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萍
目的 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潘桂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均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及氯胺酮,治疗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及咪唑安定.观察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心率明显小于对照的,t=8.42,P =0.014<0.05;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t=4.57,P =0.045<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0%,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0%,χ2=3.92,P =0.048<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秋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及预后.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共35例,均为我院儿科急诊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CPR患儿,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意意外1例,心源性1例,休克1例,呼吸性27例.疾病分布:恶性疾病1例,心血管疾病9例.本组31例患儿到院就诊时心跳停止15例,呼吸停止16例,其中呼吸停止者抢救总存活率明显高于心跳停止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体系在我国尚处于完善和发展的阶段,尚未有效控制儿科心跳、呼吸停止患儿死亡率,救治总有效率不高.需加强儿科急救基础知识的普及,开展全面整体的健康宣教,重视生存链的各个环节,以使CRP的抢救成功率大限度的提高,以改善预后,保障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黄科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术中冰冻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准确率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我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乳腺癌分类方案,判断肿瘤组织级别,进而研究影响准确率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术中冰冻与术后病理的组织级别的总体符合率为82.50%(66/80).其中Ⅰ、Ⅱ、Ⅲ级乳腺癌符合率分别为54.17%、70.00%、81.25%.对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冰冻所得结果中15.00%(12/80)肿瘤级别上升,7.5%(6/80)级别下降.所举80例肿物组织学大小的整体符合率为85.98%.肿物组织学大小在3cm之上,则符合率为94.12%(16/17),肿物组织学大小为3cm或在3cm之下,则符合率为87.30%(5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冰冻诊断乳腺癌组织级别、肿物组织学大小与术后病理结果并不完全符合,一般情况下,肿瘤分化越差,肿物组织学越大,术中冰冻与术后乳腺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相应越高.
作者:邓学田;齐文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热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无毒副作用,主要根据肿瘤血管形态学特点,肿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量低于临近正常组织10%左右,对肿瘤细胞加热至41-43.5度,致使肿瘤组织受热后散热不良,温度一般高于正常组织5-10℃,造成肿瘤和正常细胞间的温度差和氧合差,利用肿瘤细胞对高温的敏感性,对肿瘤细胞选择性破坏作用,破坏了肿瘤的内环境.高温可导致细胞死亡,能抑制放射损伤的修复,同时与放疗化疗有协同作用,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作者:韩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分娩的结局.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分娩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产妇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分娩的48例无子宫肌瘤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情况作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结局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足月对分娩对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有不良影响.
作者:阮其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对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4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有效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手术成功率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作者:李雪;刘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分析60岁以上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特点.方法 将2008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非老年患者组(年龄小于60岁)与老年患者组(年龄大于60岁)两组,对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变分布范围及病变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均为常见症状,老年组患者上述症状较非老年组多见,但二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老年组病变范围以直乙状结肠(38.2%)、左半结肠(20%)及全结肠(20%)较为常见,单纯直肠(3.6%)或右半结肠较少见(3.7%)与非老年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特征临床表现与非老年组无显著差异,便秘与腹泻交替较为多见,在内镜观察下有一定的特点,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及时治疗.
作者:魏秀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表浅性膀胱癌进行彻底切除,术后即刻或24小时内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mg+灭菌注射用水20ml)化疗治疗表浅性膀胱癌29例.结果 一次性切除本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29例,3个月至24个月进行术后随访,其中共2例复发,再次以相同方法治疗,定期进行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疗效确切.
作者:汤祺;陈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25例行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及处理.结果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侯晓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预后良好.危重患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病死率高.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多见,呼吸频率、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白细胞、血糖升高等.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146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经过精心的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尹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置管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析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在服用与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患者中出现的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差异.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共20例患者平均年龄(56±10.2)岁,1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10例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未有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者,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出现导管堵塞者2例,静脉血栓形成者3例.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预防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居民,因胸骨后疼痛1天,就诊荔波县人民医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牵涉到两侧胸部及上腹部,偶放射到后背部,伴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有反酸,嗳气,上腹胀痛,无呕吐、吞咽困难,纳差,厌油,无胸闷、气促,立即作心电图检查,示正常范围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学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诊断考虑胃食管病变,建议完善胃镜检查,后患者自行转到上级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就诊,作胃镜检查示: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②食管上段息肉?③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周仕涛;周兴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即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惑,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魏义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白癜风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检测,研究Hcy是否与白癜风的发病有关.方法 将30名白癜风患者(年龄介于22-55岁,男女各15人)和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排除可能影响血清Hcy的因素后,通过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样品中Hcy的水平.结果 白癜风患者的平均Hcy血清水平(23.45±10.11)显著高于对照组(10.21±4.65μmol/L).男性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27.99±12.42vs15.85±6.12μmol/L;p<0.001);对照组亦然,男性对照组高于女性(13.63±5.27vs11.98±4.02μmol/L;p<0.001).Hcy水平与白癜风的活动性相关,在进展期的患者显著高于稳定组(28.34±14.75vs14.55±4.36μmol/L).结论 升高的Hcy水平可能是白癜风易感个体的一个促发因素.我们推测Hcy与白癜风的进展有关,Hcy可能为白癜风病情进展的一个新的指标.
作者:陈剑峰;沈宗坤;王辉;许爽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同时它还是一种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同时没有呼吸抑制作用的麻醉剂.此药物在1999年的时候被允许在病房镇静领域内应用.近年以来有关的应用和有关研究结果都表明,右美托咪啶除了具有上述这些特点以外,还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和抗寒颤等作用.本文从右美托咪啶的药理学性质及其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入手来对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和介绍.
作者:余孔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改变孕妇体位矫正胎方位在产程中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孕产妇在产程中选择50例给予临床指导改变体位,观察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结论 通过两组对照观察,研究组在产程中改变体位是有效的,并且能降低母儿并发症.
作者:曲凡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运用Olympus LTF-240内科胸腔镜进行检查并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8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活检后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肺癌胸腺转移18例,风湿性胸膜炎3例,乳糜性胸腔积液2例,红斑狼疮2例,渗出性胸膜炎1例,未能确诊者3例,确诊阳性率为94.6%.在手术和术后存在的并发症较少且轻微,主要以疼痛为主,38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术中及术后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变化.结论 内科胸腔镜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确诊率高,有助于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呼吸科医生可操作而且安全性较高的微创诊疗手术.
作者:梁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延缓疾病发展,总结8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的护理经验,推广其护理方法,以促进COPD病人尽快康复.方法 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合理氧疗,用药指导,有效地排痰,积极预防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结论 COPD病人的康复与护理干预密切相关.
作者:张文利;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天性胆道闭锁症患儿25例,行Kaisi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结果 25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1年内胆汁排出率为80%,黄疽消退率为84%,患儿身体黄疸减退,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Kaisi术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兰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