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55例临床分析

魏秀芝

关键词:溃疡性, 结肠炎, 老年人,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60岁以上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特点.方法 将2008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非老年患者组(年龄小于60岁)与老年患者组(年龄大于60岁)两组,对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变分布范围及病变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均为常见症状,老年组患者上述症状较非老年组多见,但二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老年组病变范围以直乙状结肠(38.2%)、左半结肠(20%)及全结肠(20%)较为常见,单纯直肠(3.6%)或右半结肠较少见(3.7%)与非老年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特征临床表现与非老年组无显著差异,便秘与腹泻交替较为多见,在内镜观察下有一定的特点,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及时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VSD在火器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VSD在火器伤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将25例火器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敏感抗生素、换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予敏感抗生素、VSD持续负压引流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口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VSD在火器伤治疗中有明显的优越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创面愈合、减少骨髓炎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李加户;王德自;陈德省;朱林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性咽喉异物感的临床分析

    咽部异物感是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我们门诊对来诊的213例主诉咽部异物感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在这些人中,功能性疾病患者51例,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3.9%;患各种器质性疾病者162例,占咽异物感总数的76.06%.器质性疾病者包括炎症、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54例,占器质性疾病的33.3%,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6.4%;临近器官恶性肿瘤患者有48例,占器质性病变的29.6%,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2.5%;其他病因如茎突过长、扁桃体结石、环咽肌痉挛、甲状腺肿等60例,占器质性疾病的有37.0%,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8.2%.

    作者:刘跃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半结肠癌内侧入路切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右半结肠癌采用内侧入路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3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内侧人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肠道排气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对复发及转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1.7±19.6)min,平均淋巴结扫清数目(16.8±3.7)个,术中平均出血量(75±22)ml,平均排气时间(65.3±17.6)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5±1.5)d.所有患者均得到6-36个月的随访,无1例死亡病例与复发转移.结论 右半结肠癌采用内侧入路切除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近期疗效好的优点,是右半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世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肿瘤患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感染科不监控和认真监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传染病传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有效地改变了现代肿瘤科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传染病传播监控工作的局面,对于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严德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佳治疗方案和安全性.方法 以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与口服序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的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发生阿奇霉素相关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采用静脉滴注与口服序贯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杨继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X线诊断新生儿肺炎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方法 分析94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支气管肺炎62例(65.9%),大病灶肺炎16例(17.1%),大叶或节段性肺炎6例(6.3%),间质性肺炎10例(10.6%).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其X表现和特征,提高了对本病的诊断率,同时也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作者:齐刚;朱龙飞;彭泽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8例无张力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分析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结合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的原因及体会,并提出改进手术的方法.结果 8例疝复发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复发原因为医源性及患者因素两方面.医源性原因为:补片过小、移位1例,网片精索孔过大3例,耻骨缘无网片覆盖4例,病人因素:复发8例病人分别存在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便秘、术后咳嗽等情况.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分为医源性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充分的治疗是能预防其复发的.

    作者:马国杰;宋双庆;邹慧民;孔中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在内科系统应用价值探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监测水平成为反映医疗技术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监测能够控制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在内科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要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转归.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避免孕产妇出血减少孕前宫腔操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妇产科医疗水平及护理技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其中,由于孕前宫腔操作影响的孕产妇出血这个问题已引起医药卫生界及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对预防孕产妇非正常出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及探讨.

    作者:卢庆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用药的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方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健;徐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咳痰评分、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咳痰评分、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靖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辨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方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黄芪是君,补气升提,起主要作用;人参、白术、甘草是臣,益气健脾,辅助黄芪;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而柴胡、升麻协同参、芪升提中气,起到佐使的作用.全方补气健脾与升提中气之功并举.主治脾胃气虚、阴火内生、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摄纳无力所致诸证,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

    作者:王丽芳;牛广斌;付正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SCT影像学表现对成人肺结核与肺癌特征的对比诊断

    在临床SCT影像表现上对肺癌和肺结核的断层影像十分形似,因此为了提高影像医师的诊断准确率和减少误诊,现从2010至2013年误诊为50例肺结核的原因进行分析,现以CT影像表现为主进行探究来提高对不典型肺癌CT表现特点的认识,更好地协助影像CT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张宁;刘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ICU肠内营养支持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ICU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 对照组氮平衡为(-91±48)mg/kg·10d,ICU平均时间为(7.12±1.01)d,观察组氮平衡为(98±52)mg/kg·10d,ICU平均时间为(4.89±0.71)d,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支持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上升趋势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肠内营养支持中,给予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疾病的治疗,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章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诊疗分析

    目的 讨论老年脑肿瘤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老年脑肿瘤的救治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特点以及救治情况.结果 治疗后2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轻度改善.1例无改善,术后1个月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5.71%.结论 充分认识到老年脑肿瘤起病与病程的不典型性对防止误诊误治非常重要,同时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膳食营养治疗的现况分析与思考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膳食营养的实施情况,为开展膳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内科住院病人6种治疗膳食进行为期l周的就餐情况调查.结果 糖尿病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就餐率、符合率在90%以上,高血压、心衰、钠潴留病人低盐膳食,肝胆胰疾患、高脂血症的低脂膳食,胃肠道疾患病人的少渣软食,尿毒症、肝硬化等肝肾功能不全病人低蛋白膳食的就餐率、符合率为70%以上,而痛风及尿酸结石病人低嘌呤膳食的就餐率、符合率仅为68.3%、71.4%.结论 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教,指导各类疾病病人科学合理膳食,以提高医疗效果和加速病患的整体康复水平.

    作者:张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肠套叠的预防与护理

    肠套叠指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蠕动紊乱,环肌持续痉挛而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多,占60%以上,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男女之比为2-3:1.我科自2007-2012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824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6例婴儿佝偻病临床治疗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婴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方法 以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佝偻病婴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一样的给药和护理措施.结果 佝偻病所照成的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等情况基本控制.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婴儿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机能变化.

    作者:汪晓霞;肖绪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评判性思维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品德.在当前我国尚不能设置单独的课程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的今天,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无疑是简洁、合理、有效的途径.将评判性思维应用于护理教学中,给学生发展评判性思维以空间,提高了护理教学水平,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崔文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颈糜烂行LEEP刀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宫颈糜烂作为已婚妇女的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同时严重时也会诱发成为宫颈癌.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对于患病严重者来说,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我院从11年9月至2012年9月,利用LEEP治疗宫颈糜烂患者230例,治疗结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9月,宫颈糜烂患者230例,患者年龄在22-51岁.

    作者:姜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