非细菌感染组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CRP浓度与WBC计数呈正相关(P<0.01),该组经抗生素治疗,疾病控制后血清CRP和WBC计数明显低于控制前(P均<0.01).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检测CRP浓度对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判断病情变化以及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赵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安宫黄体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安宫黄体酮联合察桂枝茯苓胶囊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9例随机分为两组,19例为对照组,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服用安宫黄体酮,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安宫黄体酮(10mg/次,1次/天)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二组患者服药时间都持续3个月.对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评定.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进行比较:通过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有2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有5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4%,比较两组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服用药物后症状积分进行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安宫黄体酮联合察桂枝茯苓胶囊,疗效准确、安全.对基层医院而言,安宫黄体酮是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式,具有各项适宜性的特征.

    作者:范青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醋酸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中出现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一个常见但又十分危险的疾病之一,止血是治疗中的关键.静脉点滴醋酸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抢救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静脉点滴奥曲肽过程中会出现渗漏现象.不仅会造成局部肿胀和疼痛,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以及功能障碍,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并延长了疾病的康复[1].

    作者:温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轻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口服,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睡眠、喘息、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根据儿童哮喘疗效判断标准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能够有效抑制患儿哮喘,起到收缩,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吸入激素的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许仙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坚持科学指导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

    随着上虞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也日益增多,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几点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思考.

    作者: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实施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仅7例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0.8%.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中护理工作占据中重要的地位.

    作者:金旭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量离心柱法检测AFP-L3的临床应用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预警及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200例肝病患者的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及AFP-L3,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判断标准以AFP-L3%≥10%者为阳性).结果 ①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01);低浓度AFP(AFP<200ng/ml)原发性肝癌组AFP-L3(%)经过临床检验也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1).②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比较不同浓度的AFP(%)均值和阳性率,相互间的差异值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结论 经过临床研究,我们认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细胞诊断、预警及与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深;成敬锋;何兰香;李宇鸣;唐光定;陈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